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经济学家Robert Solow发表于半个世纪前的一篇论文,揭示了一个重大发现:经济增长的动力,绝大部分应当归功于技术进步,据Solow称,在工业化蓬勃发展的1909年1949年间,人均工时产量增长了一倍,这其中12.5%的贡献是由投资增加引起的:而87.5%则完全归功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海明 《中关村》2010,(9):80-81
从2008年4家文明单位增长到2010年96家文明单位,3年增长了24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海淀园区高科技企业的产业发展腾飞注入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信息产业报道》2005,(10):39-39
技术前进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以太网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万兆技术的问世,推动以太网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经过数年的市场培育期,万兆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价格也逐渐“平民化”,如今,花7~8倍的价格就能够买到10倍于千兆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部署万兆已是“物超所值”。据权威人士预计,在未来的两三年内,万兆网络将实现爆发式增长。万兆应用,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4.
史呈昶 《中关村》2005,(5):70-71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推动本国科技水平的创新与提高,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所谓技术溢出,通常是指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技术领先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转让或传播他们的技术,促进同行业企业及其他企业的技术进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而实现社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税收政策的积极作用首先,直接地促进了技术转移交易量的大幅增加。自1999年实行该政策以来,北京市的技术合同成交额每年以两位数速度持续增长,从1999年92.19亿元到2003年265.36亿元,增长近3倍,平均增长速度30%。“十五”前3年成交额6…  相似文献   

5.
任燕 《中关村》2004,(5):64-6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以3倍于GDP增长的速度高速发展。200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1.88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34%。北京是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据《北京日报》的消息,刚刚过去的2010年,龙芯中科的销售额与合同额双双较2009年增长了10倍,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总经理胡伟武对此感慨万分:要是没有中关村‘先行先试’的机制和氛围,龙芯现在可能还在实验  相似文献   

7.
《信息产业报道》2003,(4):26-27
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增长是极为迅速的.1998年为31亿元,2001年就达653亿元,四年增长了21倍,2002年更是超过了1000亿元.而按照国际常规,政府采购额占国内生产总值10%来计算,我国这个市场份额,在经过一段时期后将达到一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相似文献   

8.
苏州升级     
8年前苏州工业园区光编制总体规划和各种详细规划就花了3000多万元,曾经一度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怀疑这到底值不值。8年后,当整个工业园区的GDP增长了16倍,财政收入增长了61倍速,已分别达到180亿元、24.39亿元时,所有批评者都改变了当初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家Robert Solow发表于半个世纪前的一篇论文,揭示了一个重大发现:经济增长的动力,绝大部分应当归功于技术进步。据Solow称,在工业化蓬勃发展的1909到1949年间,人均工时产量增长了一倍,这其中12.5%的贡献是由投资增加引起的;而87.5%则完全归功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计算机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年代,通过IT厂商和信息化工作者的巨大成就,已经得到了印证。然而,当越来越多的IT巨头,把更多创新成果,以“摩尔速度”带给不同行业的公司用户、中小企业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用户“消化”、“转化”这些技术成果的“速度”,并不是按照IT创新的“摩尔速度”同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唐山市出租客运行业发展现状唐山市的出租汽车客运行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以其“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的特点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进入九十年代后,出租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由1989年的400余辆猛增到90年代中期的3800余辆。1992年至1996年是全市出租汽车的高速发展期,四年内增长了7.6倍。为了保证出租客运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唐山市自1996年开始对全市的出租汽车运力实行宏观调控,减缓了车辆迅速增长带来的市场压力。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2013,(7):16-16
中关村管委会日前发布《中关村2012年国际化发展情况》显示,中关村吸纳国际化人才的能力逐步增强,2012年聚集的留学归国人员数量达到16万人,同比增长约17%,比2008年增长一倍多。此外,出口增速创五年新高、海外并购再掀高潮,  相似文献   

12.
中关村视线     
《中关村》2024,(2):10-11
<正>2023年北京技术市场实现“双突破”2023年,北京市技术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实现“双突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总量首次突破十万项,达106552项,比上年增长12.1%;成交额突破8000亿元大关,达8536.9亿元,增长7.4%。2023年,落地本市技术合同35361项,成交额2333.1亿元,占本市的27.3%,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高精尖领域。  相似文献   

13.
王畅  曾颖 《中关村》2004,(10):94-95
“技术、技术、技术。”李彦宏似乎有些偏执。“百度”已经成为中文搜索领域的第一品牌,公司用了四年多的时间,从创业初期的8个人发展到目前共有200多人。总裁李彦宏还是像最初那样:坚持不做广告。2004年的今天,不做广告的“百度”搜索引擎访问量每天10倍数以上地增长。网民们依靠最原始的传播手段--口口相传,不断地赞颂百度技术。有人放言:当今的社会,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李彦宏是不是其中的一个?这一点他不愿多想。身处躁动的IT业,看尽周遭的风云变幻、潮起潮落,他只专注着“百度”在技术上的点滴进步。幸福的事幸福的人车水马龙、生机…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已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璀璨明珠。今年元月刚上任的北京市副市长、分管中关村科技园区工作的范伯元,谈及中关村建设,如数家珍:“中关村科技园区在中央、国务院大力支持下,在北京市大力推动下,经全体建设者顽强奋斗,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刘淇书记、孟学农市长非常关心园区的建设,要求加快速度,不是倍增,而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资料表明,去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增加值、上缴税金和出口创汇分别完成537亿元、110亿元和31亿美元,是3年前1.4倍、1.7倍和2.2倍。园区对北京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60%以上。中关村全年技工贸收入超过2420亿元,占全国53个高新区总产值1/6强。1999年6月,国务院和北京市提出中关村园区建设要“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十年创一流”。副市长范伯元  相似文献   

15.
《信息产业报道》2003,(4):26-26
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增长是极为迅速的。1998年为31亿元,2001年就达653亿元,四年增长了21倍,2002年更是超过了1000亿元。而按照国际常规,政府采购额占国内生产总值10%来计算,我国这个市场份额,在经过一段时期后将达到一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因此,随着《政府采购法》的全面贯彻实施,随着电子政务的展开,中国的IT市场的蛋糕肯定会越做越大。  相似文献   

16.
数字新闻     
最高美国职业介绍公司 ChallengerGray Christmas 6日发布调查报告显示,由于电信、电脑、电子和工业企业带头裁员,美国7月裁员人数20.6万人,大幅上升65%,在过去7个月中第6次超过10万人,与2000年同期水平相比,增长超过2倍,达到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7.
《信息产业报道》2004,(12):50-50
杰克·韦尔奇--原通用电气的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被誉为全球第一CEO。从1981年入主通用电气起,在短短20年时间里,韦尔奇使通用电气的市值达到了4500亿美元,增长30多倍,排名从世界第10位提升到第2位。他所推行的"六  相似文献   

18.
汪名 《中关村》2005,(1):26-26
2002年6月,留美博士胡晖、崔彤哲、孙毅3人组成的创业团队回国创业,在中关村留学人员服务总部的帮助下,进驻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际孵化园创建了海纳维盛公司,注册资金15万美元,主要从事医学图像远程传输诊断及会诊软件系统开发。最早他们想在国内市场进行推广,曾多次与国内风险投资公司商讨投资事宜,但国内投资机构都以市场前景不明朗或技术不成熟等原因拒绝投资。今年2月,该公司被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威泰尔公司出资1800万美元并购,使这家留学生企业两年内增值120倍,创下了国内企业内罕见的高增长纪录。“胡晖现象”首先冲击着国内投资商的神…  相似文献   

19.
明星 《中关村》2011,(1):34-37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2010年中国绿色产业市场。那就是“惊奇”。2010年上半年,中国上市的IPO和其他国家相比,已经上市募集63亿美元资金,是美国的近2倍,超过欧洲3倍,中国已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清洁技术和新能源的投资国。  相似文献   

20.
科技·资讯     
《中关村》2012,(8):78-79
北京"千人计划"专家八成在中关村权威数据表明,北京地区共引进"千人计划"入选专家629人,约八成在中关村;301人入选了北京市"海聚工程",约七成在中关村。中关村每年产生的创业投资案例和金额均占全国1/3左右。高层次人才的竞争、集聚,结果必然是经济的高速发展。据了解,2011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超过1.96万亿元,占全国高新区的1/7,5年年均增长23.8%。企业缴纳税收925.8亿元,是2006年的3.8倍,年均增长3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