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位理论的发展沿袭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阳  苏兵 《商业时代》2012,(33):138-139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重要来源和核心理论基础。本文在对区位理论由古典区位理论、近代区位理论到现代区位理论的发展沿袭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区位理论的代表性理论和思想进行了总结和评析,对区位理论的发展进行了逻辑性的梳理,从而展示出区位理论的基本框架和理论特点,并探讨了区位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旅游区位研究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既可为旅游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也是科学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基础。基于区位理论,从旅游资源区位、客源区位及交通区位三方面对黑龙江省的旅游业进行分析和研究,据此提出促进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3.
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遵循区位理论的指引,将企业选址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区,这个基本事实表明区位理论对企业选址的解释存在缺陷。文章试图从区位粘性的角度弥补理论缺陷,增加区位理论对企业选址的解释力度。文章在综述区位理论的基础上,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定义了区位粘性,采用路径依赖理论和网络嵌入性理论对区位粘性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结合出生于小城市的中国企业区位选址的实践分析了区位粘性的构成因素。研究结果发现非理性决策因素、商业模式的地域关联性、社会资源优势、集聚效应、洼地效应以及政治资源优势等六种因素构成了区位粘性的基本内涵,并形成了企业原址对企业的强大粘着力,对企业选址决策具有强烈的影响和作用,只有在外在的冲击力强到足以打破区位粘性时,企业才会做出再选址决策。  相似文献   

4.
政区竞争与厂商区位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传统区位理论和区域经济学,都没有很好地将政区竞争与厂商区位选择联系起来进行考虑。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地方政府之间的政区竞争将影响厂商的区位选择。本文主要探讨政区竞争导致的地方政府在拓展政策和领导人能力方面的差异化、差异性条件下厂商的跨区域区位选择以及这种选择的效率效应。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都市区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发展的选择,理论界也越来越多的人在研究大都市地区经济的发展,研究主要从古典区位理论、空间结构论、城市区位论、人口经济论等角度出发研究大都市地区经济理论。文章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和出现的问题,提出大都市地区经济发展对我国城市化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方区位和区域经济理论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红 《北方经贸》2005,(10):10-11
区位理论由西方提出,是用来分析经济发展的一种方法,文章以区位理论为基础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理论和现实提出了沟通企业区位选择到集聚路径的必要性,认为古典区位理论不能完成这一路径的原因在于未将非均质空间和非完全竞争同时纳入分析。新经济地理学在均质空间下通过引入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假设重点关注集聚的形成机制,用"历史或偶然的"原因解释"在哪里集聚"的问题,但当放松农业运输成本的假设后,对于何时集聚、何时分散的问题也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以呼包鄂为代表的旅游区要打造以精品小型常规表演为主的旅游演出,提高内蒙古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推进旅游产业特色化发展,本文从旅游区位理论入手,系统阐述了区位、旅游区位及其相关理论,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阐述,确定出旅游区位的主要内容是旅游资源区位、旅游交通区位、旅游市场区位、旅游经济区位。以此理论为基础,对包头旗县区的旅游区位状况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将旅游区位理论应用与样区实际状况相联系加以应用,确定出各旗县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其对包头市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已有200多年历史,期间经过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新贸易理论阶段和新兴古典阶段,反映了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古典、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揭示了互利性的产业间贸易问题;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新阶段;新兴古典贸易分工理论又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更高的发展阶段。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回归了斯密的分工专业化思想,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是在不断放松和突破其假设前提条件下推进的。在传统的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都假定各国偏好相同,同时不存在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及交易效率差异以及偏好差异的存在没有被关注和研究。本文尝试着从新的视角入手,以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为研究对象,在既有李嘉图外生比较技术差异又有H-O外生比较禀赋差异的情况下,利用一国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通过相对价格高低的比较,分析了交易效率、偏好及相对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得出的结论能为决策者多元化、多角度调控经济贸易政策,加强和完善贸易法规提供更广阔的理论空间。从改变交易效率、偏好结构的角度,拓宽制定方针政策的思路,制定有利于本国的贸易政策,可改善我国的外贸条件,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推动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1.
李瑜  郑少锋 《商业研究》2007,(7):136-142
我国西部地区在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如何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该项工程的成败。分析西部退耕还林区现状及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按照农业区位理论和产业布局演变的一般规律,对西部退耕还林区农业产业布局进行科学规划,为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研究关于FDI区位选择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随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将区位分析方法引入FDI行为,提出区位优势是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因素后,国内外学者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理论进行了研究和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的研究也日益引起关注和重视。根据已有文献,国内外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的研究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研究;第二类是基于区域层面的外商直接投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再到新贸易理论。文章通过综述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有代表性的贸易理论,分析了贸易理论对于我国制定贸易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但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关注的重心由经济组织问题转到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新发展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才重新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5.
古典、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收入分配理论主要以斯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新古典分配理论经萨伊、克拉克和马歇尔的发展,以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和效用价值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古典、新古典的收入分配理论差异在于受社会经济历史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新新古典综合的假设前提和研究方法,它吸收了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各自合理的成分,强调不完全竞争的特征,同时运用了一般均衡的方法,把理性预期以及跨期最优引进经济学分析之中。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4)
近年来,新兴古典经济学方面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且在20世纪8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有相关专家学者对其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借助超边际的分析方法总结出了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且为后人相关研究的展开提供了更多可供参考的资源。本文从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差异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旨在其能推动当代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8.
行政垄断是指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利用行政权力构筑政治壁垒而形成的一种排他性控制。经济学的发展从纵向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中都有针对于垄断的相关论述,但各自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涉及到行政垄断。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政府推进"互联网+"的发展模式,虚拟空间逐步扩大,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发生转变。本文首先鉴定虚拟空间内涵以及回顾传统的区位理论,对虚拟空间下区位因子转变进行分析,其中突出强调时间成本的影响,最后对企业在虚拟空间下的区位选择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17世纪古典经济学开始到20世纪中期凯恩斯时代为止,消费理论经历了从古典经济学到近代消费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演进。各种消费理论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不同时期的西方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就当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消费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