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模式即中国发展模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基本特点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模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社会上各个层面的矛盾也逐渐凸显,由此催生出了对中国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鉴于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主要在于政府的过多介入微观经济以及政府在公共服务层面的缺位,要解决中国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就首先要从转变政府职能着手。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中国儒家文化对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分析了儒家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传统文化的当代体现.当前,我们要努力践行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有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一面,也有社会结构失衡、社会矛盾高发的一面.这种矛盾不仅出现在发展中的国家.也出现在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的问题和矛盾,解决社会矛盾,推动我们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有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一面,也有社会结构失衡、社会矛盾高发的一面.这种矛盾不仅出现在发展中的国家.也出现在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的问题和矛盾,解决社会矛盾,推动我们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5.
文盈 《科学决策》2021,(5):160-16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成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第五大文明,也是我国全面简称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发展任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个极为宏观的概念,其包含了生态与文明两重关键词,强调了发展与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诉求,要求我们妥善处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落在实处.生态文明的第二个关键词文明则是对发展模式和发展结果的修饰,要求我们建设与发展必须将文明落在实处,用文明的理念指导发展、用文明的方式实现发展,从而建成社会文明与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农业发展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的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各国政府在制定本国21世纪发展议程中,都把持续农业发展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在"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环境、发展"的白皮书中,同样把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和发展的方向.目前,各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发展的措施可概括为:低投入、高效率、生态环保型、生物学派、综合性、环境保护型、劳动集约型和土地集约型等八种模式.我国要实现农业的远景目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从国情出发,认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选择适合的可持续农业模型.  相似文献   

7.
大国的发展历程和模式往往对世界各国有着示范作用,我们在学习与总结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的时候,关注一些大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就抓住了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关键.因而,“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就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从反面提出的重要问题,桑巴特首先提出并回答了这个问题.认真思考这一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厘清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重要关系,并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应重点研究政府、企业、居民和各证券经营,中介机构四个层面的问题。一、政府在证券市场发展中的作用。当令世界,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管理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行自律性管理,这种模式以英国最为典型;一类是政府有限度的积极干预,这种模式以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消费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但目前我国体育消费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本文从我国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体育消费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从而从宏观角度认为政府应从主体、客体、市场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体育消费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区域创新网络与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考察和分析,认为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是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未来高新区竞争的主题。通过对国际上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区域创新网络的经典要素模式,结合中国实际进行要素分析并提出了战略对策。研究还发现我国的高新区要构建较完善的创新网络,虽然地方政府可以做出一定努力但是还受到来自国家层面和我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制约。  相似文献   

11.
绿色发展理念是一种社会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社会主义的绿色发展观相契合.生态社会主义的绿色发展观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是和谐相处的关系;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健康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步进行;坚持"人类尺度"的生态原则.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所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社会主义的绿色发展相契合.其契合点表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层面上、可持续发展层面上、生态文化层面上和生态政治层面上.通过分析两者的契合之处,可以有利于我们树立生态保护价值观念,更好地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发展观念是一种非理性的发展观,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后所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旨在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可持续发展观念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理念,通过对发展观念中人的主体性和极限意识的反思,有助于我们从哲学层面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说明,在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首先法制建设已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实践证明,单凭法律是不足以解决当前中国存在的各种社会弊病和问题的.由此进一步提出了"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把道德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4.
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以德治国",首先要解决以何种道德来治国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承的,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1]这就把"以德治国"作为治国的方略之一提了出来,同时也指出了"以德治国"提出的时代背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要把"以德治国"的方略落到实处,首先要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这个体系要涵盖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全国宣传部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是我们党首次把"以德治国"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是我们党对治理国家的认识又一个新飞跃,也是我们党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以德治国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我们党实行以德治国,对促进和保证我国在新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政权巩固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实行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16.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当前对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承中国农耕文化,在剔除其诸如封闭、保守、狭隘等糟粕后,还要把握住三个层面:一是在国家层面,要强调"农为邦本"。政府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三农"问题;二是在家庭层面,要注重"耕读传家"。要通过"耕"与"读"的与时俱进,促进农村"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优化农村"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三是在自然层面,要力求"天人合一"。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日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国家领导层的重视,对它加以科学的界定和阐述已成为一项迫切而严肃的工作.本文从近代以来150年的历史透视出发,提出发展模式始终是中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认为发展模式既不同于发展道路,也不同于经济发展模式,而是指现代化模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的发展以及对外关系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从而初步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它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新的精神家园的有力助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是我国的政府部门和文化部门的主要任务。在十七大的会议报告中,胡锦涛主席指出:“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要坚持向前进步,它能兴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是全国文化创新的新能量。它不仅提高了我国文化的软实力,也是我国基本文化权益的最高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增加了社会和文化生活,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因此,加强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让我们为中国各族人民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特色模式,提高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使区域发展陷入困局,中央出于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模式转型的探索需要,设立了不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地方政府推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实践的一些做法偏离了设置初衷。今后,中央层面要慎批设置试验区,对已获批试验区要实行考核淘汰机制,发挥试验区之间在制度创新上竞争;地方政府要立足优势,在制约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上取得重点突出;非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经济活动离不开环境,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价值观问题、发展模式等等。这是经济赖以长久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文精神在大工业生产阶段失落后重新寻找回归之路。从微观经济层面上讲,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不断开发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