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蒲光炳 《企业文化》2005,(11):70-71
市场竞争是激烈的。有竞争就有成功和失败。人们当然希望成功,而极力避免失败的厄运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于是,什么决定成败让人们苦思冥想、夜不能寐。于是,有人写了《细节决定成败》,又有人写了《战略决定成败》,还有人写了《关系决定成败》…… 一夜之间彷佛什么都可以“决  相似文献   

2.
邓元鋆 《英才》2010,(8):120-121
李嘉诚是我非常尊敬的企业家之一。他是一个香港人,他的奋斗、成功历程部是在香港完成的,他对香港经济有巨大的影响力。虽然我跟李嘉诚没有过直接的交流,但作为同样在香港出生的中国人,我深深受到他的经营管理理念、为人处事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下岗职工,他创办了全国首家民营永康明近视矫正研究所,为中国乃至世界近视行业翻开了新的一页,成为独树一帜的创业新秀。其魄力让人敬佩,其中教训和创业经验也值得广大读者借鉴。颜总说:我的成功来源于无数次的失败.因失败而开启了我无数次成功的思维,苦尽甘来,回顾昔日的失败,面对今天的成功,我愿与大家一同分享……  相似文献   

4.
媳妇熬成婆     
《经营者》2000,(7)
<正> 蒋宏是广东一家空调公司成都分公司的区域主管,跟空调和商家打交道是他的工作。凡跟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他是位擅长沟通的职业人。今年五一节期间,在朋友的引荐下,我们便很快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他跟我讲起有关他的事,虽然跟成功无关,却不经意地说出了一个真正的"自我"。改变逆境,改变自我蒋宏原本是一家国营机械厂的工人,在单位里,他曾是名机修钳工,维修机器设备使之正常运转,便是他工作的全部。聪明、勤快是他最大的特点,只要设备出了故障,别人修不好的,若换上他自然是小菜一碟,而  相似文献   

5.
王新佳 《财会月刊》2011,(12):I0026-I0026
自己常年在外奔波,为了加深感情,我常给儿子买些玩具,他来者不拒,玩过后,扭脸又不理我了。我该怎么跟儿子沟通呢?  相似文献   

6.
抑郁,特别是贪婪,显示出中国确实还是处在发展中国家的状态,人们更多关注的还是生理的脱贫而不是精神的脱贫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压力之下,再加上性格有点刚愎自用或者说过于骄傲,那么最终会是什么结果?我不敢想象。这样的人一般不太愿意接听电话,因为在压力之下,电话那头传来的,想象中,通常不大会是好消息。或者,他也不需要跟外界沟通,因为外人也帮不了他太多,只有自己扛,在死磕自己中,要么胜利,要么失败。他的光荣与痛苦,都归于他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管理中的沟通技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用电气公司CEO伊梅尔特在谈怎样支配自己的有效工作时间时说:我差不多有30%到40%的时间跟人打交道,进行交流、沟通,这是CEO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有关研究表明:管理中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现代的企业决策者,决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要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并使管理卓有成效,离开了沟通别无他途。如何合理的利用各种沟通渠道,采用多种沟通技巧,尽可能地与员工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已经成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子默 《新前程》2006,(1):44-45
这是一个崇尚“榜样”的时代。 我有一个朋友,过去几年发现自己与某位培训师的某些特点,以及走过的路很相似,但是人家比他早走几年,很成功。于是,朋友就把他当成学习的对象,离开了企业,开始走培训师的路。但几年下来,他的“榜样”继续一路成功,而自己却折腾得很累,觉得很失败,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最后觉得这是“命运”。  相似文献   

9.
《江苏企业管理》2007,(2):F0004
这个画面是韩小鹏在2006年2月24号的凌晨,当他得到了中国第一块(冬奥支)滑雪金牌的庆贺场面。当时我是在美国看到这个场面的,我马上就打电话给我家人。我很高兴地跟他说:韩小鹏获奖了!波司登成功了!以前获奖的滑雪服,都是国外进口的,作为我们中国的防寒服企业来说是一个耻辱。  相似文献   

10.
你害怕失败吗? 不必害怕,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避免了失败,也就避免了成功。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算,俗话讲,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当然我不是教你诈了,也不是阻止你冒险创业的了,只是要提醒你,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相似文献   

11.
浙商 《企业文化》2008,(3):71-72
温商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世界的奇迹:温商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一位著名的韩国企业家感叹到:从我儿子8岁开始,我就跟他讲温商的故事,我相信等到他80岁的时候,他会发现,他一生的成功都来源于这些故事。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人职的中高层,我不一定要跟他淡话。但若某天他想走,我跟他必须有一场离职谈话,我认为,离职谈话比入职谈话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冯仑 《房地产导刊》2008,(6):118-118
不当老板的王石 我跟王石最近说的,“你当时做得最正确的个决定就是不当老板”。为什么呢?在那代的企业家和创业者中,很少有自己创业不当老板的,王石是唯一的例外。万科是他手创建的,他没当老板,他追求的是职业经理人的定位。由于他不当老板,结果他跟我们走的路子和遇到的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恐怕也是万科为什么能超级成功的秘密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个下岗职工,经过自身努力,在多部影视剧中成了重要演员和主要演员之一,有人称之为“奇迹”。而创造“奇迹”的钟鑫培摆摆手,淡然笑之:“其实,所谓‘奇迹’人人皆可创造,是机遇决定了人的成功和失败,须知机遇是等不来的,要善于去寻找。下岗职工正是特别会寻找机遇的人。”钟鑫培告诉了我一个关于成功的命题。  相似文献   

15.
<正> 对许多人来说,"失败"两个字含有已成定局的意思。可是对成功的领袖人物来说,失败却是开始,是重新努力的跳板。他们根本不把失败放在心里。笔者访问和研究过90个成功的男性及女性商业主管人员、官员、教练等人后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其中一个人这样说:"假如说我有领袖才能,这种才能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去犯最多的错误以汲取教训。"弗莱切尔·贝尔姆是科帕斯公司的退休董事长,他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困难的决定,我只是尽力而为。担忧徒然妨碍思路清晰。"老人麦片公司董事长史密斯堡自认要对两项"错误"负责——收购一家须关闭的电视游戏公司和一家  相似文献   

16.
杨柳 《英才》2007,(4):57-57
《英才》:杜厦卖家世界家居的过程当中与你有过沟通吗? 王月:没有,他没有必要跟我联系,我们就在一块吃饭见过。  相似文献   

17.
上任     
《中国企业家》2006,(7):12-12
我跟外企十年的合作,总的感觉对我们帮助不大……另外国外企业有个毛病,他有核心技术也不会给你,所以“市场换技术”实际上是失败的。——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认为,企业发展贵在坚持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8.
方兴东  王颖 《英才》2004,(11):89-89
在IT里,有大的发明、创新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大部分人不会是做企业成功的。比如EXCEL的发明人,如果当初申请专利,微软每年要给他大量的钱。作为发明家他是成功;而作为企业家,他却是失败。我认为二间是不能兼得的。  相似文献   

19.
沟通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沟通素质的高低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在生活与工作中注重沟通技巧的修炼,掌握沟通的方法将给你的人生创造意想不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声音     
《中国企业家》2018,(2):19-19
"科技将成为一种去集权化的力量,我对深入研究加密技术和加密货币很感兴趣,并将其很好地运用到我们的服务中去。"——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表示,他在2018年的个人挑战是解决Facebook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外国对于其平台的干预和该平台对其用户心理健康的潜在威胁"不管什么样的人,有三点很重要:情商、智商和爱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觉得,一个人成功与否,是由情商和智商决定的。情商高的人,会与人打交道、善于沟通,更容易成功;智商高的人,失败的概率比较低,但未必会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