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洋 《国际融资》2006,(9):28-30
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根据WTO协议,我们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零售业务的承诺将在年底兑现.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中国金融业将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金融业全面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外银"的大批入驻,中国银行业是否已做好了准备?在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与金融稳定学术研讨会已经落下帷幕,然而作为主题发言学者的精彩演讲以及他们对金融业全面开放与稳定的真知灼见依然留存在每一位与会者的心中。《广东金融学院学报》为了再现学者们的风采,现把他们的主要观点记录下来呈献给读者,与读者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免受劫难,并不是因为其金融体制已经十分完善,而是由于当时中国金融业未实现对外全面开放.现在中国已加入WTO,其经济将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其金融体系将融人世界金融,本文结合中国现实情况及金融业发展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完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4.
WTO后中国金融业开始混业经营的时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年12月11日,历经15年的艰辛谈判之后,中国正式加入WTO.从此,中国金融开放被规定了时间表和加速度,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时代已经到来.到2006年,随着5年过渡期的结束,从事混业经营的外资金融机构将全面进入我国的金融领域,他们凭借其在信息共享、全面服务、融资便利等方面的优势,势必会对从事单一金融业务的我国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造成极大的冲击和压力.面对临近的金融业激烈的竞争局面,中国金融业要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就必须进行制度上的创新,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开始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时代.本文通过对金融经营模式的国内外历史考察,分析了金融混业经营的推动力,参照国外模式,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政策建议,对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的经营战略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业已经向外资全面开放,将面临国际金融业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应当正视中国与世界金融发达国家的差距,迎头赶上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创新的潮流,加快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开放条件下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金融业的人世承诺正在全面兑现.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内金融体系的相对落后,使得如何通过改革金融体系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2006年,对于中国金融业无疑是敏感之年。 12月11日,中国将全面履行加入WTO时关于全面开放银行业的承诺,这预示着中国的金融业将更大范围地与全球金融市场接轨。“与狼共舞”已不再是停留在口边的时髦语,倒计时的声音已经实实在在地响起。  相似文献   

8.
如今,中国已经身处全面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如何应对国际金融时代的挑战,借鉴海外金融业的成功经验是十分有必要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金融博览》2006,(3):4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金融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践改革、发展、创新的一年. 2006年是中国金融业开放之年,12月11日,我国将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作的承诺,中国金融业将更大范围地对外开放,与全球金融市场接轨.摆在中国金融业面前的是机遇与挑战、竞争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邱静  胥慧 《西南金融》2006,(6):57-58
目前中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经营制度,然而随着2007年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制度将受到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汇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入世承诺,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从事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已经基本取消,外资银行在华业务将迎来一个迅速扩张的繁荣时期.如果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改进外汇管理手段,更好地服务于经济金融发展,是摆在外汇管理部门面前的迫切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家》2007,(6):3-3
对于日益开放的中国金融业而言,2007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今年是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元年",从此,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将全面提速并以前所未有的开放速度融入世界。刚刚过去的5月份,随着非洲开发银行集团理事会第42届年会在上海的闭幕和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华盛顿取得圆满成功,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与对外合作增加了许多新的元素,对未来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走向而言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2006,(7):38-39
2006年年底,中国金融业将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全面开放,这对深化中国金融改革、提高市场发展水平具有深远意义。然而,金融业全面开放也伴随着极大的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金融安全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民族利益和政治安全。应在遵循开放承诺的前提下,加强国内金融业的保护,防止某些领域的过度开放。  相似文献   

14.
银信战略融合:混业趋势下中国信托业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成 《中国金融》2006,(17):31-32
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将面临全面开放。金融业的开放势必强烈地冲击中国金融业的各个环节。在目前的金融格局下,信托公司将是金融业中受到冲击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因为,几乎所有的境内外金融机构都将争夺理财市场作为主要发展战略,这对于刚刚确立以理财为本业的国内信托公司而言,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挤压态势。鉴于信托业与银行业的市场定位具有交叉性,业务内容具有关联性,业务手段具有互补性,发展战略具有契合性,因此银信战略融合成为信托业极为迫切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盘点2007     
2007年中国的金融业走过了具有历史性的一年。金融市场对外全面开放,让中资金融机构承受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但全面开放的市场也成就了中国金融机构的快速成长。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年份里,中国金融业创下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无论是银行业、证券业还是保险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踏进新的一年时,让我们回首2007年属于中国金融业的那份荣耀,让我们用一组俗语作为关键词,记录2007年金融业呈现给我们的那段历程。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中国的金融业走过了具有历史性的一年。金融市场对外全面开放,让中资金融机构承受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但全面开放的市场也成就了中国金融机构的快速成长。 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年份里,中国金融业创下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无论是银行业、证券业还是保险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踏进新的一年时,让我们回首2007年属于中国金融业的那份荣耀,让我们用一组俗语作为关键词,记录2007年金融业呈现给我们的那段历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大大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使得金融业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都得到了加强与促进.本文将从国内外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已有研究入手,以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分析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到2006年,我国金融市场完全开放,中国银行业全面竞争时代已经到来。从中外资银行业的关系来看,竞争固然存在且激烈,但合作的领域更多,双方应是一种竞争性合作。外资银行的全面介入使中资银行的经营机制、经营理念发生转变,能否吸收外资银行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实力,成为中资银行在金融业开放背景下发展壮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1979-2004年外资并购国内银行的理论及现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不断向外资开放,外资并购国内银行已经成为近年外资进入中国金融业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外资并购国内银行的态势,深入分析了外资并购国内银行将产生正向和负面的影响,并对外资并购国内银行存在的危险倾向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逐渐享有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金融市场已呈现全面竞争的趋势,南京爱立信事件已经敲响了外资金融机构冲击中国金融业的警钟.因此,分析如何在WTO框架下,既充分利用加入WTO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的历史机遇,正视外资银行已经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比较和分析中外银行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调整应对策略,这对中国民族金融业的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和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