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道德教育作为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标尺,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无论古今中外,先哲们都在试图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引导人们对真理的探究,将人“哲学化”.中国传统德育所追求的,是使人们自身修养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的“内圣外王”的极高境界,与以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德育目标中“哲学王”所具备的理想人格有着许多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蓉 《理论观察》2010,(3):73-74
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论、“课堂讨论法”“公正团体法”道德教育方法、“学生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以及提倡注重“隐性课程”道德教育内容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道德教育工作探讨提供借鉴作用,提高其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关于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长期以来采取“制度化模式““灌输式模式“等教育方式,导致学校道德教育走向误区--脱离生活,缺乏情感体验,缺乏人文关怀,造成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因此,要想提高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就要使学校德育回归生活使知识性道德教育与生活性道德教育相结合,以人为本,把德育建立在人对人理解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伍兵 《新西部(上)》2009,(10):121-122
孟子在总结前人及自己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具有儒家特色的德育思想。他强调“德教为先”,认为德育的目的即在于“明人伦”,只要人们愿意努力,则“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还认为“学者必以规矩”,道德教育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张胜利  赵菁 《发展》2012,(12):99-100
文章论述了西方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认为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道德教育是习俗的、社会的,中世纪,虽然道德教育与宗教实现了异化结合,但仍未脱离人们的世俗生活。文艺复兴以来,伴随着科技理性对人们的文化生活的全方位影响,造成了现代人实存的本体性的生活矛盾:无法从超越的意义上把握生命真谛,道德教育也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6.
杨章文 《改革与开放》2016,(12):100-101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政府进行国民政治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对人们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方法.韩国和我国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通过分析中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比较两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异同点,对新时期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的道德诉求: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玉进 《理论观察》2006,19(3):67-68
“新农村”需要“新道德”,必然催生农村道德教育的变革,而农村道德教育的专门化应当成为变革的方向。这是由转型期农村的道德困境、农村正规道德教育的缺失及其非正规道德教育的自发性、盲目性、软弱性决定的。新形势下农村道德教育走向专门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个主要贡献在于对教育的思想、理论、方法的精心探索。其教育恩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而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则是“仁”。充分、清晰地认识并借鉴孔子“仁”的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不仅可以促进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加强道德教育是我国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道德教育就要使道德教育的目的更明确、方法更有效、思路更拓宽.  相似文献   

10.
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国外学者着重从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方面开启了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先河.我国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生态道德教育,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意义、内容、问题及实践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也存在着研究资料单一、研究方法缺乏实证性等不足.  相似文献   

11.
本栏专题刊发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杨立新研究员主持的天津市“十一五”社科研究规划重点课题“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的(项目编号TJKS06——026)一项阶段性成果——“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五篇)”,包括生态危机的现实表现与直接动因、生态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与道德表现、生态道德教育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一般原则、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范畴、生态道德教育实现的路径选择,以此为广大读者提供关于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认识论、系统论和方法论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论述“高校文化环境”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代内涵,分析高校文化环境的新变化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冲击,提出实现高校文化环境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这个名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有些学生、家长甚至学校将信息技术课称为“电脑课”或“微机课”,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是狭隘的。总体来说,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等,可以学习的软件有千千万万,老师一辈子也教不完。信息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注重学生的情感道德教育,让学生在这个复杂的信息化时代里,能辩证地认识和积极地面对信息技术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使用信息技术。本文从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阐述“情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层层递进,寻求积极的策略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情感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滑坡"现象日渐严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形势下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在培养大学生道德中的不相适应性日益凸显。而与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相比,隐性教育方式拥有更多优点,教育方式也广泛多样。为了使大学生道德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应充分发挥隐性道德教育方式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拓宽其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5.
高校道德教育智育化、德育工作队伍混杂松散、工作机制存在缺陷,加之道德主体道德需要不足等造成高校道德教育低迷、失效,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缺失也就成为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创新德育模式、加强高校德育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一体化”的育人机制,同时还需激活道德主体的道德需要。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网络时代.网络的发展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网络带来的某些负面的、消极的道德影响甚至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也给道德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道德教育如何适应并满足网络社会对道德教育的要求,开辟一条网络道德教育之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研究生德育内容的核心,也是区别于本科生德育工作的本质特征,更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国家高层次人才教育战略目标的有力保障.为了对研究生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研究生德育工作者本身应该在对研究生培养目标、对“创新教育”的核心地位认识到位的基础上,让研究生明确自己作为研究生的使命是研究和创新.此外,实施“创新教育”还需要结合学术道德教育及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依据“创新”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8.
陈博 《黑河学刊》2004,(6):94-95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剧变时期,这一深刻的历史变迁不可避免地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大学生当然也不例外,这也给高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国外高校道德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提高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水平奠定了基础。从国外高校道德教育经验中反观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困境,推动高校道德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挑战。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道德教育方法存在差异,世界各国在实践中采用的道德教育模式和途径也不尽相同,但各国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重视和经验,对我国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