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浩哲 《财贸经济》2012,(7):95-102
流通产业具有高能耗的特征,如何实现低碳流通也就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使用IPCC2006的测算方法对中国流通产业1996-2009年间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并基于脱钩理论对流通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低碳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流通产业具有低碳发展的可能,而且产业整体及各细分行业在考察期内的碳脱钩状态具有明显阶段性,基本呈现"脱钩——负脱钩——脱钩"的变化特征。能源依赖性的变化在交通物流业碳脱钩状态变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能源消费结构在产业整体和交通物流业碳脱钩状态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并不明显。电能消费带来的引致碳排放对流通产业整体和交通物流业碳脱钩状态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却是影响批零餐住业碳脱钩状态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就降低流通产业碳排放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1995—2009年陕西省三大产业能源碳排放总量及六大部门碳排放变化情况,以及该段期间内产业结构、经济规模与能源结构三大因素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从中发现,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是正向决定性因素,能源结构效应是负向决定性因素。陕西省应调整能源结构,在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和电力等低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使用比例的同时,必须发展其他形式的能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低碳绿色产业发展,一方面,政府应当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限制高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运用适当的财政政策引导、鼓励和扶持低碳产业的发展和绿色产品的开发,从而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减轻传统产业的锁定效应。  相似文献   

3.
中国物流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物流是对应低碳经济而出现的一个概念,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以发展低碳物流作为前提和基础。当前,影响中国物流产业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为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促成物流产业碳排放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经济增长拉动了物流需求,而物流产业在需求增加、规模扩大的同时,带来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物流业发展和碳排放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碳排放总量持续上升的态势将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可以通过不断降低单位GDP碳排放量的方式,逐步向低碳经济过渡。因此,发展低碳物流应该从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等方面着手,积极发展现代物流。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脱钩指数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及细分行业的碳排放脱钩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我国商贸流通业及细分行业的碳排放脱钩基本上都呈现了"碳脱钩恶化—转好—恶化—转好"四个阶段波动的特征,这也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低碳发展存在一定的可能性。最后,本文提出我国商贸流通业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我国资源型地区高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文章在对陕西省能源消耗特征、碳排放及碳排放强度进行分析后选取了四大高碳产业,并根据系统性思维构建高碳产业低碳转型内外部影响指标体系和动力机制,借助改进STIRPAT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表明:低碳规制外部因素和产业内部结构因素、进步因素、产业人口因素、产业科研投入等内部因素均对陕西省高碳产业的低碳转型具有驱动作用。但产业富裕度和产业能源消费结构因素对高碳产业减排作用不明显。基于此,文章提出要“双管齐下”,通过外部低碳规制手段和产业内部各驱动因素等相互促进,协同促使高碳产业发展向绿色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6.
刘茜 《商业时代》2012,(25):110-111
本文选取1991-2007年我国CO2排放量数据和三次产业产值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证明了碳排放量与三次产业产值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进而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对碳排放量有正向影响;第一、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则对碳排放量有负向影响。因此我国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相似文献   

7.
马瑞珠 《消费导刊》2013,(9):25-26,29
山西省作为生产和能源消费大省,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在大力倡导低碳经济背景下,本文对山西省的碳排放效率进行研究与分析。文章界定了碳排放效率的定义,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山西省1978-2010年间的碳排放效率、碳排放效率Malmquist指数进行测算,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倡导努力发展低碳经济,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和碳排放量的定量分析,探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对策,以便为陕西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南阳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其1994—2016年的GDP与工业能源消费数据的整理分析,通过碳排放系数法估算出每年的工业碳排放量,采用Tapio脱钩分析法对工业碳排放与GDP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阳市的煤炭和石油消费比重在不断减少,而电力比重在不断增加,以2007年最为明显,而天然气比重则一直处于超低状态;工业能源消费与工业碳排放之间多数呈同步关系,而GDP与工业碳排放存在不稳定的交替脱钩关系,近年来多处于不稳定的强脱钩状态,且整体有向强脱钩转变的趋势。为此,建议南阳市应优化工业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工业能源利用率,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倡导节能减排意识,从而逐步实现南阳市GDP与工业碳排放的强脱钩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通过提高能效.发展替代能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同时应用各种减排技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相分离,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当前,要解决好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只能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本文从低碳经济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与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为蚌埠市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一系列时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郑家龙 《消费导刊》2012,(12):39-39,43
碳排放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作为碳排放大户的交通行业也要采取相应策略降低碳排放。本文对影响城市交通碳排放因素进行整体分析,认为发展低碳导向的城市交通必须建立低碳交通体系,优化结构、引导居民低碳出行,发展新技术和替代石化能源的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本文以广东低碳试点城市——江门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能源消费特征的基础上,以碳排放总量、人均与地均碳排放量、碳生产率和碳排放强度为城市低碳发展测度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认为江门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在珠三角城市群中总体上处于相对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IGT方程研究了北京地区1990—2010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相对脱钩状态;北京地区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都在不断发展,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能源消耗、环境负荷的影响要大于技术进步对于减轻环境负荷的影响;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都是促成北京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相对脱钩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对IGT与Tapio脱钩弹性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认为IGT模型的测量精度虽然不如Tapio高,但可以计算脱钩的临界条件,这对制定地区或者国家的减排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碳排放量大国,能源的转型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山西省为例,利用EKC和脱钩理论,从2000年~2018年为研究目标,结果表明,山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长期之间呈现出N型关系,同时脱钩理论进一步证明短期内二者大部分处于弱脱钩状态,最后,根据研究的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脱钩"、"复钩"的理论与测度方法,分析1995-2012年我国交通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之间"脱钩"、"复钩"的变化轨迹,采用对数平均的Divisa指数(LMDI)分解法对交通业经济增长中的碳排放复钩效应进行驱动因子分解,探究我国交通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响应关系及其深层次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交通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整体上的脱钩效应不强,"弱脱钩"和"扩张性复钩"是二者响应关系的主要特征;在驱动交通业碳排放复钩的因子中,交通业发展规模的效应最大,其作用远大于技术提高带来的交通业节能及减排效应。  相似文献   

16.
优化能源消耗结构,实现工业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本文运用IPCC方法核算中国各地区2005-2020年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利用Kaya-LMDI模型将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分解为能源结构、工业能源强度、工业经济规模和工业从业人员规模四种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在不同经济地区影响作用的差异。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工业二氧化碳减排效果显著,但仍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碳排放在地理分布上集中于华东与华南地区,存在不均衡性,其他地区也存在协同化或多极化的碳排放格局;且各因素作用效果差异明显,工业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工业经济规模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逐渐实现对碳排放的脱钩效应,能源结构优化程度存在空间异质性,结构性减排将是未来的主要减排方式;提高能源消耗技术水平、推动能源结构体系的低碳转型是未来协同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碳生产率的低碳生活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西君 《中国市场》2012,(24):19-25
相比生产性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减少生活性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更具有本源的意义,也是推进低碳发展的关键。本文围绕影响构成碳生产率的经济总效益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勾勒了转变生产方式与低碳发展的关系,并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和消费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当前低碳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当前高碳排放的根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转变生活方式推进低碳发展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刘玉龙 《商》2012,(19):206+181
"脱钩"指标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能源与经济领域,它衡量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环境压力的关系。该文创新地利用碳足迹的方法,结合Tapio脱钩指标体系测量了北京市2000-2010的能源消耗情况,并分析"脱钩"状况,得出北京市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呈现弱脱钩状态。通过数据实证分析对北京市的节能减排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日益严重,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极大的关注。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问题的有效途径。因为这种经济发展模式降低了碳排放,有利于大气的净化。本研究从低碳经济的现状、低碳经济的要素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王思茵 《现代商业》2023,(16):59-63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金融市场更倾向于支持绿色环保、低能耗产业。实现高碳能源消费向绿色、低碳消费的转变,亟需借助金融体系的支撑、促进作用,在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稳定运行的经济以及充分发展的金融之间寻求最优组合状态。本文建立陕西省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金融发展水平每提高1%,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和能源消费效率会分别下降0.23%和0.31%;脉冲响应陕西省金融发展在短期内对能源消费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