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油价格从每桶147美元降到每桶40美元以下的"过山车"效应,曾引起世界各国经济学家妄下评论:是中国等国家对石油需求的加大而导致油价暴涨.而德国学者恩道尔敢说真话:"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期货市场无法控制的炒作."  相似文献   

2.
自19世界60年代世界完成由煤炭到石油的能源转换以来,石油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和壮大军事力量的重要物资基础,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国家政治军事和外交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石油价格的波动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健康运行。然而,很少有商品比石油的波动更具戏剧性了,从19世纪70 年代以来,石油价格几起几落,尤其在 2004年以来石油价格在跌宕起伏中稳步攀升,本文试图介析将这两年以来油价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油价:世界经济不能承受之痛石油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石油价格上升会通过经济链条传导给世界经济的各个层面。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幅漫画:在美国加油站的价格指示牌上,汽油价格和面包、牛奶的价格并排写在一起,这样,来加油的人或许会感觉稍好一点。这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了普通消费者面对高油价时无奈的心情。大多数企业也是这一轮油价上涨的受害  相似文献   

4.
《中国总会计师》2020,(5):174-174
无论喜欢与否,石油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宗商品。石油价格不仅可以告诉我们现在全球经济究竟如何,而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活动有重大影响。眼下,油价正在告诉我们,世界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而这场危机还未在经济数据中完全显现出来。不久之前,美国原油期货合约价格跌至每桶负40美元,畸形的价格令全球震惊。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的日益增强,在国际油价和国内油价之间建立合理的价格协调机制,使国内油价既能够反映国际油价的变动,又可以防止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形成大的冲击,是推进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深层次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石油价格波动分析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进入新世纪以来石油价格一路高涨且波动频繁,油价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供求驱动,美元汇率,成本变动,投机行为,地缘政治等几个方面研究影响石油价格波动的因素.然后分析由于近年来石油价格不断波动,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油价与各项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赵瑾 《审计与理财》2004,(11):76-76
在《证券市场周刊》2004年第30期著文指出,对石油价格高企给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中国经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依赖于进口石油,也从来没有对油价如此敏感。耗用全球能源12%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2年全年,超过32%的石油消费来自进口,但2004年前4个月这个指标已超过43%。  相似文献   

8.
《科技与企业》2008,(9):13-15
今年以来石油价格扶摇直上,连续7次刷新油价的历史高位。5月23日每桶原油价格升至135美元,比一年前涨了一倍。欧佩克组织轮值主席哈利勒惊叹道:“油价涨疯了”。尽管如此,哈利勒估计“油价将继续上涨”。此前,高盛公司的分析师已经预言,油价可能在6至24个月内涨到150至200美元。虽然这几天石油价格有所回落,而人们却在担心油价再度疯涨。  相似文献   

9.
《陕西审计》2004,(5):13-13
从国际环境看,2005年世界经济由强劲回升转向平稳增长。国际环境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石油价格的走势。上世纪90年代,国际原油价格(WTI期货年均价,下同)为每桶20.2美元。进入新世纪,国际原油平均价位每桶上涨约10美元。2001年至2004年9月底,国际油价每桶为30.1美元。进入2004年,国际油价在需求大大超出预期,  相似文献   

10.
起因:一个关注百油价袼动态的技监工作者霍强是山东省龙口市计量所加油机检定员,平时他有个爱好,注意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密切关注石油输出国的石油价格动态,分析研究国际形势对油价所造成的影响。今年初,霍强根据掌握的信息建议龙口市富龙加油站购进油品一百吨,结果3天之后,由于一些石油生产国限制油的产量,停止出口,油价直线上升,每吨增加了300元,使富龙加油站一次性赢利3万元,一举扭  相似文献   

11.
在2005年初的时候,一个非常著名的经济评论家英国资深记者马丁·沃尔夫对2005年经济做出预测,认为2005年世界经济面临六大风险。第一,油价风险;第二,美元风险;第三,日本和欧洲经济增长风险:第四,全球房地产泡沫破灭风险:第五,中国经济增长失速风险;第六,贸易摩擦加剧风险。2006年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从上述预测来看有一些是对的,有一些预测不太准确,有一些预测现在没有实现,2006年可能实现,我着重谈一下2006年对这6方面看法。第一,油价风险。在2005年6月,石油价格一度冲破60美元一桶,目前油价已经回落了。2005年,油价上升主要推动因素是需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建立了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系统动力学模型,设定了三种情景:基准情景,高油价情景,低油价情景;在2020年不同幅度的国际油价冲击下,模拟分别释放30天、60天、90天的战略石油储备对国内油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准情景和高油价情景下,释放战略石油储备能起到一定的平抑效果,其中90天的战略石油储备的效果最好;在低油价情景下,战略石油储备释放的平抑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
自1993年以来,中国就变成石油净进口国,但超出任何人想像的是,中国它在2003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耗国。早在2003年初,中国就感受到了油价对于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压力,美国攻打伊拉克之前,中国的贸易逆差就来自于石油价格的急升。2004年初,胡锦涛对埃及、加蓬与阿尔及利亚的出访不啻于一次“能源外交”,期望能通过合作缓解中国日益严峻的能源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14.
石油价格对国民经济影响测度模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0年世界原油市场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石油安全问题成为急需研究的问题。石油安全的目标应该是确保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防止石油价格大幅度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冲击。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计算了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高油价时代已回不了头,争论谁是推高油价的祸首,无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积极研发石油的替代品,同时调整国家的发展政策,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这才是当务之急。国际石油现已飙涨至每桶14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有关方面数据显示,油价可能进一步走高。油价不断高涨,惹得民怨沸腾,包括先进国家英国和法国在内的全球各地,都上演了针对油价上涨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相似文献   

16.
资讯     
美国把石油价格当经济武器俄罗斯《劳动报》近期刊文认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是美国政府操控的结果。美国把石油当作经济武器首先用于对付中国。中国每天需要300万桶进口石油,主要从海湾地区输入。天价石油使中国人在能源上耗资巨大从  相似文献   

17.
董梁  郭凤丽 《价值工程》2011,30(20):3-4
近几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减少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本文从石油的商品属性、战略属性及金融属性出发,分析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并进一步在CPI、货币政策及我国产出三个方面阐述了油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具体影响。最后总结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石油战略储备与能源利用效率对石油消费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动态最优控制方法分析了在面临外生性石油供给冲击时,国家石油战略储备计划对国内石油消费以及石油价格走势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在面临石油冲击威胁时,石油战略储备的建立对平滑石油消费和价格走势都具有重大影响;石油战略储备计划启动最优时机的选取主要取决于消费的结构性特征以及石油供给的状况。尽管石油战略储备有助于平缓石油冲击的影响,但并不能消除石油冲击发生时油价的跳跃性波动。在石油供给有限以及油价不断攀升的背景下,积极推行能源消费多元化战略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国际环境看,2005年世界经济由强劲回升转向平稳增长。国际环境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石油价格的走势。上世纪90年代,国际原油价格(WTI期货年均价,下同)为每桶20.2美元。进入新世纪,国际原油平均价位每桶上涨约10美元。2001年至2004年9月底,国际油价每桶为30.1美元。进入2004年,国际油价在需求大大超出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和投机三大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非理性上涨,国际油价已经偏离了25-35美元的一般均衡增长轨道。初步预计,2004年国际油价年均价约为每桶41美元左右,比上年整整高出每桶10美元,比过去5年来的均价高出12.8美元左右。总体来…  相似文献   

20.
与国际上石油价格快速高涨相一致,中国市场的油价也出现了大幅扬升。表面上看,国内油价的上涨是"有形之手"调控的结果,但真正的驱动力量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