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并存的“股权分置”被认为是我国股市效率低下的制度根源。为了正本清源,证监会从2005年开始实施股权分置改革,赋予非流通股以流通权。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在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同时还要加强法制建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股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杨帅  吴国栋 《电子财会》2006,(4):38-38,51
股权分置问题被认为是中国股市上的“头号难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股市上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导致股市先天不足,制度存在重大缺陷,目前已经成为完善证券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障碍。为了改变我国股市这种重大缺陷,我们提出了股权分置改革。但是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我们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所以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我们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法规专辑     
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和股市全流通,推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顺利实施,经国务院批准,现就股权分置试点改革中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一、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因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而发生的股权转让,暂免征收印花税。二、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对价方式向  相似文献   

4.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股权分置.在上市公司的全部股本中,非流通股占了70%,在非流通股中,国有股又占了90%,形成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格局,这是任何国家的上市公司都不存在的现象.股权分置问题,作为中国股市重要特征和渐进改革的权宜安排,虽然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随着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得不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障碍.  相似文献   

5.
《中国审计》2005,(14):40-41
股权分置改革迈开步伐,四家上市公司首批试点 今年4月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中国股市讨论了近6年之久的股权分置改革再次启动.清华同方、三一重工、金牛能源、紫江企业4家上市公司成为首批试点的企业.据悉,4家试点企业已形成了详细的股权分置解决方案,并召开股东大会进行表决.金牛能源和紫江企业均采用"10送2"的方案,即由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送股的方式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送2股,而非流通股以股份减少的代价获得可流通权.三一重工采用"10送3派8元"的方案,即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送3股,同时获派每10股8元现金.清华同方的方案是"10送10".  相似文献   

6.
“对价”是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经济本质而言,股权分置实质上就是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在利益上的分置。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则是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的过程,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在本质上是一个对价支付方案。目前全面股改已经展开,上市公司只有根据自身情况和具体实践确定可行的对价方案,才能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和股改的顺利进行。从总体上说,我国股市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试点公司中,一些企业成功地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但是,也有一些试点企业的方案不理想,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1、…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着一种特别的形态:股权分置即存在着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种股票。这就造成了两种股票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市场定价不准确以及股市低迷等问题。对此,我国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本文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典型代表清华同方的两次改革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启示即股权分置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价问题、投资者保护和解决股东间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8.
刘玮 《数据》2005,(12):56-57
股权分置的背景 从狭义角度讲,"股权分置"是指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股票"和"两种不同价格"的市场制度与结构问题."不同股",是指同一家上市公司的所有股票,存在两类不同的股票: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不同价",是指这两类股票的交易价格是不相同的,且价格相差甚大.流通股股价高于非流通股的部分,就是所谓"流通性溢价".而股权分置改革,就是要消除流通性溢价,这样自然会使流通股股东受到损失.今天所谓"对价",就是要求企业的非流通股股东对这一部分流通性溢价丧失进行补偿.其实换个角度看,这种所谓补偿更准确地应称之为交换,即非流通股股东按照流通股股东损失的流通性溢价为代价,交换回自己本来不可上市流通的股票的流通权.  相似文献   

9.
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股权融资饥渴症",股权分置改革后消除了"二元结构"真正实现同股同权,消除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异,强化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机制。那么,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再融资的动机是为了满足公司基本面的资金需求,还是利用有利的市场时机进行股权再融资。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变革.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因而它是股权分置改革的关键性问题.分类表决机制赋予流通股股东更多自我保护的权益,建立起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对话机制,形成投资者对公司经营层的有效制约,对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分置改革是2005年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事件之一。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让非流通股变成可以流通的股份,必然存在非流通股股股东为换得流通权而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实施股权分置关键性问题,探讨影响对价的因素以及对价支付方式的问题,对几种主要的支付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这一情况为我国股市所独有,而股权分置改革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以一定方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以获得所持股份的流通权的改革。支付对价一方面是因为非流通股股东所获股权的单位成本一般来讲均低于流通股股东,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市场需求一定的情况下,流通股总量的增加势必会造成股票价格的降低.从而影响原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因此,非流通股股东需要以支付对价的方式给予流通股股东相应的补偿以获得股份的流通权。  相似文献   

13.
苏武俊  肖灵 《会计之友》2007,(25):80-81
股权分置改革是通过一定的程序让原先不参加流通的非流通股上市流通,改变股权分置的局面,实现股票的全流通.股权分置改革将改变财务管理环境,从而带来财务管理目标和模式的转变.本文就股权分置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环境、目标、政策等影响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改革(简称"股改")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以一定形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获得流通权,从而实现全流通.股权分置方案的核心是对价的支付,对价是股改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股权分置造成了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股权分置改革在制度层面上消除了这种利益冲突的根源,有利于企业创值能力的提高。本文采用EVA作为创值能力的度量指标,以2006年第一季度实施股改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创值能力。  相似文献   

16.
股权分置是指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股份按能否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区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权分置改革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以一定形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获得流通权.从而实现全流通。目前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就是在政策上和实践中首次承认了非流通股和A股“同股不同权”.并以“对价”的方式确认了A股含权的事实。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一些重大政策逐步明朗.许多疑难杂症也逐渐破解.  相似文献   

17.
股权分置是指我国上市公司因为历史原因形成的股权结构中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分离的现象。流通股是指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的社会公众股,非流通股是指按规定不可以上市流通的股票,非流通股具体包括:国家股、发起人股、定向募集法人股、内部职工股、转配股、基金配售股份、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其他未流通股等,在发起人股中又以国有法人股为主。在中国股市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除“三无版块”外,大部分上市公司均有著约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和三分之一的流通股。股权分置一直被认为是制约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制度障碍。2005年5月9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工作,股票中新出现的G字头上市公司名称标志着上市公司成功完成了股改。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突破性进展,表明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所导致的公司治理缺乏共同利益基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也是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步骤。然而股权分置问题由来已久,彻底全面地解决历史问题并非易事,这或多或少给未来市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上市公司而言,股权分置改革带来影响最直接也最深远。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GARCH族模型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股市的波动性,结果发现与股权分置改革前相比,股权分置改革后股市波动性增大,反向杠杆作用减小,风险与收益正相关,而这些都与股票全流通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评价了90家股权分置改革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非流通股估价的方法,并计算了其中77家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非流通股估价的折扣率,结果表明这77家样本公司的非流通股估价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20.
一、相关规定的不足1.关于“股权分置流通权”的结转。《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设置的“股权分置流通权”这一会计科目,将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予以资本化。该科目在资产负债表“长期资产”项目下列示,平时不结转,非流通股股东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