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我国土地征收正当程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头朱 《乡镇经济》2009,25(10):8-10,91
征收程序是土地征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建立了正当程序对土地征收进行规制。我国土地征收缺乏正当程序,导致征收权的滥用,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我国应汲取这些国家的先进经验,构建土地征收的正当程序。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在土地征收目的和征收补偿制度两个方面存在的缺失,本文运用法律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缺失做出了分析。本文认为,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目的必须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严格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同时,对土地的补偿应以市场价格为准,让农民从征收后的土地增值中分享利益。这也是经济学中资源效率配置对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的直接要求。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昭杰 《特区经济》2010,(11):184-186
我国现行土地补偿采用不完全补偿原则,造成了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的不完全、不科学和不合理。不仅损害了农民的权益,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征收权的滥用。因此,本文就我国现行土地补偿原则加以研究,分析得出应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土地征收公平补偿原则,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土地征收补偿原则。  相似文献   

4.
周建国 《特区经济》2010,(3):178-179
我国立法缺乏农地发展权及其归属的规定,理论界存在不同观点。土地征收实践中,农民集体的农地发展权被国家无偿占有,有其立法缺失的根本原因。为维护农民集体及其农民的合法权益立法应明确规定农地发展权,并完善土地征收立法,充分保护农地发展权。  相似文献   

5.
毛良祥  林燕华 《乡镇经济》2009,25(3):4-7,26
土地征收是我国农村土地“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唯一合法途径。文章从土地供求的影响因素出发,对土地征收的驱动机制进行了理论验证。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农用地禀赋、政府比较收益、土地市场化程度是推动土地征收规模扩大的主要驱动力量;而农民比较收益的提高则显著地抑制了土地征收规模,加强土地市场监管也能约束土地征收;非农投资水平对土地征收的驱动作用不是十分明显。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杜江南 《特区经济》2012,(7):200-203
城市化中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现有法律缺失,主要表现为: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无法抵御非法征收、非法批准征收土地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清、土地征收前提条件界定不清等缺失。针对这些法律缺失,我们应重构土地征收合法性的审查机制、完善追究行政机关违法批准征收责任的机制、建立非公共利益需要建设项目用地的市场化供应机制,从而有效地保护城市化中农民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7.
刘远熙 《特区经济》2011,(6):167-169
近年来,随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因城市化需要而向农村征收土地的现象逐渐增加,在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剧,甚至越演越烈,乃至成为危及农村社会和谐的严重问题。本文认为分析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现实原因,构建科学的土地征收法律制度,预防和解决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问题,关系到农村土地的保护、农民权益的保障和社会的安定,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土地征收侵权责任的请求权主体包括被征地的农民集体、农民个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征收侵权的过程中,农民集体基于其享有的土地所有权受到侵害而享有请求权,农民个人基于其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侵害享有请求权.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了城市向农村土地的扩张,农村土地征收越来越频繁.由于我国农地征收存在着法律规定不完备,农地征收制度不健全;农地征收程序不规范,权力滥用严重,腐败频发;思想观念落后,法律意识不强等严重问题,导致因为土地问题上访的农民越来越多.为此,我国应当采取完善相关法律法律;严格农地征收程序;转变观念,提高法律意识等多种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近日正式提请全国人大予以审议,该草案删除了现行法第47条中"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等内容,代之以"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照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严格的程序,给予公平补偿"。这次修法标志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终于迈出实质性一步。在此之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经由征用转为国家建设用地,但由于现行土  相似文献   

11.
王勇 《理论观察》2014,(10):89-92
公众参与是近来关注的热点,但具体到土地征收程序中的农民参与,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分析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泰州地区相关农村的实证调查,有力地说明了当前土地征收程序中农民参与的现状。公众参与的视角下,审视土地征收程序中的农民参与,发现在规范和事实层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法律制度构建不完善,农民的参与能力仍需提高,农民参与的效力不足。  相似文献   

12.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土地,给予农民集体和个人一定补偿的法律制度.土地征收必然导致大量农村土地转化成城市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如若不能妥善安置将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政府应当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土地违法管理.  相似文献   

13.
魏天辉 《特区经济》2012,(1):174-176
为保障农民土地权利,有必要构建农民土地权利的保障路径。从政府角度:改善地方政府税收结构,平衡财权与事权;从组织角度:发挥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从法律角度;完善规范集体土地征收,促进《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立法。  相似文献   

14.
政策     
<正>农民土地权益将得到进一步保障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的决定。在土地征收方面做了三个方面完善:首先,首次对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进行明确界定。其次,首次明确了土地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最后,完善了土地征收程序,把原来的批后公告改为了批前公告,使被征地农民在整个过程中有更多参与权、监督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是引发我国土地征收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认为,借鉴韩国的先进经验是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途径之一。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应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方面的立法;明确土地征收补偿原则;扩大补偿范围,改革补偿标准;构建多种补偿方式;完善补偿、安置方案确定程序,设立土地征收委员会;完善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6.
张发德 《发展》2008,(6):45-46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将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定程序和时限补偿的原则强制性地转为国有的一种制度。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彰显。如何完善我国现阶段集体土地征收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现实面临的和迫切需要解决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头朱 《特区经济》2010,(9):136-137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协调、平衡和解决土地征收中权益冲突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是引发土地征收纠纷的重要原因。我国应借鉴先进经验,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刘峰 《中国集体经济》2007,(24):122-123
随着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国家征收.在土地征收这个过程中,有不少地方政府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存在.文章指出了当前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中存在的法律问题,透析目前集体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进而提出改革的紧迫性,并就农村集体土地的征收、出现的问题、矛盾及解决途径和制度的改革提出一些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近日正式提请全国人大予以审议,该草案删除了现行法第47条中“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等内容,代之以“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照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严格的程序,给予公平补偿”。这次修法标志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终于迈出实质性一步。在此之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经由征用转为国家建设用地,但由于现行土地征用制度脱胎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其滞后性日益孳生出一系列问题。为此,构建新的土地征用制度,保证农民在以土地开发为先导的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分享收益,逐步推进农业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已成为不容拖延的改革重任。  相似文献   

20.
探索和研究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对于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推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不足,要确立公平补偿的土地征收补偿基本原则,扩大土地征收补偿范围,完善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健全土地征收补偿的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