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着眼于其历史,从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看其民族特征,最后从服饰的物质文化和艺术的精神文化归纳出湘西苗族的“勤劳智慧”与“尚美如流”、“热情大方”与“能歌善舞”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在小说中塑造了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零余者”形象系列,除此之外,郁达夫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女性形象也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现象。这些女性形象体现出郁达夫在小说创作中的艺术探索和美学追求,具有较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审美蕴涵,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对郁达夫小说中女性形象及其文化与审美价值的分析开掘,会加深我们对郁达夫的文艺观和审美倾向的认识,从而丰富和扩大我们对郁达夫小说的整体性审视。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研究不同画马题材的象征意义;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剖析传统中国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马文化精神内涵与中国画之间的联系,发现“马”在传统中国画中的象征意义,以及“马”在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史上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2009年8月29日,由湖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商业文化研究分会和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主办、汉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以“商业文化与城市形象”为主题的“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暨第二届商业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韩忠学、赵零、吴玉梅、王炳炎等省、市老领导及武汉市教育局、商务局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省内商业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等80余人,分别从武汉老字号与武汉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分析了文化产业崛起的必然性,其次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发展文化产业的作用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了重庆土家族、苗族文化产业化的条件,并提出了土家族、苗族文化产业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论品牌非功能特性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现代消费处处体现出以“感性满足”取代“量的满足”及“质的满足”的时代特征时,品牌的非功能特性在品牌建设与推广中越来越重要,品牌的视觉形象、品牌文化、品牌品级发展、品牌服务等非功能要素都对消费行为形成了深刻影响,并成为消费者选择品牌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桂北地区苗族服饰纹样展现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文化发展进程。在将苗族服饰纹样元素和现代包装设计进行融合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苗族服饰纹样的深层内涵,利用其色彩搭配技巧、纹样设计和纹样寓意,确保包装设计突出民族化、地域化特色,提高包装的文化价值,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苗族服饰的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8.
白、苗族在审美文化上存在着一系列差异。表现为服饰、建筑、审美精神、审美对象和审美偏向等方面,有必要对此进行比较,揭示其差异和产生原因,这将深化我们对白族和苗族文化的理解,将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芒哥节的形成与发展是广西融水苗族自然环境、人文内涵、历史沉积的自然性产物,象征了广西融水苗族文化的生态整体性与和谐性。芒哥节对生态观念的契合不仅显示在内容层次,更在形式层次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和注解,其本身所蕴含的广西融水苗族人民生态观念,是后现代语境下艺术生产、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精神领域反思与塑造的借鉴与标榜。  相似文献   

10.
自我形象是萧红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的形象系列。萧红借助自我形象展示了女性“生”的不幸、“活”的不幸与生存的不幸,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文化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