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商》2016,(7)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和经济结构在不断升级,三大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研究,分析得出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耦合机理,并提出促进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互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产业融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简要介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基础上,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制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包括外部经营环境不规范、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拉动不足、产业集聚协调效应不明显、市场化力度不够、关键人才稀缺、创新动力不足等。提出了促进行业规范、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加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与融合、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培育企业创新环境等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产业分工中,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企业之间的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显著,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分析安徽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以及制约二者之间融合发展的因素和瓶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企业融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现状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产业分工中,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之间的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显著。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本文分析了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特点以及制约二者之间融合发展的因素和瓶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文章基于增加值数据构建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VAR)模型,探究制造业贸易、生产性服务贸易和技术创新三者间的动态关系,并从理论、工程、实践创新三层次诠释技术创新指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比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贸易的影响更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制造业更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贸易彼此之间的关联性较强,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贸易发展需要彼此相互刺激形成良性循环。据此,基于全球价值链重构,我国要适时调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良好沟通渠道以推动二者相互融合促进;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在各技术创新层次上给予不同的投入力度,推动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桂莉君 《江苏商论》2022,(1):86-89,94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的代表性产业,也是二者融合发展的“粘合剂”①。因此本文基于2000—2014年这15年间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的数据,测度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水平,再以中国、美国、欧盟作为典型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从制造业服务化转向生产性服务业制造化,并且生产性服务业制造化程度逐渐加深;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仍然以制造业服务化为主要的产业融合方式。中国与美国、欧盟的产业融合主要以美国、欧盟对中国的拉动为主;欧盟和美国则是互相拉动,且欧盟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7.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趋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经济发展特点也由重总量扩张转变为重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新时代背景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融合发展,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促进全球经济高质量增长与新时代的产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数字经济为背景,介绍了数字经济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与耦合效应以及二者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实现路径,为助力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国际投入产出表,构建单向融合度、综合融合度和融合互动度指数,并将产业部门按照技术密集度进行分类,测度产业融合的程度。结合"微笑曲线"和价值链理论,生产性服务业贡献度越高或者制造业贡献度越低,越有利于产业升级。对融合度指标进行国内外对比,结果表明:中国产业融合发展相对滞后,制造业生产中生产性服务业贡献度过低;生产性服务业过度依赖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低技术部门影响力偏低且高技术部门影响力过高;制造业低技术部门产值偏高且高技术部门产值过低。应抓住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契机,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贡献度,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机制,促进高技术部门发展,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影响力,调整制造业部门的产值比重。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产业关联视角,通过计算产业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对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需求情况及产业关联程度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辽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强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作用,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需求感应程度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感应程度整体差别不大,但产业结构内部差异较大。本文从加快中低技术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重点发展物流服务业、重视科技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剥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徐东方  王惠  王林萍 《市场周刊》2020,(16):0071-0071,0086
随着当代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种产业也不断改革,在现代化进程和科技的推动,保定的不同产业之间相互融合渗透,突破产业边界的不同融合。在新的形势下,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相互融合与国民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的伴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制造业,为了提高质量和产业结构升级与现代服务业进行融合。文章针对保定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了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保定市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在建设雄安新区多机遇的背景下提出了加快推动保定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深度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上海提出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此就必然要求作为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发展体现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故必须考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故本文特利用1978年~2005年时间序列数据,对上海三种生产性服务业(交运仓储通信业、批发零售餐饮业和金融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和分工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作用较强,但“行政色彩”浓厚的城市化进程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2.
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可以加快工业领域转型与升级,促进动制造业长久稳定发展。只有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了,才可以为先进制造业创造高质量的发展环境,对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减少不必要资金投入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反之,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带动服务业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的提升也起着不可替代作用。本文主要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理论、融合互动关系和融合发展必然性展开深刻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促进生产性服务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是适应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力、更好解决就业问题、加快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必须深刻把握趋势,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作用,加快完善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江苏省的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具体行业,并结合江苏省的面板数据,运用偏相关的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在全球化视角下,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先进制造业的全球化程度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未能在二者的发展关系中起到关键作用.文章最后就此对促进江苏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新疆2007年、2012年投入产出流量表,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得出:新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较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性弱。最后,从加快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发展进程、鼓励制造业企业逐步剥离服务、发展壮大关联度较强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新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依据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道路来看,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制造业基地建设水平的提升,皆需要生产性服务与其配套。在我国“长三角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和其它经济区域,其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和梯度。但是,我国各地区与产业集群带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却不够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的开放程度也不够高,现本文就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现状予以展开细述。  相似文献   

17.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地位愈加突出,当下面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如何利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促进其自我提升是值得考虑的问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实质是价值链分解和重构整合的过程,在分析二者融合动因基础上,对制造业价值链的分解和与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的整合进行阐述,并给出制造业升级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我国2009-2017年数据,运用系统动力学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财政政策有效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现有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存在异质性: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对两产业互动融合起阻碍作用,政府投资型支出政策的有效性较小,现阶段政府科技投入政策无效,而政府教育支出政策对于两产业互动融合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上述结论对相关财政政策优化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哈大齐工业走廊”内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一直存在发展联动性不足的问题,阻碍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通过对“哈大齐工业走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但在短期内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是负向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而制造业的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提出构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等推动两大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齐飞 《商业时代》2013,(4):137-138
本文利用长三角16个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协同集聚效应。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存在滞后的相互促进作用,而同一时间段的二者集聚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效应。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就要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实现产业价值链的攀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