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 ,农村家庭小型化、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人口老龄化和促进农村社会进步迫切要求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保障水平低下、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合理和管理失范、风险大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首先必须加紧做好制度建设工作 ,其次要建立起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完善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形式单一、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保障能力差、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及保障法制不健全等不足。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支撑体系,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内容,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针对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建立合理的筹资机制、建立分层分类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是支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逐步加大了资金投入,同时拓宽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渠道,这为我国建立全面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以有限的经济水平来维系庞大的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困难重重。因此,我们应当拓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渠道,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来实现升值增值,建立起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相一致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性(一)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必然要求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只有农业的稳定发展才能使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才能保持全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村社会保障的保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中一直存在的资金收支缺口巨大、隐性负债迅速增长、社保筹资覆盖面小、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社保筹资的法制体系不健全、筹资刚性不足等弊端,致使我们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更适宜的筹资方式来取代旧的制度,这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构建新型财税制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1.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目前资金不足是影响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最为根本的问题。这就要求尽量拓宽筹资渠道,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机制。要完善现行征管机制,强化征收管理,力争做到应收尽收;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弥补资金缺口;完善通过  相似文献   

8.
孟芳 《经济研究导刊》2008,(18):157-159
建立适应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农民生活、维护农村稳定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话语权是一个社会群体社会地位的直接体现。农民的话语权则是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条件。不断完善农民的话语权实现途径对于有效保障农民社会保障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融资方面。1·应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政府投融资的资金来源渠道应主要为:(1)财政部门掌握的预算外资金。财政部门掌握的预算外资金,显然应纳入预算管理,构成政府投融资的重要资金来源,但间歇时间短、周转快的预算外资金不能纳入政府投融资体系。(2)社会保障基金。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金的规模正在大幅度增长。(3)政府的借款收入。政府通过发行公债取得的债务收入是我国政府投融资的重要筹资渠道,其中包括国库券、各种财政债券、国外借款等。(4)政府预算中用于长期产业投资的…  相似文献   

10.
试论在转型期如何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纪坤 《生产力研究》2004,(6):38-39,50
农村社会保障作为全国社会保障的有机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影响到农村的小康建设。本文在阐述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目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艰巨性 ,并就如何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完善我国农村低保制度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所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低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保障范围窄、标准低,保障对象确定难,保障资金来源渠道少、分级落实难,资金监督管理不到位、挪用现象严重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企业资金来源多元化也已经成为现实,而筹资风险是企业在筹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面对多种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企业必须深入分析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筹资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有“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我国有近 10亿人口居住在农村 ,农村构成了我国社会的基础 ,所以 ,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成为稳定农村秩序、促进农业发展 ,使农民进入更高层次小康生活的重要步骤。但由于各方面的制约 ,现阶段建立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当今党和政府迫切关注的重点问题。中国农业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与发展动摇了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依存基础。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需要。必须从完善资金的筹措体系、管理体制、法律体系等各方面逐步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保障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焦东瑞 《经济师》2005,(4):18-1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尽完善 ,远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是要有一个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机制。目前河北省的地税部门已从 2 0 0 2年 3月 1日接手征收社保费 ,征缴率明显提高 ,征收成本明显下降 ,覆盖面明显扩大 ,但由于缺乏法律支撑 ,地税部门在整个征缴过程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与税收征管难以衔接。这些都要求我国应尽快改革社会保障筹资方式。文章指出 ,开征社会保障税必将成为筹措社会保障筹资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保障基层农村社保资金的充足供给已不是国家、集体或是农民个人可以单独解决的问题.只有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才能真正提高社保基金运作效率,才能在确保其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保值增值,故本文基于基层农村社会保障为背景,浅谈社保资金的筹措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筹资水平偏低,离适度保障还有很大差距。若要提高保障水平,必须考虑地方财政筹资的承受能力和个人筹资能力。以河北省为例,对农村社会保障筹资水平及适度性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农村社会保障地方财政筹资能力的因素,并在预测各个影响因素未来走势的基础上,对农村社会保障地方财政筹资能力进行研究。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要逐步实施,其重点在于新农保和农村低保筹资水平的提高,同时,加大中央财政的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向红 《经济师》2005,(7):286-286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主要是存在资金筹集缺乏完整的制度设计、资金来源渠道具有扭曲性、资金筹集标准过低、保障能力有限、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筹集的衔接性差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应遵循个人、集体、国家三方筹资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以支定收和因人而异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武化吉 《经济师》2012,(7):200-201
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有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既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文章结合河南农村实际情况,分析、探讨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并就如何完善河南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稳定的协调器,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然而我国的社会保障系统却还处于初级建设阶段,尤其是农村的社会保障还比较落后。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又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推进作用。河北省在此方面也依然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保证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完善农村保障制度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