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赵杨  韩宁 《电子商务》2013,(3):70-71,81
紧密围绕当前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为例构建"工学结合、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从人才定位、课程设置、考评机制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建立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2.
旅游教育是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基础,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直接关系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但目前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理论实践脱节、学生技能不强,师资知识结构偏理论少实践、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等.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国家示范职业学院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施"4+4"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情况,就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培养模式,已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但目前高校饭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尚存在明显不足,未能完全发挥校企业合作模式的作用。本文以肇庆学院为例,针对高校饭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饭店管理专业应在优化传统顶岗实习的校企合作模式基础上,建立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和校企互动合作的新模式,拓宽和丰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饭店管理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广西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当前广西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依然沿袭传统的培养方式,重理论,轻实践,社会评价不高。新形势下必须改革物流人才培养的模式,可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校企合作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现代化教育过程中的鲜明特色,以及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有力举措,同时成为国际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公认的创新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我国高校实施校企合作的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目前校企合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挖掘总结其方向重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有效优化措施,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类专业在教学性实训和校外实习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基于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为了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着由于企业参与缺失或错位而导致的学生实习难、校企合作表面化、实践教学质量难以控制、实习效果差、实习基地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目标,学生对毕业后从事旅游行业失去信心等不良后果。通过对金陵科技学院旅游管理系校外实习基地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建立合作平台、提供政策引导、合作培养方式多样化、建立校、企、生三方协商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马艳国 《对外经贸》2016,(7):156-157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高校要培养出既能满足社会需要,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高水平人才,离不开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持。通过对内蒙古东部高校旅游管理及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存问题的分析,结合内蒙古民族大学的改革与实践,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强化"以人为本"培养目标,突出民族特色;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办学体制与课程设置;丰富校企合作模式,深化顶岗实习内容;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企业对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渠道,但在具体实施中出现合作目标不一致、理想与现实差距导致人才流失、教育与管理脱节等问题。本文以重庆市乐和乐都旅游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分析探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对于培养具有扎实的能力与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促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和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在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应用型师资培养和人才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展开合作。另外,需要通过构建校企合作的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来确保合作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提出高职教育"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战略,并进一步提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模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的合作模式,这种导向日益受到各教育机构的重视。通过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泰保险实用型人才培养培训项目"为例,探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并进行了经验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二三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建立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的理论课程体系、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相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和校企共同合作参与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是培养会计人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高等旅游教育发展迅速,却出现了旅游行业招聘难,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两难"问题,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是导致这一结果主要原因之一.现行梧州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培养方案编排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在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提出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专业课程模块化、引进通识教育课程、开设新课程并打造精品课程、改善实习实训教学模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等具体措施,以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培养出更符合旅游企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并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和升级,意在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能力需求。文章针对上述问题,对国内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6所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制定的连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能力培养的社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吴军 《中国市场》2012,(5):47-48
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订单班的培养模式。本文以浙商保险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的浙商保险订单班为例,提出了要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生管理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方面加强创新和管理,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培养高素质的保险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校企合作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出现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分析卓越旅游专业人才的能力构成要素和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定位,提出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平台强化校企共生关系,形成校企互动交流的人才阶梯式成长的培养体系,以工作任务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等建议,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品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做贡献。  相似文献   

17.
王丽娜 《中国市场》2008,(26):148-149
学院在办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紧贴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了"区域融合,深度合作,共建共益"的人才模式,建立了专业建设的动态机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机制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充实内涵,提高质量,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作业成本法理论为指导,对校企合作学生培养项目的成本进行核算,旨在探索和推广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成本核算方法。通过对成本方案设计依据和校企合作项目成本估算的研究,结合高校办学实际,探索学生实习实训最佳模式,优化校企合作培养方案,以促进校企合作项目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酒店业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学校必须加强"酒店产业领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培养。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酒店产业领袖"培养定位,本文分析了"认知实践—课内实训—校园实践与操作性实践—社会服务—实习与毕业设计"五阶段的实践培养设想,并从校企合作、教师团队构建、实训基地三方面探讨了实施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0.
高职类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中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顶岗实习在其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实习方式已成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及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顶岗实习指导有利于高职学院加深对目前经济形势、学生岗位群等方面了解,提高学校在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素质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