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民的生活、农村的发展是有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解决农村的长远发展、农民的最终出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其核心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培养新型农民—解决人的问题;二是完善农村的土地制度—解决地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其他问题便会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笔者长期思考的问题.通过接近一年的调研、学习和思考,笔者感觉到合作社制度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个有效机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织栽体.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关注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问题。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我国城乡经济的严重分化。其表现是以城市经济体为主体的现代部门不断运用新技术、新产品替代传统部门的功能,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传统部门的人力资本缺失,导致了农村落后、农业停滞和农民贫穷。城市经济高速发展,而农村经济愈加落后于城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逐步解决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要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为农民就业创造条件;要实现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同步推进,减少农民数量,即实现乡——-城人口转移,彻底消除二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央多次强调指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难点在农业。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使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达到小康,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而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有力助手。推进农村信息化要从推进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相关人才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和产品在农村的应用,以及推进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在第四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二届亚洲农机峰会上的演讲)中央多次强调指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难点在农业。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使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达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存在诸多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应该采取加强政府对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领导和监管,合理规划农产品流通、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大力培育农村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解决农民买难问题,加大农村商品流通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关键在于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加快深化农村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领域改革就成为了农村改革的核心。农村公共物品应由政府出资解决,而投入农村经济实体的资金由农民自行解决,但农民融资问题应由政府解决。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因此解决农民的融资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瓶颈。而海外农村金融的成功模式对国内农村金融的创新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调整城乡关系解决好农村、农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六大”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条件下,就农业解决农业问题,就农村解决农村问题,就农民解决农民问题是不行的,必须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下,实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收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该文首先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农业农村在经济发展道路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接下来,从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切实解决农村无买方的问题以及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切实解决农民和市场的联系问题这两方面,对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本届政府五年来工作体会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三农"问题历来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的问题.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做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以及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其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就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3.
<正>2006年政协、人大两会期间通过的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议,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明确提出要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把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贯彻始终。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问题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构建包括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主要是依靠县级的县医院和  相似文献   

14.
臧嘉琦 《商》2012,(16):130-130
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自古就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命脉所系,是牵涉到国计民生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事。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营建和谐社会、实现公平分配,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就要着力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臣 《价格月刊》2006,(11):29-3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实质就是农民问题。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我国政府丞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三农”问题离不开农机工业 农民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问题,因为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首要问题,因为农民在中国人口中占绝大多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小平同志提出了要充分关注“三农”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三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的核心理论之一,谁忽视了这一问题,必然要走弯路,必然要栽跟斗。  相似文献   

17.
《商场现代化》1998,(8):10-11
<正>(一)关于宏观政策方面我们认为,促进农村市场消费的增加,根本问题是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应切实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通过加强农副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保持农副产品价格稳定提高;真正帮助农民解决各种‘读难’词题;大力减轻农民的各项负担;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继续推迸农业的产业化,提高农副产品的比较效益。当前应重点解决好农民的“卖难”问题。一是要引导农民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产品;二是要疏 通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国有、集体、个体一起上,与农民组建销售  相似文献   

18.
就目前中国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农业、农村、农民三个问题的高效解决。只有保证"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促使中国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到进一步建设。农业、农村、农民三个问题产生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过程,而农村金融支撑力的降低使得"三农"问题解决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文章围绕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现状和特点展开分析,进而探讨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借助这些措施推动"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奋斗目标,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农村文化建设的涵义、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发展大流通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化流通改革,加快流通发展,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课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发展流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目前市场、流通的质量和效率巴在不断增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农民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其次,农村流通现代化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加强农村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以产业化推进市场化,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加快培育现代流通主体,把农产品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培育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推行农产品标准化,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同时,发展农村流通应坚持从实际出发,不强求一律,打破农商分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照顾农民的消费习惯,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提供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