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14年9月,我从西安这座城市开始了寻找徐福传说的旅游. 秦始皇是向徐福发出命令寻找长生不老药的皇帝.我来到西安并不是为了寻找徐福的痕迹.我有一个疑问,就是徐福传说当中有的说是徐福蒙骗皇帝出海到国外的.徐福向皇帝要庞大的船队,他要带五千个人包括五百个童男童女.徐福说这一切是海神所要求的.所以有些人以为徐福其实是逃亡到国外去的.如果这种话是真的,秦始皇难道不能看透那么多次见过面的徐福的野心吗?难道秦始皇是那么愚蠢的皇帝吗?  相似文献   

2.
千古琅琊台     
《商周刊》2011,(4):2-3
胶南,秦时琅琊古郡都,徐福东渡启航地。《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仙人居之……於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徐福扬帆远航,东渡扶桑。从秦风汉月中走来,胶南内蕴悠远,丽质天成,拥有394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 56公里  相似文献   

3.
徐福,是中国历史有文字记载的扬帆东渡第一人,也是我国历史上的航海家和中日韩友好交往的开拓者.徐福是赣榆人的骄傲和自豪.赣榆为什么能够产生徐福这样一位伟大人物?徐福为什么能够得到秦始皇的信任和青睐?徐福东渡精神对于今天赣榆发展的巨大现实意义有哪些?本文试着解开历史谜团,去探寻真实的赣榆徐福.  相似文献   

4.
人之生老病死,乃自然现象,有生必有死,是自然规律,无论达官显宦,还是街巷百姓,概莫能外。所谓霞举飞升,羽化登仙,长生不老,不过幻想而已。千古一帝秦始皇为求长生,派徐福东渡蓬莱寻觅仙方,结果如何?徐福一去杳如黄鹤,始皇不过活了49岁,身死沙丘,“一堆荒冢草没了”。可是,追求健康,延年益寿,是人之常情,健身之术,乃养生必需。诚如曹孟德所言:“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养怡健身,可终生得益,而养生之法,又非一端。  相似文献   

5.
当代学术界关于徐福东渡的研究,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已近四十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亦以蔚然大观.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一些新的课题也不断涌现;原有的研究成果,也有重新审视的必要.全面讨论徐福东渡,不是一篇文章所能企及.本文着眼于秦始皇派徐福东渡的终极目标和为什么要派徐福去完成这个目标两个问题作一些探索.我们认为,秦始皇派徐福东渡的终极目标就是寻求长生不死药,而派遣齐人徐福来完成这一目标则是多重效应下的自然选择.初撰成文,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史书记载:秦始皇于公元28年第一次东巡到琅邪郡,“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於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徐巿又称徐福,他的家乡就在连云港市赣榆区城北金山镇南一公里的徐福村。徐福率领东渡船队经朝鲜半岛最终到达了日本,开创了中、韩、日三国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成为日本古代文明的开拓者。徐福东渡具有伟大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韩、日三国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被传为世界交往史上的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7.
自1982年在中国地名普查中发现江苏省赣榆县金山乡(今徐福镇)徐阜村(原徐福村),研究确定为秦代方士徐福家乡后,引起中日韩许多专家学者的兴趣,从此徐福成了中日韩三国共有的话题,研究人员认为徐福的伟大业绩比哥伦布、麦哲伦早170多年,在世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将秦代先进文化传给日本先民,对日本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徐福是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之先驱.以徐福研究为平台,弘扬和传承徐福精神,传播了友好合作的声音,为构建东亚地区内相互和谐的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山东蓬莱有一处“ 八仙人海口”的景区.每天都吸引着大批游人前来观光。八仙过海的传说在我国流传很广,笔者在。儿时就听老人们讲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加之秦始皇想成仙派许福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故事和海市匾楼这一变化莫测的仙境.总是让人充满无尽的遐想:海上是什么样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赣榆徐福文化国际论坛的创立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当时徐福故里在赣榆金山得以发现和初步论证,这样一个带有浓厚学术考据意味的事件迅速引起了东亚各国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并由此揭开了当代徐福研究的序幕,为适应徐福文化研究的需要,赣榆县成立了徐福研究会,后变更为连云港徐福研究会,设立了徐福文化国际论坛作为东亚国家和地区间开展徐福文化学术交流的一个国际性的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徐福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开拓者,徐福文化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纽带和精神家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徐福文化作为创意源泉、作为文化元素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把非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转化为非遗文化资本,是我们在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地区文化产业开发中必须抓住的重要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宋芹 《大陆桥视野》2017,(21):22-24
2017年10月28日至29日,第十届徐福故里海洋文化节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成功举办.活动主要涵盖了"徐福文化与健康世界"主题论坛、2017智汇海州湾科技人才赣榆行、2017赣榆发展大会、徐福庙会等.整个节会规模宏大、规格空前,主题鲜明、引领潮流,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赣榆通过徐福故里海洋文化节的平台,搭建起了国际交流新丝路,实现了经济文化共繁荣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12.
徐福作为连云港具有国际意义的历史文化品牌,在促进连云港对外文化交流、提升连云港对外知名度、引领中外徐福研究的热潮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就徐福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而言,徐福文化是以方士文化为基础而衍生出诸多文化分支,从徐福文化中提取的徐福精神则构筑了中日韩人民共同的文化信仰,积淀了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奠定了“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历史基础。从徐福文化的当代价值来看,徐福文化具有引领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责任担当,为交汇点城市发展定位提供新的路径,为连云港的发展拓宽新的空间和路径,对于缓解东北亚的紧张局势以及江苏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有着积极意义。连云港作为徐福故里,必须充分认识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中的责任担当,放大徐福文化引领效应,抢抓文化强市战略机遇期,制定徐福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加快推动徐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提升连云港乃至江苏的国际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人间蓬莱     
蓬莱,好似一篇天著的妙文。八仙的故事、海市蜃楼,便是这篇妙文中的妙句。蓬莱更美妙的是处处有令人陶醉的仙味,山中的每棵树,每块石头,只要你用心去读,它就会带着你穿越历史,回归远古。蓬莱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相传,在百川汇海之处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山上有金宫玉阙,住着仙人,有长生不老的仙丹妙药。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就东巡寻仙求药,而游遍四海米到丹崖山,被这里的海光山色所迷,大呼曰:“奇哉!奇哉!此为何处?”众随行官员张日结舌,无从回答,到是大方士徐福临危不乱,他见海中的礁石之上生有一种红色的水…  相似文献   

14.
过去学术界对徐福的研究,主要是从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经济学、人类学以及民俗学的角度来展开的.我想尝试一下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去考察"徐福东渡"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看看能有怎样的发现.  相似文献   

15.
贺晨佼 《经济研究导刊》2011,(30):259-260,26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关徐福东渡的研究成为中日文化交流领域的一大热点。两国陆续成立一系列的徐福研究会,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史料中有关徐福的记载并不多,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史实性逐渐减淡、传说味逐渐加重的趋势。围绕这些史料,中日两国徐福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徐福的籍贯、去向及其与日本神武天皇的关系等方面。在可考资料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徐福的研究很难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6.
初次和王树声联系的人都会很不习惯,觉得找到他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他没有手机.不过熟悉之后,就会发现其实找他也不是那么困难,因为他几乎每天都在华声天桥民俗文化园市场的办公室里,只要到那就能找到他.  相似文献   

17.
最近英国出版了一本名为《太平洋沿岸的大亨们:海外华人的无形帝国》的书,作者是司特林·西格瑞夫。作者认为秦始皇派方士徐福率3000名童男女到海外寻觅长生不老药一去不返。他们可能就是目前遍布世界各地华人的远祖。公元前139年西汉张骞通西域,远至里海一带,目睹了古希腊文明,是中国正式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比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惊异地发现物阜民丰文化昌明的东方帝国还早1400年。 可是中国历代王朝的重农抑商政策延续了两千年,使有经商天赋的中国人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  相似文献   

18.
见过汪正红的人,都难以忘记他真诚又有感染力的微笑.在朋友圈里,汪正红也是个不可缺少的人.有了他的存在,朋友们找到了更多阳光,气氛也会很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青岛脸     
万妍 《商周刊》2011,(12):51-52
这是一个关于城市精神的人文彰显。青岛,浓缩了东西方文化的想像与勾勒。打开胶东半岛的版图,青岛地处东南部。据青岛老人口耳相传,青岛是岛名于前,村名于后。这本是平静的小渔村,但因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注定不会是风平浪静。在厚厚的历史风尘里,它既是秦始皇三次东临、徐福东渡扶桑的启航地,也是鸦片战争中帝国主义坚船利炮寻觅的最佳港口切入点。小渔村的命运被外力改变了,它被强行拉到西方文明的轨道里,最终崛起在黄海之滨。探寻这座山海新城崛起背后的流动轨迹,应该是文化视野中的—个大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张亚威 《新经济》2012,(8):64-67
秦始皇兵马俑威风八面 来西安,自然不能不去看素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 从西安出发,我们一早就乘车赶到了位于城东北37.5公里处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博物馆里兵马俑如真人大小,或列队而立,或并排而站,组成了一队队雄壮的行军行伍;再细看单个的兵马俑,容貌表情也都栩栩如生、威武逼人,让人可以遥想当年秦朝的兵强马壮、不可一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