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网络交往中的伦理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御 《商场现代化》2005,(26):137-138
网络交往在潜移默化地消解着现有的社会结构和秩序,颠覆着人们的原有观念,更新着日常生活的面貌,网络文化以其瞬时性和虚拟社区文化的特点对传统社会文化模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本文从网络交往与传统交往的特殊性入手,分析了网络交往所面临的伦理道德挑战,就加强网络交往中的伦理道德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网络商店的兴起对传统商店的冲击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商店油然而生,它正以惊人的速度时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与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网络是一种文化形态.作为人类社会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新兴媒体,信息网络实现了人类社会文化信息交往的新突破.因此网络商店的产生对传统商店带来冲击,使原本作为唯一销售方式的传统商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流".  相似文献   

3.
郑文宝 《北方经贸》2007,(4):113-114
人类进入到了信息社会,虚拟交往成为现实。在虚拟交往下,大学生心理出现了许多问题。大庆精神的历史作用使我们认识到虚拟交往出现的心理缺失问题是由于行为主体的自律性不强,缺少慎独精神造成的。而打造具有慎独品质的良性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有:更新观念,正视现实;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增强道德自律;健全网络伦理道德的维护机制与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4.
杨凤青 《商》2013,(17):201-201
网络行为是网络空间交往的特有行为,在虚拟的环境中网络行为同样需要伦理道德的约束,然而伴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带来的便捷和爆炸量信息的同时,微博人内、微博谣言散播等网络道德失范甚至网络违法行为此起彼伏。片面追求个性和个人价值在缺少监管和束缚的情况下被扭曲为利己主义,加剧了网络行为的失范。网络空间的暴力行为的危害不容忽视,网络伦理道德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发展历史过程中,无论处于西方文化中还是处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们,都一直进行着有关伦理道德的讨论。伦理道德也是一直贯穿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按照西方人的观点,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伦理”一词,用“Ethic”一词来表达伦理。意思是行为、习惯或者品格。所以,伦理是指人们心目中认可的个人动机和品德,伦理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有着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宝贵素材。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向现代文明推进,不应当以丢掉传统文化这个根基为代价,应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伦理道德精华,使之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接轨。  相似文献   

7.
信息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信息伦理问题。一定的网络准则可以对网络主体的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培养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网络准则的建立需要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网络应用现状,并引入传统伦理道德机制。  相似文献   

8.
李镇 《品牌》2014,(11)
相对与经济而言,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人们的观念和行为的影响最深。城乡结合部村民虽然大多数脱离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但仍然基本上都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宗族的联宗、地方信仰的扩展、传统仪式与戏曲的推广等都必然会对郴州城乡结合部村民的文化认同产生影响。同时城市商业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出行与交往,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居住方式以及外来人员的进入改变了原来“熟人社会”的割据,丰富的娱乐、文体生活以及便捷的信息交流方式使得各种社交网络相互叠加。  相似文献   

9.
王丹丹 《商》2012,(14):173-173
在这个绵延五千年的文明古国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虽然经朝代的更替,战乱兴衰,没有受到根本性的破坏,宗法制度在西周末年就已经瓦解,其残余影响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还在无意识的沿用着这种制度,它是一种支配中国社会、调节人际关系、规范伦理道德的社会传统和文化精神,是中国政治文化史上的一面旗帜,也已经深深对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着社会整体的面貌,而且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21世纪,现代高科技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给道德生活和道德建设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加强现代高科技时代的伦理道德建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商》2015,(46)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人类留下丰硕的宝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其中,家庭伦理是对传统文化内在秩序的核心设计,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位,家庭伦理问题在中国繁杂又明确。而婚姻是家庭的来源和基础,家庭是以自然形态的伦理关系联结起来统一体。中华民族重视家庭生活的价值由来已久,以家庭和谐为中心,形成了规范的婚姻家庭生活的伦理道德体系。为了保证社会的和谐和统一,儒家的思想家们不断丰富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婚姻缔结在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上作出诸多规定,但传统的婚姻缔结制度也存在其弊端。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关系,将会更广的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实现现代法治。  相似文献   

12.
伴随个人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因特网正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1世纪人类迈进了信息社会的大门,网络经济的浪潮给整个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网上诚信问题还涉及到网络文化与商业伦理道德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完无疑也有利于网络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网络经济时代,网络不仅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伦理。探析网络经济带来的各种网络伦理新课题,有助于构建起适用于网络经济、网络社会的新伦理、新制度、新文明,从而协调网民的关系、规范网民的行为,以及促进网络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乙人  黄理稳 《商》2013,(4):296-296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网络世界全新的人际互动模式——网络交往,导致了一种全新人际关系的产生,这种交往方式对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充分认识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现实交往产生的影响,并对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进行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网络文化对现代青年伦理道德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已经成为德育的重要阵地,有助于增强爱国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消极影响主要包括网络文化内容良莠不齐造成现代青年的"三观"不正;网络匿名制降低现代青年的法制意识、道德感与责任心;网络的虚拟繁华导致现代青年沉迷于虚假世界心理扭曲等。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网络文化影响的研究,使现代青年的伦理道德在网络中得到更多积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不良网络文化的侵害,网络伦理道德建设与法律规范建设是网络行为规范建设的"一体两翼",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7.
刘旭光 《商业研究》2001,(8):160-161
网络教育是集学校、教学手段、大学内容、教学方法为一体,为学习者随时随地都可通过上网注册收集资料和提取信息.网络教育也改变着人们的观念,网络带来了开放、多元化的新社会,网络改变了社会的传统道德基础.网络化教育将促进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促进受教育者数量的增加,而且有利于延长个体受教育的时间,极大地开发社会的人力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网络化教育加速了社会文化的更新传递,并且扩展社会文化的传递面,普遍提高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张日 《北方经贸》2012,(11):131-133
网络丰富了现代人的生活。网络语言是现代人交往的重要工具,是传播思想的重要载体,也实现了话语权的自由。网络隐蔽性、虚拟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改变着人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形成了人和社会的异化。工具理性优于价值理性,高校园内网络语言暴力屡见不鲜,学生自身全面健康发展受到影响。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要加强对大学生自我审视、反思、批判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3)
伴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传媒作为我们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代传媒的伦理道德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当代传媒伦理道德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感恩是伦理道德建构的重要价值理念,是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希望在社会、学校和家庭多方面加强感恩教育,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