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消费需求和资源约束不断增加,我国粮食安全压力日益增大,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粮食产量的有效措施。当前,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要面临土地规模、生产能力、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和种粮积极性等问题。对此,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培育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推进发展多种形式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粮食稳产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曲凌夫 《农村经济》2006,(12):31-33
本文简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状况,分析了未来粮食安全存在的隐忧,提出了加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1)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保障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2)以科学发展观推进节水农业建设;(3)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3.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粮食流通是联系粮食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1 中国现代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1.1 现状 1.1.1 生产与消费的连接有利于维持粮食市场的基本平衡粮食是季节性生产、常年性销售的商品,其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时间差异;粮食生产布局不平衡,其生产与消费存在地域差异.粮食物流将有效地消除这些差异,实现时空效益.在当今粮食产销紧张平衡和坚持粮食自给政策的总体框架下,粮食物流成为保障中国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国家粮食安全中主产区粮食生产及其贡献的量化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量化对比分析,系统认识主产区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贡献的具体表现及程度,客观分析其经济发展困境及粮食生产方面的成因,为国家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完善补偿机制提供数据参考。研究方法:利用历年全国和地方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多视角的量化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粮食生产地位、粮食增产贡献率、省均及人均粮食生产水平、粮食生产比较贡献度等方面,粮食主产区均明显高于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但是,粮食主产区在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等方面明显落后,存在着粮食生产越多越吃亏的矛盾。研究结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过程中,粮食主产区发挥着关键作用,贡献巨大。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护粮食主产区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加大对粮食主产区,重点是粮食净调出省的利益补偿力度,完善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6.
思考一: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对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稳定粮食价格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有补贴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效果明显,刺激粮食生产的作用相对不够。  相似文献   

7.
<正>粮食的安全与稳定是国家生产建设发展和保持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以"定海神针"鲜明的比喻,言简意赅地道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粮食安全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事关国运民生,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都是能确保自己粮食安全的国家。粮食贸易是调节粮食供需水平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当一个国家的粮食产量供大于求时,为了降低储  相似文献   

8.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责任目标及其实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责任问题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利益和行动战略问题,明确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责任目标是国家实施积极的粮食安全战略的行为基础和重要保障。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责任目标一般可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粮食主产区需要在国家粮食安全整体战略行动下分步推进粮食生产安全责任目标,促进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2015年该省粮食总产量6065万吨,占全国的1/10,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强,已连续12年增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一些制约粮食工作持续发展的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一是区域化布局不均衡,二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三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四是粮食市场体系规范不够。如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对粮食、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的面貌有了明显改善。国以农为本,农业种为先。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大市大县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其财政状况和享受国家农业财政扶持政策的情况怎样?近期,我带着这个问题在国家玉米制种基地核心区张掖市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夏粮再获丰收,如何储存保管收上来的粮食就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持续增产,但因国际粮价较低,国内市场需求不旺,政策性收储主体有效仓容和烘干能力不足,导致储粮安全形势渐趋紧张。粮食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同样关乎粮食安全。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对做好粮食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多措并举,加强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确保到手的粮食颗粒归仓。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体现出国家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可持续性问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一、粮食安全问题更重要的不是粮食消费问题,而是粮食生产问题粮食安全涉及到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消费三大领域。粮食安全是生产问题,而不是流通问题,已有定论。但粮食安全是生产问题,还是消费问题,尚无成说。生产和消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能绝对地说谁重要谁不重要。但是,根据“水桶效应”原理,一个水桶倒底能装多少水,是由短边决定,不是由长边决定。粮食安全问题之所  相似文献   

13.
<正>粮食安全保障调控和应急设施建设是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增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保障调控和应急设施专项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在2019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依托粮食安全保障调控和应急设施专项,大力支持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完  相似文献   

14.
黄德金  温硕 《现代食品》2021,27(1):19-21,31
粮食是确保国家稳定与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物资,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产粮区与粮食仓储流通区,其地位和责任十分重要.基于粮食安全视角,本文分析了河南粮食仓储业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现代化粮仓建设、完善监督管理、提高信息化程度、培养专业化人才及延长产业链等提出建议.以期为河南省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促进粮食仓储业良性发...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分散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对粮食生产造成一系列约束,限制了粮食生产的发展,粮食生产组织形式创新势在必行.粮食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途径是实行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培育粮食专业生产者,构建稳健的粮食供给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强化粮食流通领域安全监管,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江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此开展软科学研究,重点总结了江西粮食流通领域安全监管成效,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粮食流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概念是一个新的概念,其更加强调粮食生产安全性和粮食产业发展协调性。文章分析了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的重大背景,提出要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区域跨度优势和核心内容优势,探析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粮食产业弱质性明显、利益补偿机制不合理、生态安全保障不足等困境,构建科学的产业联动布局,制定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落实高效的生态安全保障,旨在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8.
江苏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在界定粮食和粮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从粮食的可供性、可获得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四个方面分析江苏粮食安全现状,发现其存在粮食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粮食种植结构不尽合理以及粮食物流和储备体系短板明显等问题,并提出江苏要进一步提高粮食供给能力、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以及完善粮食物流和储备体系,以提高江苏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辽宁省为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粮食播种面积下降趋势明显、行业比较经济效益相对偏低、粮食单产水平不稳定性加大等突出问题。因此,本文从农村土地流转、农业资金投入、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保险、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未来促进辽宁粮食生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湖北是粮食大省,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今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力争到2020年全省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0亿公斤,总产超过250亿公斤。而目前全省粮食流通水平与粮食物流存在较大差距,尚不能适应粮食产能增加后促进流通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