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李雅丽 《中国物价》2007,(8):64-66,52
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失衡,一方面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攀升,人民币一直面临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国内流动性过剩,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投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等现象。这一切都是和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失衡分不开的.特别是与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而美国又在90年代以来长期实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无关系。人民币国际化是改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出路之一,也是纠正我国经济失衡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国际收支失衡是影响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是目前国际收支失衡重要原因。本文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角度出发分析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形成,并对其提出了相关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世界经济失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但与此同时,反全球化运动也应运而生并呈蓬勃发展之势,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几年,世界经济失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与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2005年l0月中旬在中国河北香河召开的20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全球经济失衡是讨论的重要议题。为此,本文对世界经济失衡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但与此同时,反全球化运动也应运而生并呈蓬勃发展之势,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几年,世界经济失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与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2005年l0月中旬在中国河北香河召开的20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全球经济失衡是讨论的重要议题。为此,本文对世界经济失衡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各国经济均受到严重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也暴露出来.因此,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进而从根本上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入手,通过剖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从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两个角度,提出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还是布雷顿森林会议所遗留的产物,该体系是美国在战后所主导建立的,如今已不再适合目前的形势。虚拟经济的快速增长,新兴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还有国际投机者的到处炒作,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这三个新问题使其缺陷越来越明显,而改革则是一个漫长又艰难的过程,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7.
杜晓雨 《商》2014,(52):166-166
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突然爆发并逐渐引发全球经济危机,近年来,随着全球失衡的加剧尤其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一些经济学家对全球失衡的进行了研究.结构失衡论不仅包括美国国内经济失衡还包括整个世界经济失衡,其实美国国内经济失衡与世界经济失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中国外汇储备的“美元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秀惠 《商业研究》2012,(4):137-142
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主导下,中国近几年连年实现双顺差、高储蓄,进而导致巨额外汇储备,其中美元资产占据很大比例。美国作为国际货币发行国,近几年实行各种经济刺激政策且毫无约束,在帮助其经济走出衰退的同时,亦导致美元不断贬值,这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面临很大的缩水风险。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的角度剖析了中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下,重构世界货币体系的呼声让黄金再次显现,以货币数量理论为基础,从自由市场及黄金为锚两方面对真金本位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推演,把弗里德曼与哈耶克两种截然相反的金本位思路进行了统一,认为金本位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世界货币的重构还只是理想状态,在政治、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没有几近融合的情况下,牙买加货币体系将持续下去,推测将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为区域化货币体系融合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石云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6):130-130
当前国际体系具有内生的脆弱性,而由两个或多个储备货币组成的国际货币体系,会比单一货币的储备体系更具不稳定性,超主权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终极目标,但是基于一系列现实原因,超主权货币在近期难以实现,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货币权力和国际货币体系的美元霸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权力指各国在货币事务上独立决策并对其他国家实施影响的能力,包括自治力和影响力两个部分。由于中心国家的货币权力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中越来越大,致使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日益显著。美元在牙买加体系中拥有空前的货币权力,这常被称为"美元霸权",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海啸没有改变美元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2.
唐朱昌  丁骋骋 《财经论丛》2008,106(1):43-50
本文通过对48个国家(地区)国际收支平衡表两个账户顺差、逆差年份的均值检验发现: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在国际收支表现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普通法系国家更多地表现为资本账户顺差和经常账户逆差,而大陆法系国家正好相反。作者认为法律制度由于影响到国际间资本流动,从而它是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之一。法律不仅通过影响一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从而作用于国际资本流动,同时它本身就是一个影响资本流动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基于稳定性与流动性视角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货币制度历次的变革都是基于对国际货币流动性与稳定性的权衡取舍的制度安排。以牙买加体系为例,可以总结为牙买加体系酝酿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冲毁牙买加体系。金融危机内生于现有国际货币制度,如果现有的国际货币制度得不到本质性的改变,那么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将无法得到彻底消除,偶发的金融危机也必将是国际货币体制内在的特征。在流动性与稳定性的双重视角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进的最有可能的路径是ROW国家之间增加非美元结算,减少对美元的需求,并且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强改革的力度。在当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约束下,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短期操作思路仍是以通过与ROW国家的非美元结算合作以弱化对美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杨艳林 《财贸研究》2013,24(1):115-122
借鉴基本因素均衡实际利率思想,构建对外资产基本因素均衡收益率缺口测算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尽管美元计价资产具有高流动性、安全性,并且供给量充分,但中国、印度、巴西三国对外美元资产均衡收益率缺口为负,美元"过度特权"与本币实际汇率价值损失效应是缺口为负的两大原因。美元主导的单极国际货币体系下,中国等国家对外资产低收益是必然的,即使在多元主权信用货币国际体系下,该现象也不会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1995~2011年中美增加值出口和双边贸易失衡规模。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贸易出口规模,1995年和2011年中国增加值出口分别减少16.06%和24.24%;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严重高估中美贸易失衡,同期中美制造业的增加值贸易顺差分别为传统贸易顺差的5%和10%,而中美农业贸易则由传统贸易逆差转变为增加值贸易顺差,中美服务业贸易则由传统贸易顺差转变为增加值贸易逆差;分要素密集度行业来看,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表现为增加值贸易顺差,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则为逆差,且逆差规模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现已成为必然趋势,并形成相动关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需要经历三个阶段,而人民币国际化在内外动因的作用下,面对基本条件欠缺和国际化程度较低的现实,尚需要通过层次深化的三个阶段和空间扩展的三个步骤方能走完整个历程。  相似文献   

17.
借鉴制度变迁理论,找出货币制度中的两个博弈主体:统治者和平民;利用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概念界定双方的支付水平;以政治权力结构作为博弈游戏规则,同时结合耗散结构理论构建出具备较强解释力的货币制度变迁理论。在此基础上,推论出导致一国货币制度变迁的内部和外部机制。结论是,除非具有经济实力的经济体的强势货币能够与美元相匹敌,否则美元仍会获得货币制度供给带来的超额收益,即继续贬值下去。作为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中国,唯一合理的选择是实施资源优先战略,即利用手中外汇购买他国重要的资源,如能源和矿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G20经济体的货物出口增速与其GDP增速之间的差距,本文发现2012年后世界主要经济体货物出口增速大多低于其GDP增速,此轮出口增长"失速"并非是中国特例,而是全球性现象。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分析了造成此轮全球性出口增长"失速"的主要原因,发现近年来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出现的"天花板"现象、发展中经济体价值链分工位置升级和国内价值链的延伸以及发达经济体国内价值链的收缩都会导致世界贸易规模萎缩。本文认为,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平台扩张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的外部空间和以自贸区战略为依托推进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由"边境上"向"边境内"深化,是中国应对出口增速下降可能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不仅是应对突发冲击、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经济复苏的政策工具,而且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功效。通过将异质性家庭和货币政策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文章考察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分配效应。研究发现,降息不仅能够促进李嘉图和经验规则式家庭的消费和就业,而且有助于降低消费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与不考虑不平等因素的货币政策规则相比,考虑消费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的拓展规则引致的社会福利损失显著降低。因此,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规则时,不仅应当考虑家庭的异质性,而且应当考虑可能的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