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盐湖资源开发是海西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依托 在我国盐湖中,海西盐湖以数量多、面积大、资源丰富、类型全面而著称于世,更以储量丰富、矿种齐全、分布集中、开采方便四大特点成为开发条件最为优越的盐湖."十五"期间,海西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第二产业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占到67.7%,成为拉动海西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其中以盐湖开发为依托的盐湖化工产业占据了主要地位.仅2005年,海西州实现工业增加值90亿元,其中盐化工业增加值17亿元,占全州GDP总量的12%,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据统计,海西州主体柴达木盆地分布着33个有价值盐湖,天然无机盐类储量达3832亿吨,其中石盐、镁盐、锂盐和锶矿的保有储量在全国均占首位,钾的储量占我国已经探明钾总储量的96%以上,其潜在价值达16.4万亿元.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以盐湖资源开发为依托的产业链得以不断延伸,逐步形成了钾肥工业、钠盐化工、镁产品工业、锂盐化工、锶产业、硼产品工业及关联产业等一系列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盐湖化工产业链.目前全州65户规模以上企业中盐湖化工企业达25户,主要生产钾肥、原盐、纯碱、硼酸等产品.其中钾肥工业已成为海西州第二大支柱产业,青海盐湖工业集团已发展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大型钾肥生产企业.盐湖资源的开采方式由粗放开采向科学开采转变,综合循环有效利用步伐正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2.
钾肥结块问题一直受到钾肥行业的关注,也是影响国产钾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块不仅给钾肥生产企业的贮存、运输带来麻烦,更重要的是给用户造成极大的不便.我国已探明的氯化钾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察尔汗盐湖,约占已探明全国贮量的97%,其表内储量1.45亿吨,工业储量达0.97亿吨.  相似文献   

3.
2015年7月9日在格尔木市召开了为期三天的“2015世界钾盐钾肥大会”.作为大会主办地,格尔木基本形成以大型钾肥、盐湖化工等为主导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察尔汗盐湖世界级钾工业基地已经形成;世界级镁产业基地正在建设;世界级锂产业基地建设条件成熟.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立十周年之际,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循环利用的实践和探索,是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改革,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海西是青海乃至整个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和推进工业化的重点地区,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业已形成的工业基础及外部配套条件,逐步构建起海西工业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资源综合开发、有效利用和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是摆在全省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件大事。国家选择海西柴达木地区作为循环经济试验区,探索在充分考虑资源条件、产业布局、市场需求以及经济和环境成本的前提下,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产业园区的思路及对策措施,是海西在推进资源开发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一次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5.
海西自建州以来,已走过了35年的光辉历程。35年来,海西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使海西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海西各族人民的骄傲,是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海西因柴达木而闻名,柴达木以资源富集而著称。加快柴达木资源开发,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振兴自治州民族经济的根本途径,也是强省富民的战略之举。目前,全国原材料供应严重不足,尤其是原盐、钾肥及其他盐化工产品极为紧缺,出现了持续坚挺的卖方市场,国家正在着手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原材料工业,这为  相似文献   

6.
盐湖资源是柴达木地区富集的主要矿产资源之一。据统计,柴达木盆地分布着33个有价值的盐湖,天然无机盐类储量达3832亿吨。其中石盐、镁盐、锂盐和锶矿的保有储量在全国均占首位,钾的储量占我国已探明钾总储量的96%以上,其潜在价值达16.4万亿元。依托盐湖资源开发,柴达木盆地孕育了一批富有活力的盐湖化工企业,目前,海西州有各类盐化企业42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推进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加快海西新型工业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5年10月列为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的产业园区之一.把柴达木地区作为全省循环经济的试验区,既可以充分发挥资源集中区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优势,实现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可以为全省循环经济的发展积累经验,发挥示范效应.抓住列入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和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重大历史性机遇,立足于现有资源条件、工业基础和发展环境,按照"依托交通干线、围绕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一区四园"的基本思路,在青海条件适宜的柴达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是海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迫切任务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州委中心组"推进海西工业发展"专题研讨会,重点围绕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及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等问题进行了学习研讨,这为更好地研究制订海西"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柴达木新兴工业基地达成共识、提供依据.结合州委近期所作的专题调研,就加快海西"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问题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盐湖资源是柴达木地区富集的主要矿产资源之一.据统计,柴达木盆地分布着33个有价值的盐湖,天然无机盐类储量达3832亿吨.其中石盐、镁盐、锂盐和锶矿的保有储量在全国均占首位,钾的储量占我国已探明钾总储量的96%以上,其潜在价值达1 6.4万亿元.依托盐湖资源开发,柴达木盆地孕育了一批富有活力的盐湖化工企业,目前,海西州有各类盐化企业4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25户(年销售收入达500万以上).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时期是我们推进和谐海西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实现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在五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工作要求,关键是要突出地区产业发展重点,立足于海西矿产资源富集、组合状况和开发条件相对较好的基本州情,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循环经济为基本方向,着力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和永续利用,不断提高地区资源开发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实现地区工业发展的新跨越.这不仅是加快建设全省新兴工业基地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海西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柴达木盆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将会带动青海省经济的发展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柴达木盆地是青海省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和其它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初步探明石油储量18801万吨、天然气472亿立方米、钾镁盐矿中钾盐4.4亿吨、镁盐48亿吨、盐矿几千亿吨。还伴生、共生锂、锶、硼等资源,近年又发现和探明丰富的天青石(锶矿)资源,此外还有丰富的水电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发展化学工业重要条件,如钾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对青海乃至全国农业所急需的钾肥及其它工业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加快开发海西资源,尽快把海西经济搞上去,是振兴青海经济的战略之举。这是省委、省政府已经认定了的。海西自治州地域辽阔,矿藏富集,已探明的矿藏有40多种,潜在价值占全省的90%以上,尤其是湖盐、氯化钾、氯化镁、石油、天然气、铅锌、石棉等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是发展盐化工、石油化工和其他原材料工业可靠的条件。仅盐矿储量,即达900亿吨以上,其中发展农业生产急需的钾盐矿有2亿吨的储量,占全国的97%。硼的储量居全国第二位,现在,海西矿产资源已从勘探转入开发。开发海西资源,是振兴青海经济的重要途径,只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政策的作用,不断增加必要的物质技术投入,海西必将在全省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是幸运的.建国以来,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照顾. 在最近的五年里,国家为柴达木开发惠予三项特殊政策:一是扶持青海盐湖工业集团钾肥产量新添百万吨,这是西部大开发第一批标志性工程中唯一工业项目;二是抢修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复线,并配之电气化设施;三是确定柴达木为循环经济试验区,将以产业园区规格重新规划矿产开发.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矿产资源富集,资源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分布相对较集中、资源组合好等特点,资源综合优势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柴达木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已基本形成了以电力、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开采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盐湖开发为主的盐化工业;以有色金属和黑色属矿采掘为主的冶金采选业;以石棉、水泥生产为主的建材工业;以农副产品和中藏药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等五大工业体系.特别是"十五"时期,州委、州政府不断总结海西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根据区域资源分布、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提出了以德令哈为中心的东部经济区和以格尔木为中心的西部经济区两大不同工作重心和产业发展重点.紧紧围绕做大做强石油天然气、盐湖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等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煤炭、电力、建材、冶炼等优势产业,着眼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业链的延伸,不断提高工业发展水平,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有特色的工业项目已逐步建成并发挥效益,逐步形成了有强势企业引领、有拳头产品支持、有先进技术保证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5.
点击     
柴达木遍地是宝 众外商捷足先登 柴达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钾肥、黄金和钠、镁、锂等有色金属资源,其 中钾肥、镁、锂等储量均居全国首位。 据青海省常务副省长蒋洁敏透露,柴达 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已吸引了许多外商。世界 著名的石油跨国公司意大利阿吉普公司已经 投资800万美元,在“涩-宁-兰”西气东输 项目的气源地涩北地区进行风险勘探,发现 石油天然气储量后,阿吉普公司将以参股的 方式和中方一起开发。除意大利公司外,美 国、日本、加拿大等石油企业也与青海油田频 繁接触,要求合作开发这一地区丰富的资源。 另…  相似文献   

16.
棉花施钾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在氮、磷肥一定的条件下,对棉花钾肥不同施用量及其施钾效应进行了研究,初步探明了钾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及适宜用量,为棉花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青海是目前全国唯一有钾盐工业储量的地区,保有储量约为4亿多吨,占全国的98%左右,可以说全国所有的国产氯化钾(氯化钾是钾肥的主要品种)均来自青海.  相似文献   

18.
中共海西州委主办的《柴达木开发研究》(以下简称柴刊),是以研究柴达木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期刊。自1987年创刊以来,为推动海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应有的舆论导向作用。 一、基本评估 作为青海省唯一由地区创办的社科刊物,它立足于柴达木经济发展的研究,为柴达木的振兴和发展作理论先导。因此,它一诞生便引起了省内  相似文献   

19.
从海西州农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切实搞好全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对于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促进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巩固和提高农牧业基础地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加速开发海西资源的必然要求 加快海西农业综合开发步伐,是柴达木资源开发的重点之一,对发展地方民族经济,缩小与内地间发展差距意义重大。一是海西为矿产资源型的州,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占全省矿产资源价值总量的90%以上,工矿区比重大,城镇人口占绝大多数,各种矿产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必须首先要以农牧资源的开发为依托,以保证农牧副产品的有效供给。二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对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实现农牧业经济  相似文献   

20.
金秋十月,我们即将告别辉煌的"十一五",满怀信心地迎接充满希望的"十二五"。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已经奏响战歌,给海西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必将带动海西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迈着稳健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挺进,资源开发的区域和领域不断拓宽,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不断提高,优势特色工业体系正在形成,初步奠定了把柴达木地区建设成国家重要的钾、钠、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