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非洲的饥饿人口在多年下降之后出现持续上升,威胁非洲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而进行的消除饥饿的努力。气候变暖尤其是极端天气频发对粮食供应体系产生冲击,非洲的粮食供应体系将变得更脆弱和低效。在中非合作的框架下,中国的发展经验也在帮助非洲提高粮食自主生产能力和农业技术水平。近期,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与  相似文献   

2.
正"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今天是第38个世界粮食日,我们以"努力实现零饥饿"为主题开展相关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世界,仍有8亿多人口处于饥饿状态,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多年来,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我国用占全球不到10%的耕地、6.5%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近20%的人口。这  相似文献   

3.
全球粮食短缺加上需求不断增加已经造成了新的世界性粮食危机。有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世界市场上所有主要粮食价格均达到30年来的最高水平。粮价暴涨不仅进一步恶化了目前全球8.54亿饥饿人口的处境,也在把处于饥饿人口边缘的至少500万人推入饥饿人口大军。  相似文献   

4.
正【策划人语】水稻支撑了经济发展,养育了文明,哺育了全球过半人口。然而,人类仍在与饥饿、营养不良,甚至饥荒苦苦斗争,人类对粮食的需求还存在巨大缺口。在2020年的今天,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已经日新月异,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的粮食需求,但是仍然需要不断加强粮食安全,尤其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和非洲国家蝗灾的肆  相似文献   

5.
正回望历史,中非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相互支持,彼此尊重。着眼当下,中非面临着相同的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的任务。中非有很大的互补合作空间,尤其是在农业方面。数据显示,非洲70%人口是农业人口,农业对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高达30%。来自中国的技术、资金和经验,为非洲国家发展农业、提升粮食自主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6.
处女地之战     
<正>你是否有过"挨饿"的经历?你是否记得非洲营养不良儿童清澈的眼神?"粮食危机"正催生新一轮的全球"土地战",农业究竟要如何发展?怎样才能避免全世界陷入饥饿?人类的生存环境需要每一位地球公民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世界粮食首脑会议6月10日至13日在罗马举行。会议前夕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在1996年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举行5年多后的今天,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发展中国家的粮农及相关领域更是面临诸多挑战。有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的1996年那次会议,曾通过《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并确立了到2015年将世界饥饿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为实现此项目标,饥饿人口每年必须减少2200万,而过去的5年里每年只平均减少600万,还不到规定目标的28%。目前全世界仍有7.77亿饥饿人口…  相似文献   

8.
正粮食,多年以来一直是非洲面临的一大问题。如何破解粮食供应难题,如何帮助非洲民众摆脱饥饿威胁,是非洲各国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一大诉求。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不小的助力。"东方神稻"扎根非洲岛国"自从引进中国杂交水稻,我就一直种这种水稻,再也没饿过肚子,我希望所有马达加斯加农民都能种植这种水稻,这能改善我们的生活。"55岁的马达加斯加稻农拉奈弗马纳纳·乔治讲起他与中国杂交水稻的情缘,脸上写满骄傲与幸福。马达加  相似文献   

9.
资讯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粮食日的主题是粮食价格——走出危机,实现稳定。粮价上涨贫困者最受影响目前,全球粮食价格的波动,尤其是持续上扬,是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威胁,受影响最大的是贫困者。据世界银行统计,2010至2011年期间,粮食费用上涨使近70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本世纪以来,全球结构性饥饿人口仍在增加,2010年全世界遭受饥饿的人口为9.25亿。  相似文献   

10.
动态与信息     
《中国农业会计》2004,(9):32-33
世界粮食问题严峻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共有饥民8.15亿。在发展中国家,每5人中就有一个长期营养不良(即处于半饥饿状态),总数达到7.77亿。据统计,由于干旱、水灾、粮食储备减少和经济动荡等原因,在津巴布韦、赞比亚、马拉维、莱索托、斯威士兰、莫桑比克等南部非洲6国中,大约有1280万人口处于饥饿的边缘;处于转型时期的欧洲约有950万人口达不到温饱状态,其中将近60%生活在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四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大约有540万人口长期营养不良。另据非官方统计,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营养不良原因,每四秒钟大约有…  相似文献   

11.
谁来养活世界——世界粮食安全峰会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09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由于金融危机和食品价格暴涨等因素影响,今年全球饥饿人口估计达10.2亿。而据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将超过90亿,届时农业产量必须比现在增长70%,才能养活全世界所有人口。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指出:“无声的饥饿危机正在对全人类六分之一的人口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力所能及的对外援助是中国的大国责任,粮食对外援助是对外援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人口多、增速快,粮食产量有限,粮食援助有助于解决地区性和阶段性粮食安全问题。借助中国成熟的以仓储设施建造为核心的粮食仓储管理技术,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农户、企业和国家的仓储设施,授人以渔,有助于提高非洲各国粮食生产能力,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提高对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的应对能力。这也是通过精准援外,实现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的“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1979年,粮农组织大会决定从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粮农组织创建纪念日定为"世界粮食日",以引起人们对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视,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今年是第30个世界粮食日,主题为"团结起来,战胜饥饿"。  相似文献   

14.
一、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变化二次大战后,1946~1981年世界粮食总产量每年平均递增3.6%,人口递增1.9%。总的看来,粮食增产速度大于人口增长速度。但从这35年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人口增长速度基本上是稳定的,而粮食增产速度却是下降的。战后世界粮食生产和供需状况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一、70年的农业发展成就(一)农业产能极大提高,米袋子和菜篮子日益丰富旧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极为低下,有80%的人口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遇有自然灾害,更是饿殍遍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吃饭问题成了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不能解决的难题。新中国成立前夕,西方就有人预言中国政府解决不了人民的吃饭问题。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却举世瞩目。2017年,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11318.0万吨)增长  相似文献   

16.
国际粮价高涨的背后,实际上是由于各国利益不同,立场差异明显,才使得国际粮食安全问题愈加严重。近年来,全球粮价出现大幅上涨。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据世界银行统计,2010至2011年期间,粮食费用上涨使近70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而仅仅是2010年,全世界遭受饥饿的人口就高达9.25亿。目前全球结构性饥饿人口仍在增加,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张忠军告诉笔者,在接下来的10年内,由于粮食生产供不应求,国际谷物和肉类的价格都将超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粮食日的主题为"行动造就未来——到2030年能够实现零饥饿"。当天,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机构纷纷呼吁各国重视粮食生产,努力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粮农组织总干事达席尔瓦在16日举行的世界粮食日罗马全球庆典上高度评价中国、秘鲁、肯尼亚等国很好地示范了如何加速消除贫困和饥饿步伐。  相似文献   

18.
一、粮食生产是我国长期不能忽视的问题。 首先,粮食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1987年6月世界粮食理事会北京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敦促所有的人们注意,饥饿和营养不良是世界上最大灾难之一,由此造成死亡的人数在日益增加”。由于世界粮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发达国家粮食过剩,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经济困难等  相似文献   

19.
<正>近来,有农业综合企业分析师预测,农产品可能成为非洲的"新石油"。非洲拥有世界上60%的未开垦耕地,近年来人口激增,经济上有很大的增长潜力,这使得非洲农产品将有着很广阔的前景。非洲开发银行人力和社会发展部副部长Jennifer Blanke在2018年11月南非举行的非洲投资论坛上说,"通过增加收入、延长价值链及改善营养等方式改造非洲农业部门,这将成为推动非洲经济转型的引擎。"  相似文献   

20.
1993年世界粮食动态吴天锡九十年代以来,世界人口还在持续增长,而粮食生产停滞,贸易不振,储备下降,粮食经济处于不景气状态。再加上多数地区经济衰退,局部地区战乱不已,缺粮现象日益发展。据粮农组织最近统计,全世界陷于饥饿的人数,已从八十年代中期的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