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晔 《上海经济》2022,(1):65-76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都是国家战略,两者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示范作用。金融本身不创造价值,其收益来自实体经济,其作用在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协同发展,能够将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相互争夺利益的"零和"游戏局面,转变为互利共赢关系。扎实的实体经济是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实体经济的发展可以完善金融中心的功能,由实体经济带动的金融中心更加持久稳定,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协同发展能更好发挥规模经济,能构建更加完善稳定的产业链,发挥产业间的互利效应,发挥产业内的集聚效应。建议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及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以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协同发展为本,以制造业与金融业协同为先,肩负起产业和区域经济稳定器功能,成立长三角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相似文献   

2.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支柱之一,也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随着因特网已广泛地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一场“端到端的革命”,金融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介绍了金融中心的状况,分析了互联网对金融业,金融中心的深远影响,提出了今后中国金融的发展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3.
突发事件是引起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代中国是多事之秋,突发事件对金融业影响巨大,而上海金融业首当其冲。在几次重大的突发事件中,上海金融业都有积极的应对方案和措施,并在事后能吸取教训,进行改进,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上海作为近代金融中心的成熟和风范。突发事件给金融业造成伤害,但同时也为金融制度创新提供了契机,其中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完善,也包括国民政府实行金融统制和垄断。  相似文献   

4.
荆金 《中国经贸》2008,(5):36-37
目前,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下发《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首都金融业的定位和工作目标是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5.
金融中心建设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可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或称“引致增长效应”(Growth-Inducing Effect),而金融中心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一国(地区)的“金融深化”,实现金融业的发展。因此,金融中心是一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突出表现。从金融中心的特点、形成条件、以及功能来看,金融中心不仅是金融体系高度发达和完善的最终结果,而且金融中心在促进本国(地区)金融业发展、推动经济现代化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航运金融服务作为航运业和金融业的交叉性和枢纽性服务,在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关系紧密,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建设需要航运业作为重要产业平台,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建设同样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撑。随着亚洲经贸和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航运中心在逐步向亚洲进行转移,从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7.
"金融中心历来是金融国家队的集聚地,也是金融危机首当其冲的桥头堡。上海如何在金融中心建设中形成一批像姚明、刘翔那样震撼世界的金融胜者?"在日前举行的2007中国金融人才战略高峰论坛暨第六届国际金融研讨会上,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的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深思和热烈讨论。该论坛由国际人力资源发展  相似文献   

8.
1.丽泽金融商务区建设的背景 1.1北京首次提出建设国际性金融中心 2008年5月6日,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对外公布(《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将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这是北京建设国际性大都市必不可少的内容。《意见》明确了北京是国家金融决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的定位和工作目标,北京的金融产业功能区的创新力、辐射力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山东省政府提出建设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以来,济南市金融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成效凸显.本文拟在分析金融中心有关理论和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当前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加快济南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措施,对于加快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产业呈现出前台与后台服务分离和后台服务部门分工不断细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在这趋势中又表现出向亚太地区转移和相对集聚的态势,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和服务外包规模的不断扩大,正在改变着国际金融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竞争态势。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这种趋势表现的更为突出,竞争的态势更加白热化。  相似文献   

11.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备受关注,受其影响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本世纪以来最大的金融动荡之中,这一现状对我国金融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产生的影响与引发的启示,以期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影响我国金融业聚集的区位因素,指导区域的协调发展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本文利用2006年到2013年的数据,运用区位熵和Hoover系数对我国总体和省域金融业的聚集度进行了测量,并且通过计量分析对影响我国金融业聚集度的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1)我国金融业聚集度很高,并且不同区域金融业聚集度差异明显;(2)各地区的地理位置、上市企业数量、技术创新能力和对外开放程度都对金融业的聚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地方快报     
北京"金融中心"定位首度提出北京市委、市政府5月6日正式下发《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提出要将北京建设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4.
贺波  张珂慎 《魅力中国》2010,(29):329-329,288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也风生水起,上海为了进入国际市场打造国际金融中心,而西安、重庆、武汉等地都纷纷打造覆盖西部或中部的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中心的形成有其历史根源,还有其特色,本文将金融中心的形成理论进行了简单归纳,希望能从理论角度探讨国内金融中心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15.
李文增 《天津经济》2005,(12):19-20,30
国际经验表明,国际上绝大多数著名的有较大影响的国际物流中心和航运中心都是以金融中心或较发达的金融业作为支撑的。按照国际经验来说,没有金融中心的建设或发达的金融业的建设和发展,滨海新区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是难于建成的,至少是难于较快建成的。因此,大力发展滨海新区的现代金融业已经不仅仅是争取建几家金融机构和争办几项重要的金融业务了,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两岸关系的厦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厦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发展优势,而构建区域金融中心对厦门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本文首先介绍了区域金融中心的基本概况,在对两岸经贸关系及厦门金融业发展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7.
近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公布《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将北京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5月6日《意见》的发布、5月9日“陆家嘴论坛”的召开,北京和上海都想在金融中心的建设发展上抢得先机。而之前,上海、深圳、天津等地已纷纷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口号。目前,国内金融中心争夺战已呈狼烟四起之势,北京的“摆正态度”必将使竞争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18.
2008年4月30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北京是国家金融决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提出要“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并将此作为“首都金融业的定位和工作目标”。这一定位可以概括为“建设北京总部金融中心”.既符合北京金融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也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北京金融业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流传已久的北京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消息最近得到了官方证实。 5月5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确表示,北京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并详细规划了北京金融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市场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开放导报》2021,(5):111-112
2021年9月24日,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联合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第30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和国际声誉五个维度对全球金融中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以展示全球金融中心发展水平,探讨全球金融中心发展规律,研究分析全球金融中心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问题(图1).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自2007年3月正式问世以来,每年3月、9月更新一期,由于其评价的公信力和及时性,被誉为全球金融中心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