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农村土地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对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土地经济联系非常紧密,鉴于土地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讨论了影响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郊型观光农业园逐渐成为辅助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受思想观念、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城郊型观光农业园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违背了新型城镇化的宗旨。为充分发挥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作用,需要充分理解观光农业园的概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坚持生态性、功能性等原则,探索出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全新模式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加快转变城镇发展模式,以此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非常重要。金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然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和当前金融发展水平之间的供需缺口仍然很大。如何创新金融服务,转变金融发展模式,支持金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本文将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的城镇化关乎中原经济区乃至中国城镇化进程。面对城镇化水平低、"三农"问题突出和经济基础较差等问题,探索一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子意义重大。实践表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也是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和途径。总结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四种模式,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但存在城镇化水平低、城镇规模结构与空间分布不合理、城镇功能不完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等突出问题。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深入实施,我国城镇化进程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西部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以四川省泸州市为案例,在分析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泸州市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主要思路,并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体系与格局、产业支撑、城镇功能、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构建泸州市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加快,我国对于土地的使用规模进一步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失地农民的大量增多,农民得不到应有的权益保障。失地农民在失业、失地、失保等权益方面的困境凸显。本文阐述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失地困境的表征,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失地引发角色变化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失地对社会结构的新型挑战。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但激化了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社会矛盾,城镇化逐渐成为"房地产化"的代名词。因此,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其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结合广州市从化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在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还存在缺乏充足的劳动人力资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向不明确、农民返乡务农和创业率低等问题。对此,提出了推动产业融合、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等具体解决方案,以促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在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产生的背景和趋势,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将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突破口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战略.本文首先明确了优势产业集群的内涵;其次详细分析了优势产业集群在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依托优势产业集群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当今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对欠发达地区滁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从完善城镇规划布局、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镇文化内涵、推进城镇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契机,加快了农民市民化进程,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深化社会分工;城镇化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平台,扩展了农村劳动力的选择集,促进人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发展促进农业经营方式变迁,加快农民群体分化。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民群体分化促进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的农民群体分化与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一个协调互动的演化过程,在这一协调演化的动态均衡过程中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和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云南是我国贫困县最多的省份,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本文结合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科技文化、产业发展滞后,自我发展能力弱等实际,对云南连片特困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依托云南自然资源、口岸资源等优势,提出景区旅游型、资源集聚型、边贸经济型等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并给出加快云南连片特困地区城镇化进程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妥善解决农业农民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农村土地问题又是农业问题的关键,是必须面对且必须妥善解决的课题。本文在梳理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基础上,立足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为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出了几点建议,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和质量,促进社会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却处于粗放型发展模式之下,城镇化质量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能源资源高度消耗、土地过度开发占用、"三废"高度排放等现象普遍存在。本文通反思我国高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指出新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应加快实现战略转型,重视质量提升,走出一条以人为本、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特色高效、城乡共荣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普遍现象,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息息相关,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变革,以及人民的切身利益,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问题。我国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有利条件,也带来新的挑战。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向城镇,从传统农业转向非农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重视和谐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机遇。本文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视角下,探讨农村劳动力构成变迁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时期,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六师师市面临着诸多有利条件和重大发展机遇,尤其是五农渠设市搭建了加快发展的平台,大黄山鸿基焦化项目建设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龙头。西延干渠通水有效解决了农作物长期缺水的矛盾,兵团加大对特大型团场的支持力度。面临加快师市经济发展的四大机遇。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目标。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努力改善群众生活。加快构建和谐师市,促进师市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确定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加快推动城镇化由传统的土地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由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转型。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下一步要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要平台,在城乡规划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城乡用地制度等方面加强改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加。通过合约关系构建,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小农户开展农业生产,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当前,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合约签订、履行及违约责任追究机制构建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约风险亟待治理。  相似文献   

19.
刘荣华 《农业经济》2023,(3):115-117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有效发挥农村金融在经济领域中的核心作用、提高农村金融的资金配置效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产业发展较慢,且金融市场活跃性不高,农村金融体系没有有效建立,制约着农村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支持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应着眼于农村金融的资金融通机制和政策调控机制,改善农村金融结构,优化农村金融服务,释放农村金融潜力,发挥其对农村城镇化的巨大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以及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式。当前,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相关措施的实施,道路拥堵、土地资源稀缺等问题越发明显。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我国土地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我国紧缺的土地资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如何采取更有效的土地利用与管理措施,如何充分利用我国土地资源市场的配置作用,成为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关键。围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展开讨论,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