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中根  王鹏帆 《改革》2023,(8):54-65
促进消费发展,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就需求结构视角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低水平消费主导到投资和出口双主导,再到消费主导的演进历程。与之相对应,政府分别实施了倡导适度消费、全面促进消费和推动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消费政策。在以人民为中心和改善民生的价值观引导下,消费政策演进的理论逻辑是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处理好消费与生产的比例关系以及发挥消费能动作用的互促共进。新时代消费政策必须关注消费发展不均衡、需求结构失衡、供需结构错配等挑战。推动消费持续发展,应强化以富裕共享为指导的均衡发展策略、实施以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需求促进政策和推进以供需匹配为导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我国煤炭消费指数、天然气消费指数分别与经济增长指数关系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消费收入弹性分析,其次结合我国GDP指数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从长短期两个方面探究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两种能源矿产的消费指数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短期均衡则显示经济增长对于煤炭消费的依赖程度大幅度减弱,而对于天然气消费的依赖度则趋于平稳。另外,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天然气消费互相没有格兰杰因果联系。说明替代能源对于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目前还没有形成,而传统矿产资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助力和支撑力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状态与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礼宏 《珠江经济》2006,(10):71-77
文化消费是一种精神消费,是指消费主体在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方面的支出和审美消费活动,可细分为发展型消费(如教育)、娱乐型消费(如旅游、听音乐、看电视)和奢侈型消费(如逛夜总会)。消费状态和行为折射的是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形式,是人类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文化消费,同时也是文化产业链条的终端,从中可以预期未来的文化消费空间和文化产业的可供发展的空间。立足于消费支出和消费活动,下面将就广州市民的文化消费展开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陈瑛 《珠江经济》2006,(4):55-62
随着广州经济的增长,城市居民收入增加,刺激了居民的消费,自1995年以来,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向信息化消费方面升级,当食品、衣着等基本消费得到满足后,广州城市居民所增加的消费支出,主要是投向发展与享乐型消费。本文取1995~2004年区间的消费数据,采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对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启动广州城市居民消费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消除新疆农民消费支出的地区差异,实现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文章利用SPSS16.0对新疆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进行因子和聚类分析,得出各地区间的消费支出差异状况,并提出通过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合理调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现新疆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州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及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越来越注重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但与此同时,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中,也存在一些不科学、不文明的消费倾向。本文通过对广州市近年来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实证分析,对各种相关数据进行论证,阐述居民文化消费状况,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健康合理消费进行探讨,以期对促进广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广西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和实际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当期收入和长期均衡对居民消费均具有较强的制约作用,进而提出了增加收入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大力发展信贷消费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凯恩斯消费不足论 凯恩斯认为,源于有效需求不足的非充分就业均衡,是现实市场经济的常态.在封闭经济中,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由于消费者普遍存在着的心理规律,使得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社会消费需求总量小于社会供给总量,如果没有足够的投资诱导填补亏空,必然出现产品滞销、失业和贫困,诱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即所谓的消费不足论.  相似文献   

9.
扬州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长,形式丰富多样,发展空间巨大;但也存在着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不高、文化产品供给侧实力不强、文化消费水平不均衡等问题。为此建议,扬州地方政府通过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营造文化消费良好氛围、推进建立文化消费载体、推进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强化文化消费市场监管,进一步扩大扬州的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10.
章晓英 《特区经济》2011,(5):179-181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计量技术,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和城市化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从短期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力度较大。城市化率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总的看来,要拉动农村居民消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是关键,但加速城市化建设既能提高农民的收入又能拉动消费,以城市化促进农村消费应成为扩大内需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