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定团结的主要问题,探讨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中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关系,对于发展壮大西部县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中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关系探讨,为西部县域经济选择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西部地区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农村金融安排上进退维谷:一方面,西部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在金融机构本已短缺的西部县域农村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又逐步退出。本文在对我国现阶段金融支持西部地区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后认为:从西部地区县域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实际出发,把西部地区县域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放在首位,构筑西部地区县域农村金融新体系,加大金融对县域农村经济的支持和服务力度。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推动县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实践充分证明,金融业在哪些地区作用发挥的好,那个地方的经济增长就会更强劲、更稳定、更持久。因此,要想推动农村和农业高速度、高质量发展,必须针对农村经济发展新特点对县域金融的新要求,结合县域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完善县域金融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经济融资难是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瓶颈.笔者通过对遵化市农村经济融资难问题实地调查,提出了县域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既是宏观与微观经济的衔接点,又是城市与农村经济的汇合点.壮大县域经济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很多,尤其是象咸宁这样欠发达地区遇到的困难更大,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矛盾就是资金短缺.最近,笔者对咸宁市农村信用社的工作进行了专项调查,发现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独树一帜,显现出特有的作用和潜能,令人刮目相看,因此,壮大县域经济,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在积极引进外资,启动民间资本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县域经济信贷资金投入普遍不足,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因此,如何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有效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为一个现实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华东 《浙江金融》2005,(10):51-52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为重点,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以实现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和产业高度聚合为途径的,既相对独立而又高度开放的一种经济形态.而农村合作银行作为县域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金融部门,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发挥合作银行的作用,对推动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服务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是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是国民经济的的重要构成部分。县域经济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既是宏观与微观经济的衔接点,又是城市与农村经济的汇合点。我国县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0%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指行政区划中以县(市)为经济单位所覆盖的区域,它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的各种经济成分所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是既相对独立又高度开放的一种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与之相匹配的区域所设立的金融机构称之为县域金融。县域金融是执行和实施货币政策的终端,是调节县域资源合理流动的前沿指挥部,在资源配置等方面起到核心作用。县域金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血液,县域经济则是县域金融生存的土壤。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又形成国民经济的统一整体。邓小平同志曾说过“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盘棋活,全盘皆活”。道出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也表明了党中央对发展县域经济的高度重视。因为县域经济既能全面体现各种经济成分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又能重点突出,集中体现出农村、农业、农民的状况。从人口分布上看,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而县域经济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农村。所以县域经济在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如何使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彭卫健 《青海金融》2006,(B10):53-54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桥梁和载体,是区域经济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核心部分。它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中央和省、州都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加快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提出来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地纷纷做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措施,这一切都预示着县域经济发展春天的到来。  相似文献   

11.
《财政研究资料》2005,(28):18-26
县域经济是以县辖行政区域为单位的区域经济,一般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属于国民经济最基础的单元。从总体上看,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准确地说还是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推进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本文试就沙洋县县域经济发展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内在联系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也是一个关键的层次,它集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于一身,处于沟通上下、联络城乡、总揽农村经济全局的地位。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能够使各类经济活动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整个国家基层经济更加稳固、繁荣、充满活力。本文中笔者拟以黑龙江省宾县为例,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中的制约因素,从而有的放矢地制定和研究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省县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使用限额出现了逐年增加态势,为更好了解支农再贷款给予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和农村信  相似文献   

14.
当前,县域中小微企业及农村经济实体融资困境日益加剧,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条件苛刻和融资成本高昂并存,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瓶颈。要破解县域经济融资困境,必须完善县域金融体制,加强县域金融生态建设,增强县域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促进县域经济金融良性互动。本文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对县域中小经济体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统计表明,我国县域总人口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县域GDP占全国的56%,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县域金融,建立健全稳定有效的农村资金供给保障机制,既是保持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为真实、全面反映县域农村资金紧张状况,深入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6.
县域保险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保险。近年来,随着我国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县域保险发展出现了明显需求。尽管目前县域保险发展相对比较薄弱,但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县域保险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大,逐步成为保险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一、我国县域保险的现状1.县域保险处于“拓荒”阶段。目前中国保险服务主要集中在地市和省会城市,农村保险市场基本还处于“拓荒”阶段。对处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的话:由于农村经济与县域金融固有的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特征,以及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尚处于转型过程之中,县域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县域金融服务乏力、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的情况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2010年,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8.
发达县域经济中构建农村社区银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但是从目前的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看,在现有组织架构和风险一收益结构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经济中网点收缩、贷款权限上收,逐步退出县级市场;农业发展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粮棉油的大宗农产品收购资金方面;在农村剩下的几乎就是农村信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是指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经济和农业为主体,由一、二、三产业各种经济成分构成的复合系统。它的发展规模与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进程。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为此,牢牢抓住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有效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是摆在县级财政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与我国县域经济相匹配的县域保险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保险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保险.在我国,随着县域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大力发展县域保险的时机也日趋成熟.本文以相关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我国县域经济的现实状况、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为切入点,分析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县域保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于县域保险产品设计方案、营销模式、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