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南美白对虾的淡水养殖在我国被大面积推广,成为淡水养殖的当家品种之一。但是由于虾病的迅速蔓延,给南美白对虾养殖业造成重创。为了探索南美白对虾生物防病新技术,笔者于2008年4月至10月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柳树酄镇进行了套养白鲳鱼生物防控南美白对虾疾病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 中华鳖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由于人工养殖改变了鳖的自然生长环境,养殖密度较大、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采用温控措施,使鳖的生产速度增快,同时也使鳖的病害越来越严重。这是阻碍养殖业发展的最大问题。虽然有许多专家投入极大的精力去研究鳖病的治疗,也开发了很多鳖病治疗专用药物,然而,一切治疗的措施都显得滞后。对于生产实践的养殖户常面对病鳖和名目繁多的新特药,苦于是否对症而束手无策。故此,才有“防重于治”的呼声。笔者就鳖病发生的基本原因谈一些  相似文献   

3.
<正>一、鳜鱼综合性出血性败血病近年来,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养殖的鳜鱼发生并流行一种以“白鳃、白肝”为特征的严重疾病,此病流行快、死亡率高,在夏、秋季流行最为严重;苗种期少发,中成鱼多发。该病被认为是一种新病,死亡率90%以上,不少发病池全池  相似文献   

4.
<正>一、鳜鱼综合性出血性败血病在养殖的鳜鱼中发生并流行一种以"白鳃、白肝"为特征的严重疾病,又被称为鳜鱼综合性出血性败血病、暴发性流行病、出血病、暴发性病毒性疾病。此病流行广,发病快、死亡率高,属危害最大的暴发性疾病,在夏、  相似文献   

5.
<正> 颤抖病一直是每个养蟹户的心腹大患,一旦发生;损失惨重,许多养蟹户几乎谈抖色变。本人从事鱼蟹病防治工作多年,为防治此病,曾试用过多种药物,要么代价太高,养殖户无法接受,要么效果不太理想。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用科洋鱼虫杀星防治蟹抖病有意想不到的突出效果,而且代价低廉。  相似文献   

6.
<正> 甲鱼急性肺炎病,在目前温室养殖中尚属罕见,而又易被误诊,此病潜伏期长,发病较快,来势猛,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70%以上,此病对幼鳖危害尤为严重。如有养殖单位初次发现此病时,误诊为爱德华氏病,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我县主要河蟹养殖区先后不同程度地发生“河蟹环腿病”,也称“河蟹抖抖病”,此病给广大的养殖生产者造成了重大损失。根据笔者从事蟹病防治的实践,现将此病的发病症状、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滞壳病1、病症:在蜕壳时,病虾头胸甲无法脱落,粘带在步足基部,死亡率可达100%。在淡水养殖或工厂化养殖过程中,体长6厘米以上的南美白对虾易发此病。在室外池塘养殖过程中不易被发现,故危害性很大。2、病因:换水条件差、池水浑浊、水质富营养化、蓝藻旺盛,特别是天气持续高  相似文献   

9.
<正> 主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鱼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此病的名称较多,有叫溶血性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也有叫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病等。其病原体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和弧菌。  相似文献   

10.
<正>如要养鱼富,防病是基础。随着养殖环境的慢慢恶化以及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导致淡水养殖鱼类出现疾病的几率大大提升,带给了养殖者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研究以及探讨分析淡水养殖鱼类较为常见的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手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一、细菌性疾病的病症以及治疗方法1.细菌性出血病细菌性出血病是淡水鱼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病鱼在患病初期,其两侧、口腔、鳍基以及上下领则会发生轻度出血,  相似文献   

11.
<正>敌百虫是一种低毒、低残留的神经毒性药物,广泛用于鱼类寄生虫病的治疗,通常用法是0.2~0.5ppm浓度(90%晶体)全池泼洒浸泡。但在高密度流水养殖中,受养殖密度、溶氧和循环水设施的限制,常规办法很难达到治疗的目的。笔者在从事高密度流水养殖金鳟鱼中,于2005年3-4月,尝试了用高浓度晶体敌百虫短时间浸泡病鱼,治疗金鳟鱼苗三代虫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把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淡水白鲳经过多年的饲养表明,其个体生长快、抗病力强、从鱼种到商品鱼的养殖过程中,一般成活率可达95%以上,常见病有白皮病、锚头鳋病、赤皮病等。今年6月份,杭州某养殖场2号池发生了一例以胀胃为主要特征的淡水白鲳罕见病,作者就该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 淡水白鲳简称白鲳鱼,是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水霉病俗称白毛病,因鱼体受伤后被水霉菌感染而引起。 症状:病鱼不吃食,在水面无力缓慢游动,鱼体背侧及尾部体色变淡,并有霉菌感染症状。取病鱼检查。肉眼可见体表上呈分块状的霉丝丛,有些病鱼还有鳞片脱落,鳍条被蛀断,严重的病鱼可见肌肉腐烂等症状。 流行与危害:此病常见于鱼种或成鱼进入温室越冬期2—3天,初夏鱼种从温室越冬池进入池塘饲养2—3天,该病感染快,死亡率极高。发病原因是网伤,因与罗非鱼混养在捕捞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 弧菌病是多种海水养殖鱼类最为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鲈科、鲷科、鲀科、鯵科及鲆鲽类等都有可能患病受害。自2001年以来,我市为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鲆、鲽鱼类及虾类测报单位,在测报调查中,多次发现测报鱼类患有弧菌病,引起鱼苗及成鱼不同程度的死亡。此病如防治不及时,发病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养龟热的兴起,各地不少爱好者和饲养场引进七彩龟饲养,通过几年来人工养殖中,不少地方发现七彩龟的白眼病流行,有的饲养场发生一定的死亡率,造成了损失。 七彩龟虽然生命力强,但由于其眼睑大而厚,眼内粘膜娇嫩,在越冬中不见阳光,特别是室内饲养时水质不新鲜时,常招致病菌感染而发生白眼病。一旦发现此病,常常是发病中期,多数已化脓结成眼屎样脓块包积在眼睑内部,压迫眼球和视神经引起盲眼,造成残疾而影响摄食,  相似文献   

16.
<正>在水产养殖中,鱼类鳃部疾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鳃部疾病的病因有很多种,大致分为真菌性鳃病、细菌性鳃病、寄生性鳃病、水体环境污染性鳃病以及药害性鳃病等。各种鳃病都有其不同性,只有准确的诊断病因,才能对症用药。根据笔者多年水产服务经验,下面把淡水养殖中常见鳃部疾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3年5月,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一口面积为5亩的鲤成鱼养殖池塘发生严重的肤孢虫病,大约有30%的鲤成鱼被感染,并造成一定程度死亡,影响了成鱼上市品质。1、症状:病鱼体色发黑,靠岸边无力独游,不摄食或减少摄食。体表、胸鳍、背鳍、尾鳍等不同部位发现暗红色瘤状物,呈长条状或椭圆状,有的已破裂,以鳍部分布较多,被寄生处皮肤发炎、溃肉眼可见盘卷成团的线状胞物少许,镜检可见大量圆形孢子。2、病因:笔者认为此病发生是由于池塘老化、水质差、越冬成鱼体质较弱等多种原因造成的。3、治疗:针对该病采取了杀虫、收敛、消毒、内服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2.2.6腐鳃病(gill fouling)淡水螯虾鳃表面通常会附着丝状藻类或者革兰氏阴性菌,还可能存在一些原生生物等,在正常情况下,鳃上附着这些微小生物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但是,淡水螯虾烂鳃病的发生通常与养殖环境水质恶化有关的,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养殖水质,细菌等就会在鳃部大量增殖而导致鳃组织腐败,影响鳃组织对水过滤功能和对氧气的吸收,进而导致淡水螯虾机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之友》2005,(12S):18-19
一、10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各测报点本月的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0月份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上月明显下降。对虾的白斑病、红腿病、托拉病、不明病因病和淡水养殖的鳜鱼、鲮鱼、鲫鱼、长吻、鲈鱼、草鱼、鲢鱼、鳙鱼、鳙鱼等的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烂鳃病、出血病、肠炎病及鳜鱼、鳗鱼指环虫病、罗氏沼虾红腿病、白浊病、中华鳖疖病疮、白底板病、鳃腺炎、白点病等病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正>烂鳃病是草鱼"老三病"之一,每年都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12年8月中旬,江苏骆马湖地区暴发了此病。特别是养殖的草鱼种发病更甚,许多养殖户经过长达十几天或近一个月的治疗,仍然没有痊愈,渔农苦不堪言。后来,一些池塘经过笔者的仔细认真观察、解剖和精心治疗,一个星期后,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