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后,发展“三高”农业已成为热门话题。但目前“三高”农业的具体提法较多,见诸各级政府文件和报刊的主要有三种:一是“高产、高(优)质、高效农业”;二是“高效、高(优)质、高产农业”;三是“高(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笔者认为,不能把这些提法简单地理解为三个词的排列  相似文献   

2.
对“三高”农业的再认识刘秉芝当前,人们对我国正在发展的农业,冠以“三高”二字,以显示当代农业发展的特征。但究竟什么叫“三高”农业,说法却并不一致。有的叫“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或叫“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简称“一优二高”农业;有的叫“高质、高产、...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深化改革和加速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成为90年代农业发展的新目标。在新的形势下,作为高产稳产的吨粮田建设,是否走入“误区”;它是不是与“三高”农业相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此,本文就吨粮田建设与“三高”农业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寻求共识。  相似文献   

4.
《江西农业经济》1995,(2):51-52
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促进“三高”农业发展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是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科技兴农和"三高"农业发展的组织保证,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先导和主体作用。10多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  相似文献   

5.
加强综合开发 促进“三高”农业发展李辛男,孙正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已成为90年年代农业发展的新目标(作为国家发展农业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的农业综合开发从“七五”期间在全国...  相似文献   

6.
一、“三高”农业结构模式选择的必然性 1.发展“三高”农业的过程,实际是农业生产要素和经营手段的改进和优化组合,形成合理的结构模式的过程。从理论上看,“三高”农业是一个整体性很强的综合概念,“三高”之中,高产是基础,高质是前提,高效益是最终目标,优质和高产都是围绕高效益而运转的。它要求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综合开发,对各种农业生产要素从品种选育到种养技术合理组合,以及产后保鲜、加工、贮运、营销各个环节科学匹配,在整体上形成优势,单一要素(或环节)的先进,并不能够形成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农产品价格的放开,如何使广大农民适应这一体制的变革走上致富道路,以及二、三产业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如何保持农业继续发展?这是新形势下农业出现的新问题。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说明,只要加快农村深化改革的步伐,发展“三高”农业才能解决这一矛盾。近年来,由于我市各级十分重视“三高”农业的发展,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使“三高”农业呈现  相似文献   

8.
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三高”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然而,从现实情况看,这几方面都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投入主体——农民对农业投入的萎缩严重阻碍了“三高”农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各种摊派的增多,而农产品价格又涨幅有限,农业特别是种植业比较效益的低下导致农民对农业增加投入的承受能力减弱,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下降,他们不仅不愿投入较多的资金、物资进行农业生产,就连劳动的投入也日渐减少,要求退还承包田的农户增多,农田抛荒现象严重。农民不愿种田,不愿增加农业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的提出是十四年来实践的发展和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经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对此,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如何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努力用市场经济的思路,积极稳妥地解决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我认为当前我们主要要“立足农业、跳出农门,抓住三高(高产、优质、高  相似文献   

10.
略论资源节约型农业──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模式郭占银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奋斗目标。它经历一个从起步到发展再不断完善的过程。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来说,则是从“二高农业”到“三高农业”最终建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过程。一、从“二高农业”到“三高...  相似文献   

11.
1996年初,方泰镇“三高”(高科技、高产量、高效益)粮田示范方被确定为市郊26个示范方之一,其目的是围绕提高科技含量,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大的产出,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全镇乃至全区树立“三高”粮田的样本。 为了建设“三高”粮田,两年来市、区、镇三级共向示范方注入资金417.44万元,完成了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1.建成地下渠道8条,总长3300米;建成水泥明沟11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三高”农业几个问题的探讨李叔林,张风云一、“三高”农业——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发展的历史使命。我国是一个十二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十亿,农业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飞跃发展,取得了举...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三高”农业,就是根据市场需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实行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生产经营,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达到农业产高、质优、效高。笔者认为,“三高”农业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产品商品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成  相似文献   

14.
滨湖地区发展“三高”农业的思路孙锦元发展“三高”农业是把农业引向市场、增加务农收入、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举措。而“三高”农业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资源优势,确定发展“三高”农业的模式。现以江西省饶丰垦殖场为例,谈谈滨湖地区发展“三高”农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城郊动态     
广州市政府决定,从1995年至1997年,用三年时间建设10个“三高”农业新基地,以此带动全市“三高”农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十大“三高”农业生产基地有的已经初具规模,有的正在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惠来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在积极引进外资投入农业开发的同时,注重鼓励引导商贸户(公司)投资开发,既解决了投入不足的问题,又有效地推动了全县“三高”农业的发展。1994年以来,全县发动商贸户(外商)投入“三高”农业开发的资金1.41亿元,约占全县“三高”农业开发总投入的76%;新种水果5.83万亩,占全县新种水果面积的60.7%;开发海淡  相似文献   

17.
“三高”农业要走“四化”路艾和才"三高"农业的基本内涵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保障供给为前提,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把农业建设成具有产出高、品质优、效益好,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农业产业。要...  相似文献   

18.
特色农业是在一个地区,根据资源优势、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种养经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人们列为“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力发展。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青浦县的特色农业逐步形成,特别是1984年以来,各乡镇开发利用了当地自然资源,调整了农业内部结构,水禽、水生蔬菜、淡水鱼(简称“三水”)生产发展迅猛,成为全县特色农业的重点。1992年,水禽(白鸭)年产量达到800万只,  相似文献   

19.
农业大县怎样推进农业发展,四川省巴县领导面对新形势,提出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三高”农业为目标,积极转轨变型,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指导思想,并采取一调、二推、三投、四建的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一调,即调整产业结构。首先是从大农业的一、二、三产业上,实行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乡镇企业的工业和建筑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农村运输、商业和饮食业等)。在1990年,全县农业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例分别为61.1∶33.73∶5.17,到1992年,“三者”比例已分别调整为40.83∶53.17∶6。现在,全县乡镇企业已达3.63万个,  相似文献   

20.
发挥农业机械在发展“三高”农业中的作用郭显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志着我国农业已经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高产、优质、高效并重,这是进人农村商品经济大发展时期农业自身的一次革命,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三高"农业,必须采取先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