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物/数据     
微软副总李开复闪电加盟Google任中国总裁著名的搜索引擎开发者——Google公司,最近宣布将在中国建立产品工程研究院,并聘请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及产业先锋李开复博士担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负责公司在中国的发展。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将于2005年第三季度正式成立。在  相似文献   

2.
2005年7月,微软前全球副总裁李开复离开工作多年的微软,出任互联网搜索巨头Google的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是语音识别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主导着微软自然人机界面的研发。同时李也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创始人,创办五年之后便使得这个基础科学研究机构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誉为”世界最火热的实验室”。李开复的离去,将给微软在中国发展战略带来重创,甚至影响其全球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
“李开复事件”使微软和Google之间未来霸主的争夺战更具观赏性对于微软来说,7月19日是个令人愤怒的日子。在这一天,Google宣布:李开复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并将负责Google 中国研发中心的运营。此前,李开复是微软全球副总裁,主持开发微软公司的MSN网上搜索技术,以及个人电脑信息搜索技术。  相似文献   

4.
月度之最     
《英才》2005,(8):12-12,14
李开复:最争议 7月中旬, Google宣布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在中国设立产品研发中心,原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将负责 Google中国研发中心的运营,并担任Google 中国区总裁。这引起了李开复原东家微软公司的不满,称其违反了竞争协议。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李开复加入Google公司。担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负责Google中国公共关系事务以及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的运营工作。李开复一上任就着手招聘高端人才,同时他把自己的招聘邮箱公布在了网上。  相似文献   

6.
当李开复点击那封邮件的“发送”键时,他犹豫了一下。时间是今年5月,他刚在新浪上看到Google招聘全球副总裁的消息;邮件是发给Google老板的。按照正常人的理解,需要在微软全球副总裁与Google全球副总裁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前者的诱惑力显然要大一些。但是,李开复选择了后者。他  相似文献   

7.
卢红丹 《人力资源》2005,(19):72-73
跳槽者李开复的麻烦 2005年7月19日,Google宣布:雇用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为它在中国研发中心的负责人、Google中国公司总裁.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在这一天,李开复成了被告--微软在华盛顿州法院起诉他和他的新公司Google,认为他违反了与微软签署的竞业禁止协议(非竞争协议),而Google的责任则在于鼓励李开复违反他在微软签订的承诺.  相似文献   

8.
无论微软、Google和李开复的纠纷如何解决,最后的真正赢家是中国青年,是中国9月25日,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带着满面笑意和他的第一本中文著作《做最好的自己》来到北京图书大厦进行新书宣传。前来购书签名的年轻读者早早就排起了长龙。在中国,有很多的青年视李开复为精神导师,是他忠诚的追随者。  相似文献   

9.
李开复博士于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李开复博士曾任微软公司副总裁,1998年,李开复加盟微软公司,并随后创立了微软亚洲研究院。2005年7月加盟Google,担任中国区总裁一职。  相似文献   

10.
婕思 《企业文化》2006,(1):29-31
无论微软、Google和李开复的纠纷如何解决,最后的真正赢家是中国青年,是中国。 2005年9月25日,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带着满面笑意和他的第一本中文著作《做最好的自己》来到北京图书大厦进行新书宣传。前来购书签名的年轻读者早早就排起了长龙。  相似文献   

11.
A.S.P.E.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2013,15(2):268-269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