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运用二层次结构方程和全国苹果重点生产县苹果种植户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技术创新环境对苹果种植户劳动密集型技术和劳动节约型技术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劳动节约型技术相比,由于苹果种植户认为劳动密集型技术能带来更高的现实效益,因而对劳动密集型技术表现出刚性的潜在需求偏好;技术创新环境是诱发苹果种植户不同群体以及同一群体内不同个体对劳动密集型技术和劳动节约型技术的认知产生分化的关键因素,这意味着在中国苹果产业转型过程中不完全技术市场对苹果种植户技术认知行为具有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陕西省8个县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考察了资产专用性对专业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种植户采取覆黑地膜、人工种草、铺秸秆等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措施的比例与程度不高;人力资本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土地资产专用性和地理位置专用性对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户主受教育年限、生产性机械拥有情况和村内通公路里程正向影响苹果种植户的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苹果种植规模仅正向影响苹果种植户采取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措施的程度;村委会所在地到乡镇政府所在地的距离负向影响苹果种植户的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村委会所在地到农资供应点的距离仅负向影响苹果种植户采取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措施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为依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及山东、陕西、甘肃960个样本苹果种植户调查数据,评估现阶段苹果产业标准化生产状况。结果表明,主产区苹果种植户对标准化生产的价值感知认同较高,但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其中化肥、农药过度施用严重;市场上标准化农产品的消费意愿溢价低于苹果种植户采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的意愿溢价。生产规制方面,27. 92%的样本苹果种植户认为存在标准化生产的监督、检查约束;组织参与有助于改进苹果种植户采纳标准化生产行为规制的有效性。从促进苹果种植户标准化生产视角来看,建议政府注重培育标准化产品市场,强化规制市场行为,重视宣传与提高苹果种植户标准化生产认知,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4.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以来,究竟生产效率如何、经济效果怎样,本文利用山东省9个县(市、区)471户苹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及成本效率分解的方法对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苹果种植户的生产效率及经济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明显提升苹果种植户的生产效率,对种植收益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持续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利于抑制因产品市场价格下滑对成本效率提升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有助于苹果等多年生经济作物的长期节本增效。本文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采用"绿箱"补贴等政策方式,加快推进该项技术全面、有效的实施,促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山东、陕西两大苹果主产区1001户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Probit模型分析不同交易模式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市场自销模式,采用合作社、批发市场、果商交易模式的农户更倾向于安全生产,而采用网络销售的果农对其安全生产行为无显著影响。其中,合作社交易模式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最大,批发市场次之,果商模式的影响最小。应不断丰富农户交易模式选择,以提升农户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陕西省洛川国家级苹果基地县抽样调查资料,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在分析苹果种植户2007~2008年生产收入状况基础上,探讨了其生产收入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苹果主产区内部农户生产收入差距显著,且总体呈扩大趋势。苹果生产收入较低的种植户家庭资源禀赋较低,趋向粗放式、节约劳动型生产经营模式,技术信息有限。相反,苹果生产收入较高的种植户家庭资源禀赋较高,趋向规模化、专业化、劳动密集型生产经营模式,生产技术优势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从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两方面,缩小农户收入差距.增加农户收入。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水资源约束的专业化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两阶段决策理论模型及陕西省663个专业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选择Double-Hurdle模型分析水资源约束下影响苹果种植户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选择与采用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水资源对85.67%的样本农户构成约束,农户采用以果园覆盖为主的措施适应气候变化,但采用比例仅占25.88%,且户均采用强度仅为1.51亩。是否加入合作社、家庭劳动力人数、参加技术培训频率、政府信息宣传对农户适应决策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户主年龄、苹果树龄负向影响农户决策。是否加入合作社、苹果收入、苹果种植面积正向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采用强度,而是否为平地显著负向影响农户适应措施的采用强度。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了解苹果种植户对苹果"保险+期货"模式的认知情况,提升参保率,在梳理苹果"保险+期货"模式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8年参与静宁县苹果"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试点的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种植户对该种保险产生认知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果农的教育水平、劳动力人数、社会资本、参保经历、灾害经历、风险感知以及风险信息关注均对认知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苹果主产区378个专业种植户为样本,引入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从四个维度测度苹果种植户风险厌恶水平,并利用OLS与Logit计量模型分析了风险态度对苹果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苹果种植户总体属于风险厌恶型,但面临损失时却偏好风险。进一步的计量估计结果显示,农户风险态度中的模糊风险和损失风险是影响安全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风险偏好者更倾向于安全生产行为。此外,种植年限、非农就业、农药认知、技术培训等也会显著影响苹果安全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从信息技术使用视角探究互联网使用对专业苹果种植户农地转入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而探索互联网能否成为激活农地流转市场的重要媒介。研究方法:内生转换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互联网使用对专业苹果种植户农地转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反事实假设,使用互联网的专业苹果种植户若未使用互联网,其农地转入概率下降17.6%。(2)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提高信息搜寻能力、增加社会资本、提升信贷获得水平三条路径影响专业苹果种植户农地转入。(3)互联网使用对低收入组和自有地面积为小规模的专业苹果种植户的农地转入作用更大。研究结论:要重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农地流转的促进作用,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覆盖率,加快农地流转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为支撑,借鉴新经济地理学方法,利用全国七个苹果主产省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从村级层面就农户劳动密集型、劳动节约型技术选择对其生产经营收入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和生产经营收入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明显的集群倾向;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对本村庄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在农业技术供给主体中,政府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技术推广活动促使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对其他村庄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产生显著且稳健的溢出效应;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由于技术服务功能较弱,未能在农户技术选择对其生产经营收入影响产生空间溢出效应的过程中发挥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陕西、四川两省686户猕猴桃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在采用变异系数法度量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基础上,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建反事实框架,实证分析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子技术的重要性依次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套袋技术、无公害农药使用技术、有机肥施用技术;在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后,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参与电商对不同资本禀赋的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促进效应存在差异;参与电商通过提升产品价格预期、提升经济收益水平、提升信息获取能力、追求正向社会评价四条路径来影响猕猴桃种植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  相似文献   

13.
水稻规模种植户持续种植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水稻规模种植户在稳定水稻种植面积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何扶持和稳定规模种植户的持续种植粮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方法]文章利用浙江省145户水稻规模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水稻规模种植户的持续种植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单位面积平均土地租金和粮食生产总投入对持续种植意愿呈反向影响,粮食销售收入和田地质量提升的投入对持续种植意愿呈正向影响。高额的土地租金和不断增长的粮食生产投入,使得粮食生产收益不断下降,特别是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户而言,不得不选择消极的种植意愿;与此同时,较高的销售收入能带来较高的生产收益,使得规模种植户更愿意继续种植,而田地质量提升能带来较高的产出率,规模种植户对持续种植也将更有信心。[结论]据此提出降低水稻种植成本、稳定粮农正常收益、规范土地市场、引导农户提高田地投入等政策建议来稳定和激励水稻规模种植户持续种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丘陵山区马铃薯种植户机械化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马铃薯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虽然多年来马铃薯种植的人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但在实际生产中是否采纳机械化技术,丘陵山区的马铃薯种植户有很多的考量。文章通过分析丘陵山区种植户自身因素与环境外部因素对马铃薯机械化技术采纳的影响,为提升丘陵山区马铃薯农业机械化水平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将重庆市马铃薯种植区归纳为1h经济圈、渝东北、渝东南3个样本区域,收集201份马铃薯种植户调研问卷,构建二元选择Logit模型,定性分析15个影响丘陵山区马铃薯种植户机械化耕作、播种和收获技术采纳行为的因素。[结果]对丘陵山区马铃薯种植户而言,马铃薯种植面积、用地适宜机械化作业情况与主要劳动力年龄显著影响其对机械化耕作技术的采纳,示范户、种植区域以及购买机械、扩大面积的意愿显著影响其对马铃薯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技术的采纳。[结论]通过提高马铃薯从业人员素质、扶持马铃薯示范户和合理优化产业布局来深入推进丘陵山区马铃薯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辽宁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以二重理性理论为研究框架,构建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的理论模型,运用Order-Probit模型分析影响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因素。研究发现,工具理性对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产生抑制作用,而价值理性对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产生促进作用,二重理性的冲突对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产生削弱作用。受教育程度、组织参与、技术培训、种植劳动力比例和种植收入比例对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种植户实地调查数据和两个Logit模型,对苹果种植户安全农药选配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苹果种植户所选配的农药是否安全与户主文化程度、农药认知水平、种植户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种植户是否是公司基地会员以及苹果商贩分拣标准的严格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户主年龄存在负相关关系.此外,苹果种植户安全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在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背景下种植户的生产行为,从农户及家庭特征、生产特征、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4个方面选取16项指标,研究影响天然橡胶种植户生产行为的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在天然橡胶主植区云南、海南的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Logit模型分析天然橡胶种植户生产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种植户生产行为选择降低和提高割胶频率是种植户权衡各类因素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不同行为模式,其中橡胶收入占比、种植年限、投入肥料变化、雇工割胶、生产成本、后期价格态度、补贴满意度、收益满意度8项因素对种植户选择降低割胶频率具有显著影响;受教育子女数量、种植规模、雇工割胶、是否享受补贴4项因素对种植户选择提高割胶频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天然橡胶种植户的生产行为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并且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破坏了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和动力支撑,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是推行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基于辽宁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研究框架,构建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发生机理,分析影响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向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采纳意向对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水稻种植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苹果是一种优质水果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种植。简要分析了苹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供苹果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苹果种植户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研究适合苹果种植的农地规模,提高白水县果农苹果种植的经济效益,探索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丰富以果蔬为主的集约型经济作物适度规模经营研究范围。[方法]采用实地调研法,对陕西省白水县230户苹果种植户进行问卷调查,从收益最大化角度,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苹果生产的投入产出进行经济分析,构建收益最大化模型,测算白水县苹果种植的最适规模,分析苹果产量的影响因素,探讨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有效面积和果农参加技术培训对苹果产出的影响和贡献程度,并用钱克明等对农地的适度经营规模定义进行结果验证,最后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结果]经过分析,在同等技术条件下,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有效种植面积、果农参加技术培训的次数对苹果的产出具有显著影响。以农户收益最大化模型测算的劳均经营规模面积在0363~0447hm2(544~670亩)的可视为适度规模,根据钱克明等的适度经营规模目标值的计算,其函数解为550,在适度规模范围之内。即户均农地适度经营规模0751~0966hm2(1127~1449亩)。目前白水县苹果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农资市场环境和劳动力投入方面仍然存在短板。[结论]建议扩大白水县户均苹果种植面积,提升土地经营效益,从而增加果农收入,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创新发展模式;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促进苹果种植户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非农收入; 从法律上规范农村地区农资市场环境; 规范农户绿色生产经营行为,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和开发新的高效肥料; 政府引导农地的适度规模集中,整合资源进行规模化、现代化的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