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俄罗斯政府日前宣布:计划在2011年至2013年间对11家“重量级”国企和国有银行进行部分私有化。这将是苏联解体后,俄政府的又一轮大型国企私有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上海企业家》2005,(4):56-56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认为,在国企改革这个问题上,过去20多年来,中国已经把根据主流经济学理论所能设想的可能改革方式全部试过了,只有一项还没有,“就是大规模私有化”。但“大规模私有化”显然也不能解决国企的问题。他认为,尽管国企还没有试过大规模私有化的改革,但从已经发生的事件看.国企改革已经出现私有化的现象。认为私有化就能解决国企的弊病,这显然又是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3.
《科技与企业》2006,(6):54-58
在国企的改革中很多人力图回避私有化问题,但这无异于掩耳盗铃,从国资委的声明到普通学者的呼吁,中国的国企改革始终在有关私有化的争论中前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上海企业家》2005,(5):53-54
4月,在北京宣布禁止对大型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层收购(MBO)后.中国的私有化进程遭遇寒流。  相似文献   

5.
信息广场     
朱镕基表示国企股份化大有前途  本刊讯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欧洲访向期间 ,在谈到国企改革时说 ,今年底国企应可扭亏为盈。 3年国企改革后 ,不是国企不用再改革 ,也不是单纯将国企私有化 ,而是要改为股份制企业。朱总理表示 ,经过 3年努力后 ,国企在终止重复建设、刺激内部需求及以股份制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国企改革任务已完成。中国不赞成用简单的私有化办法来改革国企 ,而是主张股份化。最近内地很多的大型企业通过重组在海外、香港上市 ,获得了成功 ,就证明国企的股份化进程是很有前途的。(张英 )国企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经历了起伏跌宕的2013年,中概股似乎正在慢慢走出做空泥潭。这一年,有7家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年底上市的去哪儿网和汽车之家的股价首日涨幅均超过了70%;这一年,分众传媒完成了私有化,而巨人网络宣布拟私有化;这一年,  相似文献   

7.
作为“出资人代表”、眼下正在中国主持国企改制大局的国资委,和十多年前俄罗斯那些经济官僚无论是工作内容、方向以及在转型期扮演的角色,都有极大的不同,但是中国的国资委官员每每或可体验到与之相似的心情:他们对自己面前这个巨大无比的经济体正在发生的制度性变化兴致勃勃而又紧张敏感,他们决心坚定推动转型和变革的发生、和昨天的旧体制告别,但与此同时,他们痛恨那些“自发私有化”中的一切趁火打劫行为,将那些私下的内部交易称为“偷窃”和“分赃”。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要约收购旗下的吉林化工、锦州石化、辽河油田三家上市公司为标志,寻找有望被集团公司“私有化”的上市公司股票成为最令投资者兴奋的事。事实上,随后的中国石化要约收购旗下的齐鲁石化、扬子石化、中原油气、石油大明四家上市公司也为投资者提供了20%左右的收益空间。虽然央企整合并不都是以“私有化”为主要手段,并购、资产注入、资产剥离等多种手段都可能被合理采用,但要约收购却能直接带来“无风险”收益,因此更受投资者关注。  相似文献   

9.
“私有化救中国”论.这些年大有越刮越烈之趋势。党的十五大提出要积极探索能够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允许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国内有些人就以为中国耍搞私有化了。有人看到某些资本主义国家近些年经济发展比较稳定,他们也在卖国有企业,就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又获得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了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好制度;  相似文献   

10.
《住房保障》2005,(4):29-29
1960年,新加坡政府成立建屋发展局,大力发展公共住房,即一般所说的“组屋”。受到英国的影响,新加坡近年来也倾向于住房私有化,促进这一改变的是新加坡政府的公积金制度。公积金是由中央公积金局统一管理的社会公益性强制储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说的“四化”是指,国家权利的私有化、国家利益的集团化、民众的边缘化、社会的江湖化。这是对古老中国皇权专制体制下社会结构状况的一种概括。用王学泰的“游民文化”[1]理论来解析这“四化”看来是比较便当的。集中概括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目的在于将改革开放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克服掉传统社会结构带来的束缚和羁绊,顺利地走向现代社会。只有找准病症才能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2.
《中外管理》2011,(11):130-131
西方的产权制度是私有化,而丰田则制造出一个让每个人的“智慧”变成私有的制度,让智慧有价格,可以买卖,可以交易,只不过交易的不是金钱,而是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认同。  相似文献   

13.
杨齐 《现代企业》2011,(1):23-24
随着我国国企改革和发展,大型国有企业的规模、资产和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大型国企逐步建立起了以董事会为核心的现代公司制度,国企高管的薪酬也逐步由政府制定发展为由董事会或薪酬委员会确定。伴随着“人力资本”、“管理者才能”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鹤怀 《英才》2009,(11):27-27
“按实际市场价格”出售的原则注定了只有有钱人或大公司才能参与此轮私有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唐凯林 《英才》2004,(5):69-69
“EMBA班里大型国企的人太少了,总是在说缺人才,自己又不花钱培养,是不是国企不需要EMBA’”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动因及相关实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动因及相关实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英国私有化改革的分析,指出私有化并非国有企业改革的充分条件,并结合超产权理论进行分析,提出国企改革的关键在于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英国私有化改革的分析,指出私有化并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充分条件,并结合超产权理论进行分析,提出国企改革的关键在于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事件     
《中国总会计师》2006,(8):28-28
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即将出台;国家逐项清理上半年“亿元级”新开工项目;央企投资监管量化标准首次出台;日本邮政私有化催生全球最大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英国受责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