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企业并购成功率低的现状出发,提出并购后财务整合的重要性,分析了财务整合的内容及可产生的财务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并购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表现出了新的动向,在全球战略协同、市场竞争优势和技术溢价等因素的驱动下,跨国公司加快了对中国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并购的步伐,并有可能产生“挤出”、“虚入”和“扩散”等三方面的负面效应。基于此,应对跨国公司并购行为的公共政策选择,要从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和并购监管三个层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企业并购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它比通过资本积累来扩大再生产更有效、更快捷,但是风险也更大。为了预见企业的并购风险,在并购前进行必要的财务可行性分析是并购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介绍了公司并购财务可行性分析的涵义和意义,并购中的财务操作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并购中常用的应用收益法(市盈率模型)和贴现现金流量法等目标企业估值的数学模型及其适应性,并指出进行财务操作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的其他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4.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0年末,我国对全球近190个国家及地区进行了投资,我国境内约有近3万的投资者对外进行投资,这些投资大部分都集中在欧洲地区,是我国上市公司及各大企业跨境并购交易额最多的地方,大概能占我国并购总额的6成左右,为欧洲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增长点.同时,国内上市公司的跨境并购业务也成为我国经济外向型...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企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企业日常经营中,通过有效落实并购重组,能够在一定程度内将企业资产盘活,进而合理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6.
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评价是投资者进行有效投资和政府进行规制的基础,主成分分析法,它可以用来描述原始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降维的思想,它可以化繁为简,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本文选择了1998-2005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历年的财务数据,选取相关财务比率,运用SPSS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处理和分析,进而对我国医药制造业近年来的总体财务状况做出综合评价,从而为投资者与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房地产行业增速减缓,已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房地产企业数量多,规模不一,一些小型房地产企业因经营不善或者融资结构不合理,面临着倒闭的困境.作为全国性商业文旅地产开发企业,适时开展并购重组活动,扩大企业运营规模,优化资源配置,盘活资产,以更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本文从财务视角出发讨论房地...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并购目标决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标企业选择是决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企业并购的理论与实践构建目标企业决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运用一类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目标企业选择的模型.实证表明,该方法效果很好,为企业并购决策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中国钢铁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影响因素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并购海外矿产资源,建立海外资源战略基地,已成为中国钢铁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阐述了海外并购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了中国钢铁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及影响因素,并对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煤炭工业竞争力和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炭机械制造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水平。近年来.我国重大煤矿装备水平明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1.
Ming-Chih Tsai Author Vitae Chieh-Hua Wen Author Vitae Chiang-Shin Chen Author Vitae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7,36(5):617-626
This study presents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factors that influence market share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TPL) in high-tech industry. An emerging science park located in Southern Taiwan was chosen as the empirical case for the study.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was first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ensus data (136 outsourcing cases from 68 high-tech manufacturers). This was followed by calibrations of a binary logit model that examines the demand choices of the manufacturers in selecting two types of TPLs, express and forwarde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trongest determinant of industrial demand choices is the service performance of the TPL, followed by service cost, and added value. In improving these service factors, the market share effect of express-based TPL is found to be sligh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forwarder-based.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high-tech manufacturers with larger annual sales or smaller shipments favor express services over forwarding services. 相似文献
12.
13.
李秉强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14,(1):72-78
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迫切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来提升竞争力。通过国际比较可知,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但近年来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对困境。文章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的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经济和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难题.进而从挖掘政策红利、改变发展方式、加快制造业转型、提速服务业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出了破除我国产业发展困境的措施安排。 相似文献
14.
15.
北京市发展现代制造业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北京市发展现代制造业,必须打破传统所有制观念的限制,即国有经济成分的多少代表一定的社会属性的观念,让行业的技术特点和生产组织形式决定行业的各种经济份额比例,使各种所有制资本在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中各尽所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并且北京市的一般机械制造业生产技术传统,组织形式落后,只有用现代的光电技术进行改造,才能提升行业的层次,而信息行业和汽车制造业则需通过非国家资本提升行业的生产技术和集中度,至于医药行业则需通过国家资本开发新产品和提高行业集中度,这样才能提高这些行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石油化工项目经济评价中评估价格预测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虎良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2,18(5):18-21
石化原料和产品的价格预测是一件非常复杂和细致的工作,为了提高石油化工项目经济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对国际石化产品和原料市场的价格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用国际石油化工装置的“平均毛利”为基础预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产品和原料价格是合理的,并提出国内化工产品和原料的经济评价价格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7.
在工业4.0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加速了高技术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文章通过建立耦联评价模型对2006~2015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度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状态良好,融合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产业融合的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产业深加工度、产业生产效率、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国际发展趋势与我国创新状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制造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对中国能否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满足高质量、低成本的目标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速度,是世界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与发展的基本趋势。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制造企业管理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国制造企业管理正处于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的阶段,我国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离作为现代世界制造中心所应具有的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此,我国要适应世界管理发展趋势,探索自己的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强化意识,加大投入,提高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创造各种公共支撑平台,全方位优化制造企业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9.
Most traditional research 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ends to focus on the role of similarity in explaining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While scholars have recently begun to examine acquisition complementarity, there is still little evidence concerning how complementarity influences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Further, previous research has not drawn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related contexts and the potential benefits from complementarity. In this article, we move the study of acquisition complementarity forward b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strategic and market complementarity on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in the context of related horizontal acquisitions. We also propose that two key attributes of acquirers—strategic focus and out‐of‐market acquisition experience—will moderate this relationship. We investigate our research questions in the context of all 2,204 acquisitions made by publicly traded U.S. commercial banks during the 12‐year period from 1989 to 2001. Our findings are generally supportive, suggesting complementarity is an important antecedent of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and raising important issues on the nature of acquisition research in general.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文章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必须努力提高制造业整体绩效,推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