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人力资源》2012,(10):90
年轻的卡尔家里经营着一家杂货店,生意多年来一直不好。有一天卡尔劝告父母:既然生意多年不好,不如换换思路。他家附近有几所大学,学生常出来吃快餐,卡尔就想:附近还没有一家比萨饼店,卖比萨饼肯定行。他就在自家杂货店对面开了一家比萨饼店,装修得精巧温馨,很符合大学生讲究情调高雅的特点,不到一年,卡尔的比萨饼就成为附近的名吃,顾客天天爆满。他又开了两家分店,生意也很好。接着卡尔又到俄克拉荷马开了两家分  相似文献   

2.
南京的王先生看到必胜客在南京做比萨很不错,天天客户爆棚,他认为自已开个比萨店生意应该也不差,这时他得知北京有家单位在做比萨饼的加盟,就去北京前前后后花15万元学会了做比萨饼的方法,同时拿回了这个所谓的品牌,在湖南路开了个比萨店,结果不到三个月就改做面条,直接经济损失15万。他为什么会失败?主要原因是他选错了盟主,他只知道加盟就能赚钱,其实只有加盟对了盟主才会赚钱。特许经营在我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许经营呈现出数量增长快、地区分布广、业态和业种多样的特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  相似文献   

3.
l998年7月的一天,美国《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则 消息:在美国经营了118年,拥有多家连锁店的百货业大 王——沃尔沃斯即将在年底关闭。接着,所有沃尔沃斯 连锁店进行了清仓大行动,店外橱窗贴满了醒目的大标 语——“全面打折”;更有甚者,干脆在店前挂一横幅, 用醒目的大字刷出“关门大吉”。 ◆ 昨日黄花——百年老店的传奇 1879 年纽约的生意人法兰克·沃尔沃斯决定开一家 杂货店,卖五分钱以下的商品,以此招徕顾客。他先在 纽约州的优地卡开了一家“五分店”,但是开张不久这家 店就倒闭…  相似文献   

4.
呆在家中完成冲印?在以前听起来匪夷所思,可现在却已成为现实。为了迎合迅猛发展的数码摄影市场需要,北京市的田飞开了家网上冲印店,日均访问超过1000人次。他的网上冲印生意因此而火红。  相似文献   

5.
目前广州至少有500家饼屋,生意很难做。而“韵馨”饼屋的吴佳新却脱颖而出,他在广州市近郊瑞宝乡开了一家股份制的食品厂,每天的面包、蛋糕从这里生产后,通过面包车运送到江南大道北、长寿路、新港西路三家分店。据吴佳新介绍,做大饼屋生意也是要动脑筋,找窍门的。 1 在旺地选店址 要把饼屋开在人流量大、消费能力强的地段,如车站附近、学校周围。但需要考虑到租金承受能力,一般在上下班人流较旺的地段,开一家100平方米的饼屋,租金每月需要8万元左右;而在临近郊区的居民  相似文献   

6.
精神快餐     
岛村雄是日本 东京岛村产业公司的 董事长,他原先是在 一家包装材料厂当店 员,后来改行做麻绳 生意,就在他做麻绳 生意时,创出了商界 著名的“原价销售 术”。 岛村的原价销售 术很简单,首先他以 5角钱的价格到麻绳 厂大量购进45厘米 的麻绳,然后按原价 卖给东京一带的工  相似文献   

7.
《中外管理》2009,(7):65-65
哲理的故事 一个犹太商人移民到了澳洲,在墨尔本街上做起老本行生意,开了一家食品店。对街正好有一家意大利人开的食品店,免不了相互竞争。  相似文献   

8.
《中外管理》2014,(3):130-130
一位朋友在日本一家中国人开的餐馆点了一份汤。一会儿,服务生将一大盆汤放在他眼前并理直气壮地说:“你没说要一小碗呀!”后来,他又到一家日本人开的料理店,要了一份同样的汤,也没有说是一大盆还是一小碗,服务生给他端来一小碗汤,并说:“如果不够,可以再来一碗。”再后来,他每次去日本,都要到耶家日本人开的料理店用餐,包括喝他感兴趣的汤。  相似文献   

9.
《科技与企业》2007,(3):54-54
荣光店 是当时著名的大型粮油货栈.今已改造成为“黄河宾馆”。荣光店的创始人王佩珩的父亲.道光年间人。初到碛口买地的时候.位于黄河边上的房基是一片乱山石坡,原主要价五百两银子.王父嫌贵没买,几天之后.他又要买时,已价涨到八百两,他仍然犹犹豫豫没有买.恰巧他在包头做买卖的的长子佩珩回来.看了这块基地.果断买下来.这时已经出价一千二百两。后来荣光店因为靠近黄河码头且经营有道.生意十分兴隆.到咸丰年间时.王家资产有白银30万两.水地上千亩。荣光店的望河楼是当时货栈老板品茶休闲与监工的地方.伙计们在他的监视下是丝毫不敢偷懒的。  相似文献   

10.
呆在家中完成冲印?在以前听起来匪夷所思,可现在却已成为现实.为了迎合迅猛发展的数码摄影市场需要,北京市的田飞开了家网上冲印店,日均访问超过1000人次.他的网上冲印生意因此而火红.  相似文献   

11.
我跟朋友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吃面,由于客人不多,我们就顺便和小老板聊了一会儿。谈及如今的生意,老板感慨颇多,他曾经辉煌过,于兰州拉面最红的时候在闹市口开了家拉面馆,日进斗金啊!后来却不做了。朋友心存疑虑地问他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一位朋友新开了一家“实惠快餐店”,生意很是清淡。他对我说:“我的店卫生整洁,品种繁多,货真价实,经济实惠,服务周到,可为啥却门前冷落呢?”为探究竟,我来到了他的饭店。在一街两旁的6家饭店中,我几经查询才找到了这位朋友的“实惠快餐店”。见此情景,我告诉他:“你的失误在于店面无特色,经营没个性。”一位经济学家曾讲过: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犹太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在那里开一家饮食店;而中国人则截然相反,如果一个中国人在  相似文献   

13.
起因是这样的,我跟朋友在路边一个不起眼儿的小店里吃面,由于客人不多,我们就顺便和小老板聊了会儿。谈及如今的生意,老板感慨颇多,他曾经辉煌过,于兰州拉面最红的时候在闹市口开了家拉面馆,日进斗金啊!后来却不做了?朋友心存疑虑地问他为什么。“现在的人贼呢!”老板说。“我当时雇了个会做拉面的师傅,但在工资上总也谈不拢。”  相似文献   

14.
门占五 《公司》2003,(1):65-66
两年多前,王可和妻子所开的“勿忘我”花店和众多的花店一样,经营有些惨淡。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勿忘我”的命运。 王可是开封杞县人,结婚前在河南濮阳开有一家某品牌服装专卖店.由于服装的档次较高,店的位置又偏,生意一直不太好。一心想把生意做好的他开始有些着急。在父母的催促下,他把服装店低价转让,同开花店的未婚妻举行了婚礼。  相似文献   

15.
谈起做生意,许多人习惯于开大公司赚大钱,而不屑于开小店养家糊口。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有位打工仔反其道而行之,坚信做小生意也能淘出大钱。经过几年的打拼,他在广州、深圳、东莞、中山、江门和珠海等地的工业区先后开了138家一元店。如今,他每月收入高达20多万元,固定资产上千万。有人问起他的发家史,他说:“我做事从来不眼高手低,只要有钱赚就不嫌少。我专做别人不屑做的小生意,坚信即使是卖毫不起眼的缝衣针,只要能让全中国的人各买一根,我也能成为千万富翁。”专做穷人的生意,落魄小保安首创一元店今年30岁的李朝阳是湖北省宜昌人。…  相似文献   

16.
在晋南一县城里,开烧饼铺的个体户有60多个,要说卖得快、赚得多的还数那位叫张祥的老板。虽然也同样开着烧饼铺,但他做的烧饼与众不同:避开了油酥饼、干烧饼的老路数,专门经营夹杂着葱花的软面饼,每个饼像锅盖一般大,物美价廉,吃起来口感特别好,又香又软和,赶着上班的干部工人,急着上学的中小学生,口馋的大姑娘小伙子,啃不动硬物的老汉老太,都喜欢到他的店里买饼吃。每到中午,买饼的人排着长队。仅有十平方米的小饼店,每天接待顾客数百人,你说他能没钱赚吗?还有一位姓梅的山东人,在探亲访友时发现晋南某县炒货市场商品单调,仅有花生和五香瓜…  相似文献   

17.
1998年,我发现离不太远的汽车运输和批发场的对面街道旁,有几家面食店屋生意极为红火,经过精心的准备,我也在那个地段开了家面馆.  相似文献   

18.
1998年,我发现离不太远的汽车运输和批发场的对面街道旁,有几家面食店屋生意极为红火,经过精心的准备,我也在那个地段开了家面馆。 原以为这儿的生意会很好做,可我起早贪黑忙得晕头转向,能卖出半袋子面粉的面食就算好了,更令人不解的是,尽管每天我都笑脸相迎相送,但来吃饭的人却越来越少,以至于到了难以维系的地步。  相似文献   

19.
美国有出售形形色色商品的商店,但一家专供发明者展销其新发明产品的商店却别具风格,每天顾客盈门、热闹非凡。 这家发明店的老板是一位发明家,名叫杰思·考希。几年前,他发明了一种用在割草机上的一次性集草装置,可是却找不到投资制造者,于是考希就和他的合伙人想了一个主意,开一家专供发明者展销自己发明的商店。顾客可在店里新产品展销室一饱这些奇特产品之眼福。考希的发明店没在美国西蒙公司的一家购物中心。西蒙公司的营业部主任说,这家发明店非常受人欢迎,他们现在正准备将其扩大到西蒙公司拥有的70家购物中心。 这种创办…  相似文献   

20.
起因是这样的,我跟朋友在路边一个不起眼儿的小店里吃面,由于客人不多,我们就顺便和小老板聊了会儿.谈及如今的生意,老板感慨颇多,他曾经辉煌过,于兰州拉面最红的时候在闹市口开了家拉面馆,日进斗金啊!后来却不做了.朋友心存疑虑地问他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