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十年来,铁岭市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业生产正逐步由追求产品数量增长,满足人民温饱需要为主,转向高产优质高效的轨道上来。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是农业实现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要使占总人口80%的农民达到小康水平,任务相当艰巨。小康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均纯收入这个指标。我市提出的农村达小康人均纯收入指标是,到2,000年农村人口均纯收入达到1,500  相似文献   

2.
认真落实农业政策法规积极培育农业自我投资机制黎昌礼一、小康目标要求按照2000年达到小康标准的要求,黔江地区需要粮食180万吨以上,方能自求平衡(含口粮、饲料、工业用粮等);农村经济总收入51.7亿元(不含物价变动因素),方能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8...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重要目标任务。在现有标准下,我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8%,攻坚克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4.
2000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的分析─—农村小康线是如何确定的金文成发展经济学认为,增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已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践所证明。小康是中国人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面临的一个新发展阶段,也是到2000年广大人民改善生活的...  相似文献   

5.
农村如何奔小康詹大文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按照国家计委要求的经济收入目标,江北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从1992上的694元增加到2000年的1200元,年递增速度为9.1%。根据农经年报近3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  相似文献   

6.
到本世纪末我国实现小康目标的难点及对策张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是到2000年达到小康水平。根据近几年小康目标的实现进程分析,到2000年占全国人口近80%的农村难以实现小康目标,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如果仍保持近三年来的进展速度...  相似文献   

7.
<正>围绕江苏省提前完成新一轮脱贫目标任务,2016年江苏省海门市将扶贫增收工程列入十大民生工程之首,加大实施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力度。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7000元贫困线标准,海门市"十三五"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数为8073户,13529人。2016年,经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实现所有建档立卡户中2465户脱贫,4080名低收入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以上,脱贫率达30.16%。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的纯农县实现小康目标,是摆在广大农村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夏县县委、县政府近年来立足当地实际,大力建设生态经济,有效地加快了全县农民脱贫、财政脱补的步伐,为纯农区农民达小康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益的捷径,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如何从温饱走向小康?──康、法地区农村经济调查与思考傅毅慧康平、法库两县划归沈阳管辖一年了。如何使这一地区从温饱走向小康?实现我市到本世纪末人均纯收入1400元的小康目标。这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全市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最近,我们...  相似文献   

10.
《农金纵横》2002,(6):80-80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在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已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那么,总体小康离全面小康还有多远?自邓小平提出二十世纪末我国将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目标后,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标准。它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6项指标。据国家统计局介绍,到2000年,这16项指标,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三项指标外,其他13项指标均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国家统计局用综合评分…  相似文献   

11.
吕梁“九五”开局好张崇亮,张翠连,张文革1996年吕梁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区稳定脱贫达小康为目标,大打科技战役,狠挖生产潜力,全区农村经济以较高的增长水平登上了新台阶,农民人均收入首次突...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统计局1985年制定的以农民纯收入来衡量农民收入水平的标准,1992年遵义地区已有一批农户率先达到小康收入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0元以上的农户约9.3万户,约占总农户的7.5%。1984~1992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递增5.9%,宽裕型农户递增8.9%,小康型农户递增9.8%。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来国超进入9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粮食由80年代中期的相对过剩变为目前的供应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减缓,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有所下降等,这种状况与本世纪末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任务极不协调。我国农村...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党历来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多种举措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在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促进农民增收始终是永恒不变的重要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要小康,关键要看"钱袋子"鼓起来没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中山市农民收入问题的基本情况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是中山市党委、政府一直以来孜孜追求的目标。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努力,全市农民的生活水平在1995年已跨入小康门槛;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4883元,是1978年131元的37倍(未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农民的物质生活虽然离富裕的水平还有相当距离,但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近数年农民的收入增长呈现出减缓的趋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995年比1990年增长了1.1倍,年平均递增15%;2000年比1995年增长…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农村小康目标实现程度的模糊评判与比较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农经系张士云一、小康目标实现程度的模糊评判1990年,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明确了农村居民实现小康的16项期望指标,这形成模糊综合评判集:X={X1,X2,……Xm}={农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  相似文献   

17.
农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是实现农村小康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根据小康的需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能,我们提出,到2000年,农民纯收入应达到1200元。首先,将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左右作为进入小康的重要标志是比较适当的。这样,可使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较大的改善。例如,同1990年相比,农民用于食品的支出可以增加51%以上,同  相似文献   

18.
徐创 《农村经济》2003,(11):47-4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任务已经明确 ,关键在于狠抓落实。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 ,农村是重点和难点 ,较之沿海、内地发达地区 ,我们凉山彝族自治州更多了一份艰难。农民的比重比全省高、比全国更高 ;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比全省低、比全国更低 ,一部分还未脱贫 ,大部分只是解决了温饱 ,一部分仅仅达到低水平的小康标准。农民增收较慢 ,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瓶颈。因此 ,必须千方百计加以解决。第一 ,要明确概念。明确概念 ,利于形成共识。农民收入的概念 :①农民的总收入 ,现在是指农民从事农、林、牧、渔…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委、市政府按照“稳粮调结构,增收奔富裕”的工作思路,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增收项目,突出结构型、带动型、劳务型、互补型和减负型增收,五管齐下共同推动,取得了全市农民增收好成绩。 1994年以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额连续 4年保持在 200元以上, 1998年达 2630元,基本实现小康目标。  一、培育特色经济,调整结构促增收  市场经济是特色经济,特色出竞争力,特色出效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成都市“三环”发展战略要求,因地制宜,局部突破,在发挥优势中调整结构,在突出特色中实现增收。 …  相似文献   

20.
关于陕西省农民收入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00年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九五”期间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396元,较“八五”末增长64.4%,年递增10.4%。同一时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60元增加到2229元,较“八五”末增长52.7%,年递增8.8%。与全国相比,“九五”期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但由于基数太低,2000年陕西省农民收入在全国排名仍然居后,连续3年排名为第27位。据省农调队统计,200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70元,较1995年的963元增长52.6%。同期,全国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