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国外出版业向数字出版业务的成功转型,引领了出版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内数字出版发展风起云涌,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总产值达795亿元人民币,首度超过传统业务产值。而我国传统出版社在当前数字出版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国内市场上开展数字出版较多的是IT和互联网企业,这些企业作为数字技术提供商或整合商,从传统出版社(包括传统的纸质期刊社)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到来,人们对阅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纸质图书已经无法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体验需求,图书出版社的数字化出版转型势在必行。文章整理分析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数字出版转型发展中的科技研发成果:如ISLIMPR技术标准、CNONIX技术标准、电子书内容标准、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项目标准等,结合出版社专业分工和内容资源储备情况,探讨在国家技术标准和平台的基础上建设OAERP管理系统、协同编纂及动态出版系统等,完成图书出版社数字出版体系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3.
网络出版集计算机、软件、信息处理等技术学科为一体,技术含量高、涉及面广。网络出版的发展对传统出版势必形成一定的冲击。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是否势不两立?传统出版如何应对网络出版的冲击?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会计之友》2005,(1):F003-F003
立信会计出版社是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潘序伦博士于1941年亲手创办的,是全国唯一的一家以“会计”命名的、出版会计与财经类图书的大学专业出版杜。63年的岁月风雨和事业沧桑,使立信会计出版社积淀了深厚的立信出版文化,树立了流光溢彩的立信出版品牌。在如今步入激烈竞争的出版界,立信会计出版社在市场风雨的磨砺中。发扬传统、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出版事业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子商务和数字出版的发展,出版社传统的营销渠道与营销模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面对新形式、 新问题,出版社的营销方式需要与时俱进,整合现有优势资源,利用电商与自媒体等新兴的力量,以应对日益多样化、 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本文尝试从自媒体营销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营销模式及优缺点,针对大学出版社自媒体营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出版杜的经营与管理 台北猫头鹰出版社社长陈颖青在他的《老猫学出版》中提到:“出版是传播意念、争取读者的行业.前者使出版发生影响力,后者使金钱的回收成为一门生意.”此话之意,便是提醒我们出版社亦是企业,生存发展是第一要务.出版从业人员在怀揣着崇高出版理想的同时,仍要双脚落地,去踏踏实实地学习如何经营管理一个企业,使之健康发展,唯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出版理想,有一个稳固的平台和一条畅通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各行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都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改革,我国出版社同样进行了改革,为了顺应市场经济,逐渐向着商业化运营靠近,此举才能够更好的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生存与发展。出版社规模不断整合与扩大,部分地方出版社逐渐形成了集团化的出版企业,出版社改革政策中明确提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必须与出版社独立起来,这就显得出版社中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是为出版社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传统出版行业主要受到来自于市场化与数字化两个方面的压力。出版社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问题,在纸质图书出版业发展战略中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ERP系统在出版业生产成本控制中的运用,以A出版社为例,分析了ERP系统给A出版社带来的优化,并就提高A出版社图书成本核算水平提出了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完成,小型出版社如何与已经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大型社、民营书业展开竞争,在强手林立的出版市场生存进而求得发展。本文从核算制度、绩效考核和特色经营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杨松涛 《科技与企业》2014,(16):327-327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电子出版物、网上阅读等阅读方式也改变着传统的阅读方式,各个出版社图书的营销模式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新的营销模式正日益成为出版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并对出版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随着出版社的转型、兼并重组、改制等深化,出版社在图书网络营销及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也在逐步加大。以下为本人针对出版业图书营销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完成.小型出版社如何与已经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大型社、民营书业展开竞争,在强手林立的出版市场生存进而求得发展。本文从核算制度、绩效考核和特色经营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张冬妮 《管理观察》2020,(2):58-59,62
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音像出版社受到新技术、新内容传播形态、内容盗版的多重打击,其赖以生存的光盘等载体面临消亡。新兴媒介及新型阅读方式的普及正在进一步冲击电子音像出版业,电子音像出版社只有通过融合发展才能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文章尝试提出促进电子音像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与其他从业者共同探索实现电子音像出版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人的文化素质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大事典市场经济法律大全股份制公司法律务实现代市场经济运作指南经济谈判.中国社会保障辞典 人民出版社出版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海洋出版社出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首都师大出版社出版最近已出和即出的新书  相似文献   

14.
1.《价值革新与创遗性思考》 (1977年,台北市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公司出版,纪经绍、蔡明编著)。 2.《价值分析》 (1981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日]玉井正寿编、赵思武等译)。 3.《实用价值工程》 。 (1983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朱云刚编著)。 4.《价值分析在物资工作中的应用》 (1984年物资出版社出版,汪锦才、王之泰编)。 5.《价值工程理原与方法)) (1984年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出版,沈明编著)。 6.《价值工程原理和方法》 (1984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贾焕文、纪勇编著)。 7. 《价值工程》 (1984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陈茂洗编著)。 8.《价…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信息时代,唱片公司的社会责任不能再停留在创作出版红歌、唱响主旋律、紧跟中心工作、直接图解政策、简单鼓舞人心这种传统套路,应该要有与网络生态相适应的全新内涵。传递社会正能量、适应社会的进步与变革、创新商业模式、促进中华音乐走出去、在重大事件面前正确引导舆情是新时期唱片公司必须尽到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交易费用的节约使得企业走向纵向一体化。然而,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使得外部市场向内部市场转变;信息传递打破了传统的等级传递方式,降低了交易成本;顾客需求在时间和空间观念上发生了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迫使组织中间层不断弱化,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内部市场网络组织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以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结合信息技术对组织变迁的作用机制,阐述组织结构的变革,并以海尔的组织结构变化为例,分析了内部市场网络组织的市场内部化和以决策为中心的集权与分权的有效结合,以及职能系统化、直线职能与参谋职能的一体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要求,全国各省、市除保留人民出版社为事业单位以外,其余500多家出版社全部改制为企业.改制后,在保持原有投资主体控股前提下,允许吸收国内其他社会资本投资,促使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对所属企业实行资产或股权管理,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体制改革给出版社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也给出版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降价和打折难以实现出版企业盈利的持续增长,降低成本就成为出版企业能有效控制的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因此,出版社必须强化成本观念,加强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18.
图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括思想内容、科技和技术水平、文字、板式、装帧设计、校对、印刷、装订等方面,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内容质量、文字质量和印刷质量。当然,如果要更加全面反映一家出版社出版图书的质量,还应该包括图书发行的质量。从出版社的运营来看,图书的销量和质量同等重要。图书的销量是出版社赖以生存的基本,是围绕图书开展的所有工作的经济价值体现,图书的质量是出版社建立品牌形象和构建中长期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网络技术在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越来越多的文字资源已经数字化了,人们可以通过浏览网页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但要记住图书永远是人类的朋友,仍然有许多人通过图书来获取知识和信息,他们阅读图书最主要的地点就是图书馆,现在高校图书馆的图书种类多,科目全,但人工管理困难,加之各个图书出版社也出版了大量的图书以供人们学习之用.所以,高校数字化图书管理能实现图书馆对图书管理的基本要求,用户可以利用多种身份登录实现不同的操作,更加方便处理图书的借阅和归还,及时的对图书进行维护和添置,方便快捷,节约人力物力,在各类高校图书馆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建立详细的描述高校数字化图书管理的特征和模式,充分的论证了数字化图书管理在高校开发利用及推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销量大赢家     
<正>机械工业出版社1952年成立,在1995年就开始走上不国际化合作出版之路,与世界多家著名跨国出版集团和国内许多专业出版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现已发展成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并利用覆盖全国包括台湾、港澳地区的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