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南论坛》2007,(1):I0006-I0007
无锡崇安寺——江南四大名寺之一。是无锡商业中心的繁华地块,是无锡人气最旺的地方。崇安寺一期改造的顺利完成,为二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崇安寺二期改造项目全面启动,总用地面积79594.4平方米,其中有最高建筑高度达258米,建成后将成为无锡市新的地标。崇安寺二期全力打造成无锡国际商务中心、国际生活中心、国际旅游中心。崇安寺将成为开放型无锡的全新枢纽,成为无锡商业最典型的代表和商业文化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2.
无锡崇安寺——江南四大名寺之一。是无锡商业中心的繁华地块,是无锡人气最旺的地方。崇安寺一期改造的顺利完成,为二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崇安寺二期改造项目全面启动,总用地面积79594.4平方米,其中有最高建筑高度达258米,建成后将成为无锡市新的地标。崇安寺二期全力打造成无锡国际商务中心、国际生活中心、国际旅游中心。崇安寺将成为开放型无锡的全新枢纽,成为无锡商业最典型的代表和商业文化的代言人。商核崇安寺成为无锡商业规模最大、商业影响最强、商业结构最全的核心区。这里具有无锡最旺盛的商业市场:崇安寺生活…  相似文献   

3.
到无锡旅游,不能不去"最无锡"的地方——崇安寺。正冲击国家5A级景区的崇安寺生活步行街区,不仅有热闹繁华的白天,更有浪漫璀璨的夜晚,崇安寺发展新格局日益展现出璀璨的轮廓。让古老的崇安寺焕发出新的都市魅力,只是无锡市崇安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十年来的众多力作之一。铸造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十年前,崇安城投公司伴随着崇安寺地区改造应运而生,而今,崇安城投公司总资产达35亿元,净资产达15亿元,较十年前相比增长10倍之多,经过跨越式发展,已经成长为无锡市、崇安区较具影响力,可信  相似文献   

4.
用文化打造中心商务区的灵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锡是一座具有7000年人类文明历史的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体现出这个古城的特色和个性。无锡中心商务区崇安寺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新一轮改造建设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1600多年的历史,架溪首刹,吴会名胜,是城市给崇安寺的定位。泰伯遗风、东林精神,、崇文兴教、尚德务实、赋予它足够的底气。工商繁华,商贾云集、风情浓郁、游客接踵、为它凝聚少有的人气。开启文明之先,造华夏第一公共园,建现代知识传播图书馆,又使它成为吸纳先进文化的典范。为民旅解放奋进,为祖国独立献身,为中华振兴鞠躬尽瘁,崇安寺又是无锡籍革命家的摇篮。上个世纪,无锡民族工商业崛起,文化名人、科技名人辈出,又给崇安寺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商贸信息的汇聚交流,金融期货的涨落起伏,百工巧艺的争奇斗艳,琴棋书画的张扬演绎,平民百姓的饮荣休闲,崇安寺的每个角落都上演着精彩的一幕。崇安寺街区连着无锡人的血脉,图书馆的每记钟声都在激发无锡人的创造活力,崇安寺是无锡城市的灵魂,也是无锡人的骄傲。揭开人们翘首以待的神秘面纱的崇安寺,是推陈出新、以人为本,历史与现代交融,文化、商业、自然和谐统一,体现现代人文思想的一大景观,是倡导情景式休闲、休闲式消费,互动式、体验式极强的生活步行街区,让本地人“白相崇安寺”的传统得以恢复和提升,让外埠人来无锡“赏太湖景,游崇安寺,听二泉曲,尝皇亭吃”的旅游更加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6.
人们一说到绍兴,就会想到王羲之,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书圣王羲之与无锡也有着很深的一层关系呢? 王羲之原籍山东临沂,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因避战乱南迁,暂住江西,后随其父王旷来无锡长期定居。现今白水荡、城中公园、崇安寺这一带原是王氏府邸所在地。王家后将王府南部捐出兴建“祝圣都道场”(宋代改名崇安寺,位于现在心族百货商店后面这一带地方),白水荡及城中公园一带仍存有“右军涤砚池”刻石。王羲之不仅在无锡城内有府第,据说在无锡乡下——洛社还有别墅。现在绍兴蕺山戒珠寺前“鹅池”,成为绍兴有名的古迹之一。可是相传在无锡洛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以来,无锡市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建成区面积达84.5平方公里,比五年前扩大了14.5平方公里.沪宁高速公路建设和苏南运河无锡段整治全面完成.锡澄高速公路、江阴长江大桥开工建设;新建、拓建一批道路桥梁,全面建成内环,基本形成中环,启动建设外环,人均道路面积达8平方米;中桥水厂二期、芦村污水处理厂二期、新煤气储气柜工程等建成投入使用,供水能力达109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51.2%,气化率达82%;城中公园改造、解放南路绿带等园林绿化工程顺利实施.人均公共绿地达6.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3.二%;安居工程一期交付使用,二期完成主体工程.人均居住面积达8,5平方米.华光大厦、商业大厦二期等一批高层建筑拨地而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无锡市正处在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全面推进"八项工程"建设,加快建设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以下简称"四个无锡"),是当好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行军和科学发展排头兵的战略举措。一、坚持以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作为"四个无锡"建设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无锡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风险矛盾的凸显期和负重前行的拼搏期,也是进行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生态转好、文化繁荣、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时期。积极争创科技创新创业、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发展一体化和"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加快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无锡样本",是无锡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需要理性地选准有效切入点。一、优化空间协同机制,进一步提升无锡城市功能的辐射力和集聚力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和外资高地的崛起,导致无锡城市功能定位紧紧围绕着制造业的发展进行空间  相似文献   

10.
《江南论坛》2012,(10):77-F0003
无锡新区自1992年启动开发建设,现居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无锡空港产业园、工业博览园、吴文化博览园、无锡新加坡工业园、无锡出口加工区等若干功能园区和六个街道,辖区面积22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万,外来暂住人口约35万。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党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委的要求,无锡要做江苏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即“两个率先”的先导区和示范区。为此,无锡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必须实行错位竞争,营构自己的产业特色与战略优势。经过大量的调研和比较,我们认为:从培育无锡的战略优势和特色优势的角度考虑,无锡首先必须打好太湖牌,以增创无锡新的竞争优势。一、增创环保新优势,还太湖以天生丽质太湖是无锡的母亲湖。郭沫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名句,点评了太湖最美丽之所在,意味着无锡是太湖的代表性城市。2001年启动的国家“太湖治理示范工程”,无锡是主要…  相似文献   

12.
无锡新区党工委自觉把中心组学习作为全区干部理论学习的龙头工程、核心工程和示范工程来抓,创造性地开展中心组学习活动,使之成为提高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为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腾飞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想理论支持。一、端正学风,重点在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学习理论与准确把握区情相结合。无锡新区十年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才能为制定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无锡新区是在1992年6月成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十年创业的艰苦奋斗带来了开放型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开发建设的…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初期无锡特大城市的建设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无锡特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十分巨大而复杂的工程,牵涉很多方面,但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要首先明确21世纪初期无锡城市功能定位,这是无锡建设特大城市的基础和关键。然而,城市功能定位始终与城市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城市的功能定位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为最大的参照系。因此,21世纪初期无锡城市功能定位必须以国际、国内大环境为前提,这也是无锡未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离开了这一背景,无锡特大城市建设水平和层次是不可能高的。从国内…  相似文献   

14.
刘玲 《江南论坛》2014,(1):46-47
正无锡早于全国16年步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60周岁以上老人占户籍人口比例达22%。面对人口老龄化高速发展的严峻挑战,无锡以创制促超前谋划,以创新促转型升级,以创优促整体推进,着力打造呼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要求、体现现代民政建设特色、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的养老服务"升级版",推动了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共同发展。一、无锡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的创新实践1.机制创新,政策体系"谋篇布局"。在江苏省率先出台《无锡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09—2020  相似文献   

15.
《江南论坛》2006,(1):F0004-F0004
无锡市滨湖区河埒口地区改造作为全市率先启动的旧城改造片区,2005年正式启动建设。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埒口地区改造克服了旧城发行中规划要求高,拆迁量大,资金紧缺及建设条件复杂等诸多困难,围绕改建的“3+1”三年工作目标(即梁溪路改造、市民休闲公园建设、核心商务区建设及一个完善的配套路网),各项工作都得到有力推进。梁溪路改造工作于2005年12月28日剪彩通车,改造后的梁溪路为全线双向六车道,供电电信线路等全部入地,  相似文献   

16.
《江南论坛》2006,(6):I0003-I0003
水安全问题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无锡市从2003年开始,以城市水利八大枢纽,32公里外围堤防、17座大包围口门建筑物,运西地区山洪防治工程、山北北圩、山北南圩以及盛岸圩的综合整治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开始启动。总投资14亿元的无锡城市防洪体系的建设成为城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2007年底将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编者按为搞好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打造一张突显城市文化底蕴、展示城市鲜明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按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要求和建设"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目标,无锡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组织课题组,对无锡的吴文化、工商文化、山水文化、和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中村"问题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2006年初,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地处西北欠发达地区的兰州市启动了"城中村"改造工程.本文以兰州市城关区5个"撤村建居"的"城中村"为研究对象,从关注改造给村民带来的生活变化这一视角出发,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兰州市城关区自2006年初启动"撤村建居"工作以来, "城中村"改造工程的效果,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无锡素有“金三角”之称的市中心传统商业繁华地段,旧城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标有“天安大厦”字牌的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不久这里将矗立起一座高85米、地面23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达5.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商厦,这是无锡市区的标志性建筑。日前,记者慕名前去采访中外合资无锡天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岭先生。  相似文献   

20.
杨峰 《江南论坛》2021,(10):18-20
自古以来,无锡和杭州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有水乡古镇的层叠交错,更有京杭大运河的一脉贯通.两地都有着深厚的文旅资源,文旅产业发展呈现出各自的亮点特色,具有一定的发展韧性,即使面对疫情影响,也未呈现断崖式下滑态势.比较分析无锡、杭州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可为其相互借鉴和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无锡、杭州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做法 (一)"无中生有"的无锡经验 近30年来,无锡创新开发手法、强化产业联动、彰显品牌特色,通过"无中生有"的手法,成功打造了无锡影视城、灵山大佛、拈花湾等一大批广受市场青睐和游客好评的热门景点,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环太湖带文旅产业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