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商》2016,(10):107-10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用于工商业的建设,民间自觉无序的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的繁荣,城镇化趋势加快。然而,大部分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存在着与我国现行法律存在相抵触的现象。由于我国法律对于农村集体土地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控制度,因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可以进行流转。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农村集体土地的滥用,保证我国土地市场秩序的稳定,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一味地抑制并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不相符。文章将从我国现阶段的对于农村集体土地具体法律制度分析,并结合我国具体的社会现实与各地方不同的实施经验来探析与我国城镇化进程相协调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2.
王凯锋 《商场现代化》2009,(19):144-144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成为必然,然而现行立法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却做出了一系列不合理的限制,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必须重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确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延续的都是城乡二元化的土地市场,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也逐步发展和完善,与之相比,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却一直徘徊不前.为了保证城乡统筹发展,优化集体土地资源配置,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有5条9款涉及到“三农问题”.其中,《决定》的第11条为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路线,值得我们在此基础上具体地探讨与研究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现行法律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规定 我国的专门法律一直限制着集体土地权利行使,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制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除少量例外情况外,基本上是被禁止的。虽然《宪法》第十条第四款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但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却把可以转让的土地使用权限定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  相似文献   

5.
王阿燕 《中国市场》2014,(24):165-16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永春县城镇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国有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国有建设用地供不应求的局面,永春县个别乡镇已开始逐步将目光转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为农村发展和城镇建设提供新的用地途径。本文通过对永春县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了本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绩效及其存在的问题,现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该县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从而为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规范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虽然我国的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建设。但在建设用地需求日益扩张的推动下,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盘活集体土地、  相似文献   

7.
《商》2015,(16)
明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性质是进一步认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重要前提。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社会需要而言,应该要更清楚地认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性质,在法律上明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所有权主体特定性、两权分离性以及权能的完整性,赋予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完整的权能,以期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米旭明 《财贸研究》2021,32(6):28-45
选取省级统计数据和沪深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评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对技术创新的具体影响,从而考察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城乡优化配置促进创新的制度功能.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能够显著提升地区专利活动密度、增加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这意味着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城乡优化配置能够有效增加技术创新活动的数量,并改善其质量.进一步的影响渠道研究表明,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与民营经济发展是重要的影响渠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通过这些影响渠道作用于技术创新.这一研究从技术创新视角出发,拓展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的研究,有助于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理解中国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城乡优化配置改革.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3,(9)
中国官方不久前刚否认已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扩围之际,中国证券报周四报导称,由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主导的土地流转信托产品近期有望推出,涉及的土地范围覆盖多个省份。
  报导指,土地流转信托以实现农村土地流转为目的,基本原理是将农村土地使用权(包括农用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宅基地使用权)作为信托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并实现土地受益权的标准化和凭证化,农民凭证定期领取收益。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比浙江、河北、广东三省相邻建设用地流转价格以及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程度,认为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在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完善使用权制度,仅对使用权的流转做出规定效果并不明显。鉴于此,在针对我国所有权主体虚位、客体不明确、权能残缺等问题提出改革思路的基础上对比不同产权土地使用权权能,提出应按照土地用途而非所有权主体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等的权能。  相似文献   

11.
郑瑞平 《中国经贸导刊》2010,(16):93-93,101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国有土地存量有限,无法满足需求。于是,自发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现象在全国不少地方出现,出让、转让、出租、联营、入股形式多样,而且数量和规模均呈现不断扩大趋势。让集体建设用地走进市场,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优化配制,提高土地利用率,显化集体土地资产价值,实现土地资产保值增值,不仅有利于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更能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集体建设用地在全部建设用地中占的比重大,利用效率较低,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本文从制度变迁角度分析了佛山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背景及实践、地方试点中面临的困境等问题,最后提出政府、村集体和土地使用者三方的合作博弈是促进该制度变迁的核心、更高层面法律法规的支持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重要保障和同地同权、同权同价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重要内容等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土地问题是农村的根本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所造成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本文主要探讨农业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改革,得出的结论是农业用地的改革出路是农业用地的物权化建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主要是宅基地)的改革出路是建设用地的私产身份和依法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14.
席阳 《致富时代》2010,(8):64-6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农村土地政策改革方针。从国土资源部批准成立第一个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至今,全国很多城市都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已有试点工作开展的基础上,对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姣  刘才华 《中国市场》2015,(8):155-156
近年来,城镇化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同时推动土地市价急剧上涨,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明显。通过进一步研究在政府征地、承包地流转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土地财产权益实现途径中所存在的制度问题,发现征地补偿金不足、承包地流转不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受限等严重限制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经过现状分析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找到如何保障和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小产权房合理性与可行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产权房是否具有合理性,其基础就在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能否进入土地交易一级市场的自由流转.在反哺农业达到城乡和谐发展的新经济形势下,土地使用权的二元结构应有所改变.不过房地产企业直接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开发的可行性有欠缺,而农民将自己的房屋出售给城市居民则具有可行性.所以应占据道德制高点,即以保护弱势群体利益为基点,积极解决小产权房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钱文荣 《浙商》2010,(1):48-48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交易,迫切需要尝试建立新的集体土地流转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问题,涉及到流转的动力、产生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原因和需要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殷琳 《中国物价》2009,(9):43-45
我国城市土地价格是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包括出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和划拨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本文通过对决定和影响我国城市土地价格主要因素,即土地用途、建设用地使用权性质、宗地内外开发程度及土地市场状况等方面的分析,指出在我国有限期的土地使用制度下,城市出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应计提折旧。影响土地价格的外在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了土地的市场状况,进行城市土地价格评估时,必须将土地的市场状况“静止”于估价期日。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对于"三农"问题中的农民来将,土地流转中的收益认知和权益的保障,是我国农民问题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所在。本文以问卷调查和资料搜集的方式对社会转型期浙江省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获得了详实的调研资料、数据,并利用已有调研结果,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现状、流转现状、农户对集体建设用地的用途认知和流转利益想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