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股东和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2002—2006年52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经理层对董事会控制程度、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以及总经理任职方式三个方面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理层对董事会控制能力越强的公司会持有越多的现金;现行激励约束机制不能对经理层高现金持有的自利行为进行抑制;总经理在大股东单位任职和两职合一会使上市公司持有大量现金。  相似文献   

2.
债转股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但它如果不与改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结合起来,就会弱化国有企业的约束力,债转股改革就会前功尽弃。构建债转股后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关键是对其进行公司化改造,建立起包括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所有股东形成的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委托关系及董事会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3.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现代公司制度的本质是委托代理关系,而董事会应该充分运用代理权,有效地发挥自身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成为连接股东和企业经理层及其他相关方面的关键。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完善公司治理、行使决策权和承担受托责任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结构缺陷:错位的委托代理关系。现行制度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由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批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主要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股的“一股独大”形成了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董事会不但不能监督约束经理层的行为,往往还会与经理层共谋,共同操纵上市公司。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事务所的选聘机制由董事会委任变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一个健全的治理结构是建立在有效治理体系的董事会、执行管理局、外部审计和审计委员会四个主要群体的协同之上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委托代理问题、所有者缺位问题、所有权的不可转让以及不完善的外部市场竞争等;然后提出了关于国有经济重组中“有进有退”的国有股减持的策略分析,并针对委托代理问题,强调要完善公司董事会,让工人代表、外部董事进入董事会,以提高董事会的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7.
两权分离必然产生受托责任,两权分离下的受托责任问题必须很好解决,明确董事会对股东的受托责任,经理人员对董事会的受托责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从产权关系、委托代理关系、董事会、经理人员激励与约束四方面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自身的缺陷,并提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着严重“行政趋向”,缺乏独立性,制度设计不健全,治理责任不清晰,不能代表股东利益行使对经理层的有效激励和监督等。本文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完善董事会制度的具体措施,从改善董事会决策能力、增强董事会有效性、提高董事会独立性三个方面设计出较为合理的董事会运行规则,以强化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制约机制,保证全体投资者的公平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模式公司治理结构发展至今,学术界将其大致分为三种模式:英美模式、德日模式和东南亚家族模式。1·英美模式英美模式是股东至上的治理结构,确立了非人力资本的绝对中心地位。其主要目标是:维护股东至上主权,使股东和经理行为诱因一致,建立监控、披露、约束机制。这种模式的一个核心原则是由股东选举董事会,代表他们的利益来经营公司。按此原则,股东通过董事会对公司进行控制,并责成董事会对公司经理实行指示和监督。英美公司中没有监事会,而是由公司聘请专门的审计事务所负责有关公司财务状况的年度审计报告。这一模…  相似文献   

11.
王东升 《新智慧》2006,(6):13-14
公司治理制度是实施内部会计监督的基础,决定了内部会计监督的目标、对象、方式。内部会计监督是公司治理制度的运行保障,它可以有效地防范各级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因此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必须强化内部会计监督。公司治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股东治理、董事套治理、经理层治理,与此相适应,内部会计监督体系也应包括股东会计监督、董事全会计监督、经理层会计监督三部分。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的组织机构为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在公司的运行中,经理权力急剧膨胀,股东会和董事会的权力受到了削弱,监事会形同虚设,职工权力受到漠视。要使公司形成良好的运营状态,就要理清多方之间的关系,分清各自的权责,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要提高股东的参与度,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完善监事制度,明确经理的代理权限,设立职工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3.
在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中,建立好股东机构和经理机构至关重要。首先,要做到股东多元化,股权分散化,以避免公司法人结构不合理及带来诸多弊端;其次,要解决好国家所有权的代理行使问题,力避出资人代表不在位及不履行职责的状况;其三,应规范股权的种类,以防止股权性质转移;其四,尤其重要的是要处理股东与公司法人的产权关系,应改革人事制度和实行聘任制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规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公司治理将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性因素。根据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特点,从股权结构、股东权利、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治理业绩等方面入手,构建一套较为全面的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优化资本结构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作用的理论分析 1.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公司治理是通过配置权责利来达到权力制衡的机制.股东会、董事会、经理人员无论基于产权基础还是基于委托代理基础, 都有着各自的权力, 同时,他们也必然具有各自的义务.股东作为企业拥有者其本身就是公司治理的有效执行者,股东持股比例的多少间接影响着其在公司治理中所拥有的投票权的大小,故股权结构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执行者在公司治理中的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机构投资者通过集中化的控股权干预,使股东大会、董事会和公司经理层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机制,弥补了股权结构不合理、大股东控制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部人控制",有效地抑制了盈余管理现象的发生.但当机构持股比例小,在公司治理中以"消极的股东"出现时,会对内部治理结构产生不良的影响,会造成盈余管理现象加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地勘单位应以国有独资公司为改造的近期目标;在改造的公司模式上.应为勘查工程公司而不是地质勘查公司;应建立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作为勘查工程公司所有权代表;勘查工程公司的治理结构由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两个层次组成,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也参与勘查工程公司的治理。  相似文献   

18.
曾一龙 《新智慧》2004,(4B):23-24
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英、美国家,这些国家在公司治理中采用“一元制”的结构,即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董事会任命、监督经理层,在公司机构设置上没有独立的监督机构,董事会既履行业务执行职能,又履行业务监督职能,这使得董事会的两种职能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因而,通过引入独立董事增加董事会的独立性,力图在现有的“单层制”框架内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演进,然后基于契约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进行了分析,主要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股东、董事、经理人等各利益相关者就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等安排及投资回报、经营收益等事项达成的一项契约,即以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形式明确规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等机构及其相关人员的责、权、利。  相似文献   

20.
国企内部控制环境不佳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效率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它反映了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现时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存在许多问题,影响整个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环境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识的、措施的,有内部的、外部的,有历史的、现实的,本文试从深层次上进行三方面的探析,以寻求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