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合作经济》2022,(1):33-40
发展现状 土地流转合作社 土地流转合作社以股份制和合作制为基本形式,实行"三权分离",农户按入社土地面积从合作社获取分红收益.目前,土地流转合作社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村集体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土地整理后通过合作社转租,在土地流转中承担中介作用.二是村集体或农户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并自行运营,这样既增加了入股...  相似文献   

2.
吴中区通过让村集体介入建设用地开发,发展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和投资性:物业股份合作社,实现了土地增值收益重新分配,初步构建了一种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机制。基于吴中区的调查,本报告建议对此允许试验,并进行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3.
6月2日,勉县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强调,让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成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新渠道. 县委书记马大勇要求:“土地股份合作社要有新提升,要借鉴学习先进土地股份合作社经验,进行推广、学习、复制,让贫困户真正从中受益.”2016年,勉县已有定军山镇吴家湾村等两个村先后成立起土地股份合作社;2017年全县每个镇办都在选择一个村试行,上半年又有4家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到年底将达到2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迅速扩展,在勉县正形成火炬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市场化、标准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机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不断扩展,我国华中部分农村地区相继出现了农地股份合作社,这是对农民增收、村集体经营收入增加的大胆探索,又是对农业经营方式的有益创新。创新农地土地经营机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迎合了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以江苏省W村粮食种植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合作社现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合作经济》2013,(8):60-62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社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孔祥智近日在农业部经管司召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修法座谈会上发言。他提出。当前农民合作社大体上有五种类型:一是土地流转合作社或土地股份合作社:二是农机合作社;三是社区股份合作社;四是资金合作社。又叫资金互助合作社或资金互助社;五是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6.
<正>合作社创办之初,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村办集体专业合作社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难以办好,也有村干部存有畏难情绪,担心吃苦不讨好。阔众粮食种植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是江苏省高邮市卸甲镇潘阳村集体于2017年4月创办的。当时,村党总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围绕"办"还是"不办"展开了讨论,最后统一了思想:创办集体专业合作社,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是实施乡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农村城市化和珠三角地区一体化,东莞大部分农村已经实行"村改居"体制改革,"农村变社区"、"农民转市民",原先的农村经济合作社改革成为股份经济联合社或股份经济合作社。但村(居)股份合作制改革并不彻底,前景另人担忧。制定配套改革措施和组织上加强党的领导,深化村(居)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公司制运作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村股份合作社是构建和谐社会、给老百姓实惠的定心丸.是保民生、促发展的好政策。”苏州市高新区枫桥街道联港村股份合作社股东代表大会暨2008年股红兑现大会现场上。74岁的时泉南老人拿着粉红色的股红兑现单高兴地说道。据了解.联港村股份合作社2008年的年终股红分配总额达159万元,每股分红达到了55元,在全街道24个村股份合作社中为最高.拥有25.5股的时泉男可以分得1402.5元的股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重庆市涪陵区供销合作社在全国总社"基层供销合作组织尽可能地参与合作经济发展建设"、重庆市社"两推两转"以及重庆市委三届九次全会提出的"缩小城乡差距,发展农村股份合作社"等指示精神的指导下,区社培育和扶持全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了一条以"基地+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市场"为模式的生产经营产业链,为地方重点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破解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难题.重庆市涪陵区洪丽鲜榨菜股份合作社由涪陵区供销合作社与涪陵区洪丽榨菜公司等25个出资人,出资1481.7万元;土地入股8人,18.3万元组建而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黎川县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重要手段,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200多万元,先后创新实施了扶贫资金“折股量化”、资产收益扶贫和产业奖补“增收激励法”等,培育和扶持全县扶贫产业的壮大和发展,为产业扶贫注入了源头活水。其产业扶贫资金以资产物化形式购买扶贫经营主体资产,每年扶贫经营主体按不低于入股资金的10%进行分红,分红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用于贫困户产业增收。扶贫经营主体获得了扶贫资金,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该县已经形成了胭脂柚、黎川黎米、船屋白茶、洋芋粉丝、盛丰水产等一系列扶贫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乐清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小城市,1993年撤县设市。这些年经济一直持续增长,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45.6亿元,财政总收入11.0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38元。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九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45亿元。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像我们这样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的年轻小城市,如何在规划上把握好发展方向显得特别重要;财政收入虽然比较可观,但可用建设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我们城市还有村庄,规划建成区范围相当部分建设用地是村集体所有,"征地难"已严重制约城市发展。规划实际上越来越成为政府筹措建设资金和调  相似文献   

12.
股份经济合作社是随着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的,是农村撇村建居过程中的产物,目前海曙区共有16个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各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股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党的威望也在逐步提升之中。但由于股份经济合作社是特定历史阶段产生的过渡性产物,其作用发挥尤其是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仍处于不完善阶段,如何改善新形势下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党建工作,寻找切实有效的党建工作新方式,已成为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实事     
<正>南京市"三会"设立低收入农户增收基金9月19日,江苏省南京市"三会"下发通知,对本轮重点联系社区(村)一次性安排扶贫资金10万元,并鼓励各区"三会"、镇街(包括分会)和社区(村)安排相应配套资金,一并作为该社区(村)低收入农户增收基金的初始基金。通知规定,低收入农户增收基金属社区(村)集体所有,纳入集体资产统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农地股份合作社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业明 《乡镇经济》2008,24(9):55-58
农地股份合作社是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合作社。农地股份合作社必须优先维护入社农民的土地权益,构建民主平等的内部治理机制,优先安排社员就业。农地股份合作社是农民增加纯农业收入的长效机制,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是现行农地制度变迁的重要成果,是农业合作社的高级形式。当务之急是通过立法赋予农地股份合作社以民事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合作经济》2011,(3):44-45
住房合作社(housing co-operative)是居民集资建房的一种形式,在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等发达国家比较常见。 住房合作社是一种股份制的非营利机构或企业,大部分运营资金是由社员缴纳的。社员既是居民,又是企业股东,其所拥有的权益是企业股份,而非房屋的独立产权。住房合作社代表居民对外承担一揽子抵押贷款,或者接受政府的资助。由于合作社的收入只在于弥补住房维护和日常经营等开支,居民所支付的费用仅略高于成本,合作社住房因而具有"保障房"的属性。对国家来说,由于住宅合作社实行个人集资,减轻了国家在住房建设上的财政负担;对个人而言,由于住房合作社能减免有关税费,因此房屋的售价和租金比同等类住房低,从而降低了个人拥有房屋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海门市裴蕾村经济合作社以海门特产——万年香沙芋艿为主要种植作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面积超过500亩,每亩有8000元左右的纯收入。还辐射周围5个村共同种植,目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为什么在农产品普遍卖难的情况下,裴蕾村经济合作社能越做越大呢?答案就是2002年成立于海门市的江苏省苏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不仅是裴蕾村经济合作社,海门的农产品都是从江苏省苏中农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合作经济》2023,(9):54-56
<正>近年来,四川省平昌县供销合作社积极发展“三社融合”生态茶园,依托村“两委”,以“基层社+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茶叶专业生产合作社”模式组建村供销合作社,坚持“发展源头茶园,走产加销一体化之路”发展策略,为振兴县域茶产业作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8.
蒋正林 《浙江经济》2007,(12):57-57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海盐县共有104个村经济合作社,2004年至2006年三年的可支配收入(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年总收入扣除经营支出、计人收入的专项项目资金和村公益事业资金)为13581万元,年均4527万元,村均43.5万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0元。其中,年可支配收入平均在30万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80元以上的有28个村,占总村数的26.9%;年可支配收入平均在20万元一3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在80元一180元的有33个村,占总村数的31.7%;年可支配收入平均在20万元以下,人均可支配收入在80元以下的有43个村,占总村数的41.4%。  相似文献   

19.
振兴乡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民收入提升的新路径、农业发展兴旺的新动力和农村社会治理的新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四川WH村为例,总结了WH村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载体的集体经济改革经验,并对合作社在短期内陷入集体资产经营困境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振兴乡村集体经济的核心在于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而管理"内卷化"往往是限制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提出要创新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实施"股份经济合作联社+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模式,为实现乡村集体经济振兴的帕累托改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民增收一直以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当前,在中央把城镇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举措,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背景下,处于城镇化前沿的城郊农民增收越来越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文章以成都市为例,在统筹城乡经济的背景下,阐述了城郊农民的收入现状及其特点,分析了影响城郊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破解城郊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