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缪灿莹 《江苏商论》2014,(10):55-57
余额宝是一种可以让用户获得高达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十几倍利息的基金产品。余额宝一经推出,现有的传统银行业吸取存款成本增大,使市场利率飙升,银行利润空间被压缩。银行协会呼吁要取缔余额宝的同时也纷纷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推出了余额宝"基因"产品,作为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之一。本文从余额宝角度对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2.
公司     
《光彩》2013,(7):6-7
支付宝推出"余额宝"6月13日,支付宝正式上线余额宝账户项目,用户停留在支付宝中的现金可以直接用于购买年化收益率3.8%左右的理财产品,这个收益是当前活期存款收益的11倍。据业内人士估算,阿里集团每年可通过此业务获得大约2亿,元的财务收益。余额宝是一只货币基金,同时也是支付宝推出的一款更有吸引力的理财产品,它实际上却起到了作为民间力量打破银行在理财产品销售甚  相似文献   

3.
余额宝等类似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出世",以其"低门槛、高收益、高流动性"的优势,对传统性商业银行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对银行的理财产品、存款业务产生挤出效应,打破银行传统及垄断的盈利模式,倒逼银行进行转型升级的改革,并加快银行利率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许娜 《商业科技》2014,(15):106-10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余额宝为例,从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优势,如低风险、高收益、门槛低、灵活性强等,重点分析了互联网理财产品对银行产生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作为继支付宝之后阿里巴巴推出的一项新的金融产品,余额宝一经问世就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因余额宝具有收益高、灵活性强、门槛低和安全性高的特点,其对商业银行金融业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余额宝的出现撼动了银行的市场地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受到重创,银行的利润空间遭到压缩,银行的基金代销业务也受到冲击。面对余额宝的冲击,商业银行应增强银行活期存款竞争力,全面改善银行的基金代销业务,重新定义自身服务理念,并紧随大数据时代潮流,谋求自身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刘克鹏 《商》2014,(24):152-153
201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以余额宝、财付通为代表“新型”互联网货币理财产品层出不穷,依靠渠道优势,规模迅速增大,收益率普遍超过银行一年期定存收益,引起银行警觉。本文以余额宝为例,通过实证研究,试图揭开其与Shibor、监管政策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进行相应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庄雪莉 《商业科技》2014,(17):131-132
阿里的支付宝公司和天弘基金公司合作推出了余额宝这一金融理财产品,支付宝客户存到支付宝里的资金可以产生收益。从余额宝的产生之日起,对于其存废的讨论就甚嚣尘上。余额宝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对于这类的金融理财产品,我国还存在法律和监管上的空白,如何从法律监管的层面给余额宝一个合法的身份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松 《现代商业》2014,(8):32-3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13年6月,支付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天弘基金公司合作,开通余额宝功能,直销中国第一支互联网基金。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在不足一个月内,客户转入余额宝资金规模已突破百亿元,引起金融市场的高度关注和讨论。余额宝自诞生以来,不断显示出其强大的吸金能力,引起理财产品市场的巨大震荡。余额宝引发了网络理财的热潮,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宝”层出不穷,不仅影响银行的活期存款,对银行理财产品也有一定的冲击。很多投资者可能不清楚,究竟余额宝与银行理财产品孰优孰劣?网络理财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虽然是完全不同的产品,但在风险性、流动性、收益率起始资金等方面,双方有不少可比之处。  相似文献   

9.
晓叶 《光彩》2014,(5):64-65
正近日关于央行加强对网络金融管理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投资者对余额宝等"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消息犹为敏感。"宝宝"产品的收益基本都已跌进5%区域,许多人对网络理财开始产生疑惑。随着"宝宝"理财产品的普及,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将一些资金放在余额宝、理财通或其他网络金融理财产品里。下面笔者将给读者介绍5点互联网理财小窍门,希望可以给读者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0.
阿里的支付宝公司和天弘基金公司合作推出了余额宝这一金融理财产品,支付宝客户存到支付宝里的资金可以产生收益。从余额宝的产生之日起,对于其存废的讨论就甚嚣尘上。余额宝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对于这类的金融理财产品,我国还存在法律和监管上的空白,如何从法律监管的层面给余额宝一个合法的身份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余额宝自推出以来,就以其操作流程简单、购买金额起点低、收益高、使用灵活的特点,带动了互联网金融概念一夜风靡,给传统金融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目前,余额宝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主要是对银行的存款业务、代销理财产品业务及我国基金行业三方面。余额宝的出现对我国的金融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金融行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勇于变革,提高竞争意识,从而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发展,使之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中继续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12.
王海军 《商》2014,(17):155+147-155
2013年6月,"余额宝"的横空出世掀起了互联网金融的浪潮,其凭借创新的形式和高收益成为金融市场"黑马",此后各种互联网金融的"宝宝"类理财产品竞相登场,冲击传统金融业务。一年过去了,与刚出世时引发的惊涛骇浪相比,余额宝的收益呈下行趋势,发展规模也受到限制。从余额宝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关系审视余额宝,并分析其存在的法律风险,旨在帮助公众从理性的视角来看待"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13.
梁萍萍 《商》2014,(1):213-213,207
余额宝引发了互联网理财的热潮,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宝”层出不穷,不仅影响银行的活期存款,对银行理财产品也有一定的冲击。根据支付宝公布的最新数据,截止2013年年底,余额宝的规模已经高达2500亿人民币。这样的一个规模已经一定程度上冲击到银行存款,相应地也会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胡媛媛 《商》2014,(44):168-168
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增长,对银行的业务造成极大冲击。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推出类余额宝业务,反击互联网基金。本文介绍了类余额宝业务及其创新点,分析了类余额宝业务会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好处及不利。结合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为银行后续发展提出了针时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曾经风光一时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利率一路走低,收益跌至5%以下,与之相反的是银行不断推出收益可观的理财产品。当互联网与传统理财产品间出现收益"倒挂",很多人自然将目光重新聚焦在传统银行理财产品上。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也有风险,投资者不能盲目跟风,听说哪款产品收益高就买哪款产品,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冲击着传统金融理财产品,迅速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互联网理财产品中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典型代表——余额宝为例,通过研究其营运方式、优势特征,分析归纳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特点,以探索余额宝能够引领互联网理财产品潮流的深层原因,并探究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郑群 《中国市场》2014,(38):52-53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急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网上理财产品,这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生首选的为余额宝,研究余额宝对大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着重研究余额宝对大学生收益和消费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华商》2014,(12):18-19
标签运营商理财产品基金互联网金融随着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风声水起,三大运营商再也按捺不住。目前,中国电信走在最前面,已在3月底推出金融理财产品“添益宝”,推出两月,用户数已超过18万;中国联通紧随其后,将携手安信基金于近期推出“话费宝”;而中国移动也正积极与基金公司接洽。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3)
随着网络理财产品的诞生,作为全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引起金融市场的高度关注和讨论。自诞生以来,不断显示出其强大的吸金能力,引起理财产品市场的巨大震荡。一系列网络理财产品引发了对网络理财的热潮,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宝"层出不穷,不仅影响银行的活期存款,对银行传统理财产品也有一定的冲击。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网络理财产品与传统理财产品的差别,本文将从发展现状、收益性、流动性、收益率起始资金、风险性等方面对两者进行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一 《光彩》2014,(6):66-67
曾经风光一时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利率一路走低,收益跌至5%以下,与之相反的是银行不断推出收益可观的理财产品.当互联网与传统理财产品间出现收益“倒挂”,很多人自然将目光重新聚焦在传统银行理财产品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