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江苏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迄今江苏省乡镇企业发展总体水平仍居全国之冠.江苏乡镇工业素有“半壁江山”之称,而今则几近工业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在农村经济中,更是地地道道成了主体,1994年,江苏乡镇工业总产值达566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0.7%,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90%左右,在江苏经济发展中,乡镇企业功不可没.在我们今天集中精力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同时,应当保持乡镇企业有一个适度的发展,那么,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呢?从总体上来说,江苏乡镇企业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态势,有望取得更长足的发展;同时,要继续更快更好地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新的发展态势之主要有三:一、组建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形成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2.
“苏南模式”的历史功绩及其终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众所周知,江苏特别是苏南的乡镇集体企业创造过辉煌的业绩,江苏乡镇企业的产值最高时占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的“五分天下有其四”,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接近“三分天下有其二”。邓小平把乡镇的发展称之为“异军突起”。江泽民1998年4月18日-20日,在江苏省无锡市考察乡镇企业时指出:要从战略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八五”是江苏省有史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同时也是江苏乡镇企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八五”期间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由1990年的284亿元增长到1995年的1651亿元,年平均递增率为43%,远远超过了“八五”期间全省经济增长的速度,乡镇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于1994年就超过65%,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格局。我们认为,江苏乡镇企业发展得益于外资进入,特别是外贸出口额大幅度的增长;今后的发展仍应坚持走外向带动之路。一、江苏乡镇企业外贸出口的现状分析“八五”初期,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外向带动战略.全省乡镇…  相似文献   

4.
蔡加福 《发展研究》1997,(10):36-37
泉州乡镇企业以其“晋江模式”而闻名遐迩,并以高速增长令世人瞩目。1978年,该市乡镇企业总产值只有1.62亿元,1996年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30亿元(当年价,含鲤城街道企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已居“五分天下有其四”的支柱地位,占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的比例为30.66%,继续处于领先地位。1995年,在全省规模乡镇排序的前20个乡镇中,泉州占了整整10个。现在,泉州沿海乡镇企业发达地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0年,福建乡镇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1997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954.7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1.8%,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2.30%;乡镇工业增加值达627.82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7.5%?出口交货值达655亿元,占全国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的9.43%,占福建全省出口交货值的67.23%;上交税金达87亿元,增长21.61%,占全省税收总收入的34.5%;实现工资总额280亿元,增长14.23%,在农民人均纯收入2786元中,来…  相似文献   

6.
地方工业是指自治州或自治县所办的一些中小工矿企业。乡镇企业大部分是乡镇兴办,由农民参加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一部分是联户和户营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川省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1983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50.7亿元,比1973年的21.3亿元增长1.38倍。然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则较缓慢,与其面积、人口远不相称。如甘孜、阿坝、凉山等三州,土地面积占全省52%,人口占全省6%,而乡镇企业的产值只占全省乡镇企  相似文献   

7.
1.我国现行的农村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理论界,一般认为农村经济主要包括农业和乡镇企业两个部分。与此相对应,农村国内生产总值也近似地被认为是农业增加值与乡镇企业增加值两者之和。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可以得到1996~2002年度我国农村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由此可知,1996~2002年,我国农村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有些变动,但基本上保持在46%以上。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有将近50%是由农村创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乡镇企业经过60年代破土萌芽、70年代艰苦创业、80年迅速发展,在二十多年成长的历程中,几经风雨.几度辉煌,完成了第一次创业的历史使命.在这次创业中,乡镇企业立足于江苏实际,形成了在所有制结构上以集体企业为主,在产业结构上以乡镇工业为主,在发展目标上以社区利益为主,在经营手段上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独特风格.这一伟大实践与创造.不仅对江苏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辉煌业绩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80年代末,江苏乡镇工业的经济总量已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50%以上,形成了“半壁江山”的格局.农村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二是率先改变了几千年来我国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开创通过农村办工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反哺农业,推动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新局面;三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城市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二元经济结构格局,建  相似文献   

9.
一、河北省乡镇工业发展的基础与地位 河北省乡镇企业萌芽于50年代,起步于70年代,腾飞于80年代。进入90年代以来,进一步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到1993年底,全省乡镇企业巳发展到160万家,从业人员达到788万人,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171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到124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7.9%;实现利润174亿元,上缴国家税金33.8亿元,占全省工商税收的26.4%;出口交货值达到53.6亿元,相当于全省出口产品收购总值的46.3%。外向型经济发展也取得  相似文献   

10.
<正>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江苏乡镇企业在苏南率先崛起,其骄人的业绩已为世人瞩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入,特别是“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制定,以及为实现这一跨世纪宏伟目标所必须实行的“两个转变”,决定了乡镇企业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将面临一次世纪之交的抉择.一、我省乡镇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众所周知,乡镇企业作为我省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在全省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95年,全省乡镇企业达108821家,实现总产值8705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1990年增长4.9倍.乡镇工业产值,增加值和乡村工业利税总额分别达8035亿元、1494亿元和330亿元,均比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市黄岩区乡镇工业发展较快,2000年工业产值221.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3%,2001年突破250亿元,比重跃至95%。但东强西弱,发展极不平衡。西部乡镇地域占全区2/3以上,而工业经济总量(2000年工业产值9.69亿元)不到全区5%(3.2%),东部地域不到1/3,经济总量却占95%。东部经济是全区经济的大头,重头,如何引导东部经济从粗放型,松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如何引导西部经济;从弱到强;面临新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如何定位,这是指导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全区乡镇经济东强西弱的态势,“精东强西”战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云南乡镇企业也和全国一样得到了蓬勃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逐步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上升.按新口径统计,2000年全省乡镇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675亿,现价总产值1294亿,90年不变价工业产值415亿,增加值285亿,实交税金37.1亿,从业人员271万.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3.25%,增加值占全省GDP的14.6%,上缴税金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0.8%(占财政总收入的8.56%),农民收入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四分之一.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生产力最活跃最先进的代表,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的工业经济相对全台州市来说起步较早,近几年来,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张,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至1998年底,全区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2.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4%;实现工业增加值49亿元,占GDP的66.3%;全社会出口交货值达19.5亿元,财政收入4.2亿元,总量分别居全台州市第二、第三位。而且,该区的规模企业、品牌质量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分析该区工业经济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4.
周如生 《经贸实践》2013,(10):20-21
绍兴县是中国纺织产业基地,是一座“建在布匹上的城市”。全县纺织业(包括化纤、织造、印染和服装)占工业总产值的59.4%。其中,印染企业年生产各类印染布分别占全省、全国总产量的51.43%和31.87%。印染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因重污染高耗能而被作为全省“十二五”时期重点整治行业之一。  相似文献   

15.
(1)工业经济总量目标。根据天津市委“三步走”战略要求以及《天津市2003—2010年优势工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预计全市工业总产值到2010年超过1万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工业增加值,到2010年达到2400亿元,年均递增13%以上。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是我市乡镇企业的改革之年,截止年底,全市涉及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已占乡镇企业总数的427%,其中包括组建股份有限公司11家,有限责任公司974家,股份合作制企业2287家,拍卖企业1021家,改制企业的资产总额约占乡镇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初步改变了原来产权归属过于抽象的现象,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使苏州乡镇企业走出了低谷,出现了“三增二降”的好势头。预计全年可完成工业增加值380亿元,实现利润48亿元,上缴各种税金34亿元,分别比1996年增加6%、9.3%和3%,而亏损企业数和亏损额…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是浙江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浙江工业基本以中小企业为主,目前全省拥有中小工业企业68.78万户,占全部工业企业的99%。2002年全省中小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9431.24亿元,销售产值18897.48亿元,工业增加值4122.83亿元,占全省国  相似文献   

18.
金海平  孙燕 《经济论坛》2002,(1):13-14,23
2000年,河北省乡镇企业继续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全省乡镇企业个数超100万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849万人,就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31.4%;实现营业收入7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4%,是1995年的2.3倍;上缴税金103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26%。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GDP的39.6%,农村的社会增加值70.1%来自乡镇企业。这些经济指标表明,乡镇企业在我省的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我省乡镇企业面临着如何进行二次创业,这是关系到乡镇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跨…  相似文献   

19.
袁养和 《江南论坛》2000,(10):17-17
从1998年起,浙江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全部超过了江苏,江苏省乡镇企业在全国一直保持的领先地位终于被浙江省取代。多年桂冠,一朝痛失,号称“乡镇企业王国”的江苏上下无不震惊。然而,严峻的现实,使江苏经济界不得不用冷静的目光重新审视自己、考察浙江,通过认真的对比,找出自身落后的原因。 浙江乡镇企业的主要指标之所以能超过江苏,原因有三: 1、浙江的个体和私营企业发挥了强大的优势。据调查,1999年农村个体和私营企业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浙江为61%,而江苏为40%,江苏比浙江低了21个百分点。去年江…  相似文献   

20.
<正> 1984年,全国乡镇企业的产值,占到了我国社会总产值的13.3%,乡镇五级工业企业的产值合计,占到了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6.1%。乡、村两级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净值,已相当于1983年全国独立核算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总额的14.11%,而在乡镇企业中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