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菲 《浙江经济》2006,(5):56-57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银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把中间业务发展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战略选择。另一方面,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已经走过了二十五个年头,外资银行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竞争策略的重点之一是突出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银行业开放将在2007年进入一个新时期。对此,中资银行必须未雨绸缨,积极应对国内银行业全面开放后的形势。  相似文献   

2.
邓小东  孙芳 《北方经济》2009,(15):85-86
一、引言目前,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首要战略目标。银行业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外资银行"走进来",另一个是中国银行"走出去"。因此,要想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式,中国银行业必须"走出去",进而可以充分利用世界金融资源,发展国际业务,  相似文献   

3.
文章总结了金融全球化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分析了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金融的全球化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双刃剑",中国的银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在把握金融全球化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应该弄清行业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随着资本市场的加速扩张,资本的约束逐渐强化,传统盈利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银行业供应链金融变得越来越重要,创新业务的发展是进行顾客服务、抢占份额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围绕中国银行业的供应链业务进行探讨,并结合现状来分析策略。  相似文献   

5.
借鉴成功经验 进一步推进我国银行业并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银行并购是目前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业已入世的中国银行业必须思考、面对的问题。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浪潮汹涌而束,势必对中国银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并购,以其复杂性、风险性向中国银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银行体系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至关紧要的影响力,近期世界不少有影响的金融研究机构、评级机构不约而同地发表了对于中国银行体系的一系列研究报告,这些报告从不同的侧面观察和总结了中国银行业近年来的主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在种种报告中,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下简称穆迪)相对更为中立,分析也更为全面。这份2002年10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穆迪宣布在综合考虑了在政府主导下的银行业改革措施、市场开放带来的压力、整个银行业正在面临的挑战等因素之后,将中国银行业的评级确定为稳定。因此,穆迪对于2002年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研究报告不少方面对中国银行业提出了值得重视的意见和分析结论,对于中国银行业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公权:中国银行业现代化建设的奠基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公权,中国近代以来最著名的金融家,有"金融巨子"之美誉。早年负笈东渡,系统地接受现代银行货币学专业训练,开阔了视野,为他后来主持中国银行并领导中国银行业逐步实行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13年进入中国银行,至1935年中国银行经第二次改组后被迫离开,他在中国银行工作23年,先后担任过上海分行副经理、总行副总裁、总经理等职。在这23年中,中国的银行业在中国银行的领导下,借鉴国际同行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实际情况,通过全面改革和制度建设,在内挣脱政府控制、在外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终于赢得了中国银行业经营的较理想的生态环境,从而不断发展、壮大,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影响中国政治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这23年成为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黄金时代。而这一黄金时代的缔造是与张公权对中国银行业现代化建设的倡导、领导及推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将张公权称之为中国银行业现代化建设的奠基者、中国"银行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8.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对中国银行业的直接影响相时较小,但"前车之覆,后车可鉴",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程度日益提高,中国银行业必须通过认真反思寻求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另一个摆在中国银行业面前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实体经济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如何立足于实体经济,平安度过此次金融危机,是我国银行业迅速走出困境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碳金融发展前景广阔,已经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尽管我国是原始CDM市场中最大的卖家,但处于全球碳金融产业链的最底端,并不具备话语权.文章通过分析国外银行业参与碳金融的实践,结合中国银行业参与碳金融的现状,从碳交易平台及交易制度建设、多样化碳基金的设立、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和业务领域拓宽、碳金融中介服务功能的完善、碳金融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及风险控制等方面探讨了中国银行业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日本银行业的历史经验显示,资产负债管理应注重导入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并构建、完善管理流程与组织体制;近年来,日本银行业在运用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应对巴塞尔协议Ⅲ、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时,重视数据积累与整备以及合理设计系统架构和管理方法。中国银行业当前正面临着利率市场化、金融国际化问题,与日本银行业在20世纪80年代所处背景非常相似,外部监管环境变化也与日本大致相同,因此,日本银行业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经验对中国银行业构建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权威论坛     
经济学家吴敬琏最近在汇丰经济论坛上作有关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演讲时指出,稳定的银行业对于中国尤其重要,改革国有银行不能沿用国有企业改革的老办法,要发展民间金融。吴敬琏说,中国银行业的现状已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也对保持银行业的稳定采取了不少举措,如降低企业的负债率、减少银行的不良债权和提高资本充足率、建立审慎的财务制度、限制银行资金进入股市,但这些措施的效果不明显,原因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制度上的缺陷。对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吴敬琏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说,银行业的不良债权大概在2.2-2.5万亿元之…  相似文献   

12.
王喆 《中国经贸》2011,(6):26-28
本文围绕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有效性,分别对中国银行业的产业格局演进及现状、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的有效性进行了全面的、多角度的实证分析,进而剖析了银行业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对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分析上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初步探讨了发展民营银行是优化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银行业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银行业整体面貌也焕然一新,实现了质的飞跃。据统计,从1979年至2012年30多年间,我国银行业人民币信贷余额从2040亿元增加到63万亿元。间接融资在我国金融结构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作为中介的商业银行一直发挥着社会融资主渠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清朝末年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前,中国银行业在相对宽松的条件下成长起来。以政府控制下"官护"性质银行的兴办为起点,中国银行业在30年间相继出现官办银行、官商合办、商办官护、私人民营、民营股份制等组织形式,在南京国民政府垄断银行业之前,较为丰富的现代银行体系雏形初步建立。在这一进程中,中国银行业呈现出"单一——分散——集中"的结构性变迁特征,由最初单一化的"官护"银行为主发展为数量庞大、较为分散的行业结构,最终在银行间联合发展作用下实现中国银行部门的集中。同时,中国银行业在资本实力和业务经营等方面实现突破性发展。尽管这一时期仍处于发展的幼稚阶段,但这一关键的起步对之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这一时期中国银行业通过集中、联合发展实现与外国在华银行和旧式钱庄的抗衡,以史为鉴,这对当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最近几年国内发表的关于中国银行业产业结构的文献来看,主要有两派观点:其一,纯粹从行业结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银行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其二,从产权结构入手。本文在集中考察了中国银行业的现状和近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之后,认为行业结构问题与产权问题是困扰中国银行业的两个主要问题,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以解决目前银行业的效率低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金毅 《特区经济》2011,(5):83-85
本文基于1996~2006年间中国银行业的相关数据,从生产率的视角研究商业化改革以来,中国银行体系效率的发展变化。本文检验了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银行业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来推动增长,表现出与中国宏观经济相类似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银行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金融中介作用。在过去几年里,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银行业维持了高速扩张的势头。但是在资产质量、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中国银行业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不良贷款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大问题,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金融体系的安全,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甚至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从外部金融开放角度看,金融开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开放金融服务贸易和开放资本账户。由于资本账户的开放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波动,因此,我国目前主要是开放金融服务贸易项目,根据我国开放实践和未来政策方向,这里用我国金融业开放替代金融服务贸易项目的开放。同时,由于银行业的开放是金融业开放的核心,因此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国银行业服务贸易项目的开放,简称中国银行业的开放。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如何建立金融创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是中国银行业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国推出了许多重大的政策措施,金融改革已经全面提速。但是,这个提速对银行业来说,基本上是以上市,特别是中行和建行两家银行上市为主旋律的。  相似文献   

20.
杜娟 《改革与理论》2002,(10):35-36
加入WTO,中国银行业直接面对的问题就是竞争力问题。中国银行业竞争力不足,决定性的影响因素是机制不健全,制度改革不到位。要全面提高我国银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如何充分利用五年的过渡期,加快改革,迎接挑战,值得我们深思。 壹 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步伐是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市场化改革不仅关系着银行体系的稳定与效率,而且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是与经济体制的渐进式改革相适应的,我国的改革先是从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