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态势如何 ,这是大家十分关注的。笔者认为 ,其市场的主旋律为控制开发、消化空置、盘活存量、激发消费。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分析。既是考验亦是机遇前些年非正常的房地产开发所产生的“虚热”严重背离了房地产市场的客观规律 ,从而导致了商品房市场出现空置现象。1998年以来 ,当住宅产业被当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 ,实物性福利分房被取消的信息和政策出台后 ,房地产业景气指数回升 ,这种购房消费的背后实际上是公款为主要消费的支撑。一些单位急于搭乘实物福利分房的末班车 ,出钱购房再无偿…  相似文献   

2.
2003年2月,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和新华在线信息技术公司在京发布了"2002-2003年度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报告",该报告认为:目前中国房地产的确存在区域性泡沫现象,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以北京、上海、辽宁、广东和浙江最为突出。 针对当前"房地产泡沫大破灭正在逼近"的灰色预言,有些专家、地产大腕们也提出了与此相反的看法,认为当前上海房地产市场总  相似文献   

3.
今年4、5月份,房地产市场成交结构变化明显。在刚性需求之外,投资性需求加快进入楼市,高端物业销售明显活跃。记者调查发现,资本加速进入楼市,与对中国经济复苏抱有信心有关,部分也是通胀预期驱动所致。同时,部分新增信贷流向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情况,也助长了地产投资的再次兴起。这些都使得尚在"维稳"阶段的中国楼市面临更多考验。  相似文献   

4.
《新财经》2010,(6):14-15
我对第5期的《楼市泡沫pk政策泡沫》一组文章非常感兴趣,对我在金融市场理论方面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支柱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从已有的各项指标、数据来看,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非常严重,房地产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必将成为实体经济的潜在风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房地产泡沫的产生、破灭对实体经济会产生巨大的损害。针对近几年房地长飙升的问题,我认为政府主要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静 《中国集体经济》2014,(18):24-24,3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连续三十多年实现了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房地产经济发展功不可没,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是十分强大的,房地产行业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其作用有目共睹。因此,探索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控和管理尤为必要,妥善做好房地产市场的监控和管理,实现经济软着陆,尽快走出"换挡低迷"期,是经济界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6.
裴丽华 《中国经贸》2014,(9):141-142
财务风险是房地产企业发展壮大道路上面临的一大考验,项目工程建设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内外环境、等多方因素在房地产企业对项目开发阶段都有影响,本文简单阐述了财务管理对房地产企业重要性,研究了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目前存在的风险,分析了制约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对策,旨在促进房地产企业健康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常清 《新财经》2007,(11):40-40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各城市房价上涨势头依然强劲。针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有专家表示:"要通过掌握的土地资源、相应的税率等经济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实施房地产调控。"我们认为,房地产调控应该转换思路,放弃行政手段和税收手段,用市场的方法去解决市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行业"暴利合理论"认为,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虽然远远高出绝大部分行业,但也低于某些行业,因此无可指责.实际上,住房具有生活必需品特性,非住房类房地产具有基本生产资料特性,所以不能将房地产行业的高利润率与少数行业的高利润率进行简单类比.而且,房价因房地产开发商追逐高额垄断利润而不断上升,达到畸高的程度,将严重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可见.房地产行业"暴利合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简贵来 《北方经济》2014,(12):37-38
正对当前楼市形势的准确判断,不仅是房地产问题、金融问题,还是中国发展特定条件下的社会、政治、经济的治理、效率和发展的集合问题。目前对房地产市场关注不应该只注意房地产本身的问题,而是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理性地研究现在的局面。基于中国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过去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楼市与经济仍然会紧密关联。理性地认识房地产自身危机和"危机关联"是宏观政策的当务之急。"房地产危机关联"的概念是强调房地产自身危机之外的危机,指由于房地产危机触发的更大范围的危机连锁反应,涉及纵横社会、政治、经济的各个层面,微观上牵连着40多个行业和四分之一的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业缘何这般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随着房地产价格的居高不下及空置房屋的不断增加,房地产市场再次引起了市场人士的广泛关注."泡沫论"、"过热论"扑面而来,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房地产有没有泡沫,这种过热会不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态势及趋势.  相似文献   

11.
对2006年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展望,大致有以下3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宏观调控已经到位,上海房地产会企稳回升.此观点以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为主;第二种观点认为,上海房地产泡沫尚未挤破,必须再下一个台阶盘整.惟有这样,这几年积压的房地产泡沫才能被挤破,整个房地产才能真正回归到理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第三种观点,主要是指那些极端的"崩盘论"、"大跌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品房入库存已高企,严重供大于求,化解房地产库存成为2016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任务之一。以甘肃省为例,以房地产投资、商品房销售、房地产信贷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应用EViews5.0建立VAR模型,对房地产市场及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提出"去库存"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房地产企业嵌入的网络关系结构,分析了未来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并依据资源能力理论对房地产企业的能力进行了分类,认为房地产企业整合网络的"软"竞争力是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最后对企业培育"软"竞争力提出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中国高等院校房地产学者联谊会、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和内蒙古大学主办,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和内蒙古城市与住房建设研究院承办的第八届中国房地产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高等院校房地产学者联谊会2014年会于8月16-17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召开。会议秉承"加强交流、促进合作,推动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学科发展"宗旨,从"学术与应用研究、学科建设与教学探讨"两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房地产像一个风云变幻的海洋,20年间,潮起潮涨,跌宕起伏。2011年,整个房地产行业经历了被称为史上最严酷的调控,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一线城市房价出现缓涨,地王现象基本消失。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强调促进房价理性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很多专家指出,中国房地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中国房地产企业发展也面临着一次重大转型,呼唤那些像蓝鲸一样的房地产企业浮出海面,成为下一个十年发展的领航者。在海洋中,蓝鲸不但是最大的鲸类,也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它生活在  相似文献   

16.
创业不足十年,张泽保已是盛誉等身:"河南房地产行业十大功勋人物"、"河南经济最具影响力人物"、"2006中国房地产20大杰出人物"……而张泽保最为  相似文献   

17.
易宪容 《沪港经济》2008,(12):16-16
中央推出房地产新政之后,许多房地产开发商认为中央的这些政策还不够,并不足以让房地产市场出现逆转,他们极力主张放开第二套住房按揭贷款界定。这些人表面上是在救中国经济,实际上是希望使房地产开发商牟取暴利的模式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与"非典"是今年影响广西经济及税收的两大方面.通过测算分析两者影响广西经济及税收的情况,探讨房地产的增长弥补"非典"对经济及税收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度被作为房地产商融资"救命稻草"的房地产信托在2012年迎来了集中偿付期。尽管不同的市场机构预测的数据有所差距,但用"巨量"形容这个兑付额度依然不过分。而兑现投资承诺对于房地产企业、信托公司都具有不可抗拒的"刚性"压力。面对信托偿付压力,开发商或许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或者金融危机的概率不大目前中国经济的风险来自于两个攻坚期的叠加:转型进入攻坚期和金融深化进入攻坚期。经济转型的攻坚主要是去房地产化。去房地产化已经从过去的预期变成现实。诸多代表性观点是,房地产产业链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是其他行业所无法替代的,房地产销售的减速,会带来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回落以及家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