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税收公平原则的主要观点税收公平原则历来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重要原则。从税收发展史看,在不同时期,人们对税收公平原则的看法存在不同的观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拓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税收公平原则也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仍将继续下去。税收公平原则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在我国先秦时期,是按土地等级或其所处地理条件课不同数额的税。  相似文献   

2.
林晓 《当代财经》2001,(7):58-63
公平包括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两大方面,而经济公平又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层次。税收应在其职能范围内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经济公平。税收体现公平的形式至少有四:一是分税公平即体制性公平,指政府间的税收分配公平;二是定税公平即制度性公平,指课税制度设计上的公平;三是征税公平即管理性公平,指税收征收管理上的公平;四是用税公平即权益性公平,指纳税人的税款使用 的监督权利与平等受益。当前应从以上四个方面出发加快税收改革,促进公平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梳理税收公平原则历史的基础上,找出我国税收在公平环节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个人所得税提出相应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刘彩丽 《经济师》2007,(12):235-235
税收竞争是政府作为促进经济活动的有力工具之一。然而过度的税收竞争不仅不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更会带来国家税收的大面积流失。不公平税收竞争是过度的税收竞争造成的负面效果,国际社会已对此有了广泛的关注。文章在阐述不公平税收竞争的种种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不公平税收竞争的形成原因,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便防止税收流失,强化税收管理。  相似文献   

5.
刘彩丽 《经济师》2007,(12):235-236
税收竞争是政府作为促进经济活动的有力工具之一。然而过度的税收竞争不仅不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更会带来国家税收的大面积流失。不公平税收竞争是过度的税收竞争造成的负面效果,国际社会已对此有了广泛的关注。文章在阐述不公平税收竞争的种种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不公平税收竞争的形成原因,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便防止税收流失。强化税收管理,  相似文献   

6.
论税收与收入分配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税收与收入分配公平郭庆旺,赵志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以其经济高速增长和收入的公平分配成为世界各国的典范。然而,当70年代末中国人重新审视自己艰难曲折的历程时却发现;收入的低差别并非是理想的选择,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也不等于高效率。于是,中...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再一次明确提出了个人收入公平这一社会问题.本文从公平分配的评价指标入手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论述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理论依据,从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探讨税收应如何促进个人收入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8.
公平问题在主流经济学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本文认为,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是经济学界整体上对亚当· 斯密的片面解读, 即将斯密的经济思想简化为 “经济人+自由放任”。1980 年代以来新一轮斯密研究热潮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是, 公平正义问题在斯密的理论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 现代意义上的 “分配正义” 或减少不平等、 缩小贫富差距等理念, 在古典经济学诞生之前并不存在。中世纪晚期经院哲学的公平观主要体现为公平价格学说, 同时财产正义论开始萌芽。从阿奎那到自然法学家格劳秀斯、 普芬道夫, 皆论证私有财产权符合正义, 同时以“必需品权利” 作为补救机制, 使私有财产权与人类生存权相兼容。 洛克主张基于劳动的财产权, 其目的主要在于防止政府任意侵犯个人财产。 休谟将正义和财产权视作完全等同的概念, 并通过经验主义方法对私有财产权进行论证。 现代经济学奠基人同时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重要人物的亚当· 斯密, 在公平观的发展史上扮演了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 在斯密的理论体系中, 有对自然法学家正义理论的继承, 更重要的是, 他明确主张通过财政税收制度来减少不平等, 并提出了税收公平原则, 因而标志着公平观从财产正义转向税收正义。  相似文献   

9.
黄萍 《经济师》2008,(11):251-252
随着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日益显现出了有失公平的缺陷。文章以税收公平为视角分析了现行个人所得税在课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税率设置、征收方法以及征收管理等方面所存在的不公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个人所得税制以促进税收公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再一次明确提出了个人收入公平这一社会问题。本文从公平分配的评价指标入手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论述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理论依据,从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探讨税收应如何促进个人收入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1.
傅道忠  汤菲 《现代财经》2007,27(12):3-7
在我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国际税收竞争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税制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应辩证认识国际税收竞争,立足国情,积极参与适度国际税收竞争,促进国家之间的税收协调,尽量避免恶性税收竞争;进一步完善税收立法、执法和司法体制,重新审视税收主权与协调。  相似文献   

12.
城乡税制统一:基于公共财政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乡分割的二元税制加重了农民负担,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政府存在着职能缺位,这些都不利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当前统一城乡税制面临着财政资金压力、税收征管能力、二元经济结构等方面因素的限制。统一城乡税制需要逐步完善城乡税收体系、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品投入以及深化基层人事制度改革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3.
税收起源于保障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物利益共同体存在与发展的需要,起源于保障利益共同体与增进人类利益的需要。税收终极目的在于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税收目的既有共同税收目的与特定税收目的、相对税收目的与绝对税收目的、客观税收目的与主观税收目的,也有直接税收目的与终极税收目的。对税收目的认识如何,既关系着税收理论研究的成熟度,更影响着一个社会税收治理体系(税制)的优良程度。  相似文献   

14.
传统经济学建立在自利性假设之上,认为参与人仅仅关心自身利益,即使出现有悖于自利性假设的行为,也只是暂时性的偏离。而最近二十多年的实验经济学研究对该假设提出了质疑,利用大量实验数据不仅证明了人类行为中公平偏好的存在性,而且还表明这种存在性绝非是暂时性的偏离,其对人类的行为决策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影响。目前相关学术研究主要体现在公平偏好与其他社会偏好的区分、有关人类行为决策中公平偏好存在性的实验证明、基于结果的公平偏好与基于动机的公平偏好的差异以及公平偏好对传统激励契约产生的影响。本文指出了国外学术界对公平偏好实验中包括实验对象、货币金额和文化等方面的质疑,同时也揭示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构成了有关公平偏好实验经济学的研究进展及前沿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一个静态税收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中国的经济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从流转税制和所得税制两种不同类型的税制模型入手,分析了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在内的中国绝大部分工商税种,并模拟几种征税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得到“我国应尽快改现行流转税制更有利于经济发展”重要结论。同时,本文也实现了CGE模型定量分析在中国财税政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论适于中国国情的环境税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税是政府实现环境政策目标、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税制的有效手段之一.从环境税在整个税制体系中的地位看,环境税可分为独立型、融入型和税费并存型三种模式.本文比较分析了三种环境税模式的特点及实施条件;在理论与实证考察的基础上,就融入型环境税模式更有利于税收公平与效率目标的实现,也更符合中国现实进行了论证,并提出在现行税制体系中,引进融入型环境税模式,构建绿色税制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We build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axation, corru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Entrepreneurs lie at the center of the model and face disincentive effects from taxation but acquire positive benefits from public infrastructure. Political corruption governs the efficiency with which tax revenues are translated into infrastructure. The model predicts an inverted-U relationship between taxation and growth, with corruption reducing the optimal taxation level. We find evidence consistent with these prediction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channel using data from the Longitudinal Business Database of the US Census Bureau. The marginal effect of taxation for growth for a state at the 10th or 25th percentile of corruption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on the other hand, the marginal effects of taxation for growth for a state at the 90th percentile of corruption are much lower across the board. We make progress towards causality through Granger-style tests and by considering periphery counties where effective tax policy is largely driven by bordering states. Finally, we calibrate our model and find that the calibrated taxation rate of 37% is fairly close to the model׳s estimated welfare maximizing taxation rate of 42%. Reducing corruption provides the largest potential impact for welfare gain through its impact on the uses of tax revenues.  相似文献   

18.
关于税收司法改革思路的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立新 《财经问题研究》2002,(9):78-80,F003
目前理论界对税收司法的研究一直主要集中在如何建立和完善税收司法保卫体系上。而本文认为当前税收司法的核心问题在于:税收司法审判不足和税收司法审查范围太窄而由此带来的税收司法的虚置。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税收司法的作用,必须从司法权是行政权和公民权之间的平衡器的作用这一认识基点出发,在扩大司法审查领域、规范税收执法、提高税收立法质量、改革现行司法制度等多方面作出努力 。  相似文献   

19.
Fairness, errors and the power of competi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mpetition on bargained outcomes. We show that the neglect of either fairness concerns or decision errors will prevent a satisfactory understanding of how competition affects bargaining. We conducted experiments which demonstrate that introducing a small amount of competition to a bilateral ultimatum game – by adding just one competitor – induces large behavioral changes among responders and proposers, causing large changes in accepted offers. Models that assume that all people are self-interested and fully rational do not adequately explain these changes. We show that a model which combines heterogeneous fairness concerns with decision errors correctly predicts the comparative static effects of changes in competition. Moreover, the combined model is remarkably good at predicting the entire distribution of offers in many different competitive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家族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意愿不强。基于2008-2017年中国A股家族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研究样本,从财税支持视角,分析高新资质认定政策对家族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家族企业通过高新资质认定后自主创新绩效显著提升,且高新资质认定后配套财税支持强化了这种激励效应。进一步发现,财税支持政策效果对高新资质认定初审阶段,以及融资约束强、无政治关联、高新开发区外、知识产权保护低的家族企业更加显著。最后,为完善高新资质认定及财税支持政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