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甘肃省具有十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又具备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推动中医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文章在分析甘肃中医文化旅游产业特殊机遇的基础上,提出推动甘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选择,为促进甘肃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张晓春  贾文君 《发展》2024,(1):30-36
<正>工业旅游是以保护开发工业遗产、整合工业资源、提升企业效益为目的,以多样化的工业形态为载体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产业融合大趋势下,工业旅游涉及领域广、产业链长、跨界性强,对于实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跨界融合,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作为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工业旅游的基础优势。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将文旅元素融入“强工业”行动,是甘肃省打造工业发展新名片、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走好甘肃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3.
高风 《发展》2004,(12):60-61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全国旅游业蓬勃发展之际,甘肃旅游业却不尽如人意.200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23.09亿元,居全国倒数第四位.这与甘肃旅游资源的富集极不相称.甘肃省堪称旅游资源大省,在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80年代时,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曾经创造了旅蝣业总收入居全国第8位的好成绩.但过去的辉煌已不再来,怎样才能尽快将甘肃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再创甘肃旅游业新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4.
甘肃旅游扶贫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为1998 年甘肃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甘肃旅游扶贫开发研究》成果。旅游扶贫开发是指,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地区,通过对旅游资源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发展旅游产业,并以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这里所研究的是甘肃旅游扶贫开发问题,主要探讨旅游扶贫开发的科学含义,论述旅游扶贫开发的有利条件,并以陇南地区为例,就旅游扶贫开发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2016,(3):91-91
2016年,甘肃省将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甘肃丰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以建设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为主要着力点,打造多条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精品线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甘肃旅游业成长迅速,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外汇创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评价甘肃省旅游业竞争力却困难重重。本文首先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概念、模型和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建立甘肃省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最终通过专家意见评分法和模糊数学评价法分别对甘肃省旅游竞争力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进行评价,并找出旅游竞争力缺失的原因,从而为进一步提升甘肃省旅游竞争力指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是一个狭长型省份,东西连接陕西、新疆,南北襟带青海、宁夏,位于西北中枢。丝绸古道横贯东西,黄河干流纵穿南北,历史文化渊源流长。甘肃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类型多样,民俗风情浓郁,形成了丰厚的旅游资源,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旅游胜地。以丝绸之路和黄河干道为构架的旅游线路,则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黄金品牌。近日,本刊记者就甘肃旅游业发展,采访了甘肃省旅游局局长贾笑天。 据费局长介绍,2002年甘肃省旅游  相似文献   

8.
《发展》2008,(9)
8月18日,由甘肃省经贸协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发改委、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的二00八·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甘肃经贸论坛在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举行。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的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多样,文化积淀深厚,但却不为人所熟知。甘肃的主要旅游资源分为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石窟文化、黄河文化、寻根朝觐文化、民族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七个部分。  相似文献   

10.
何喜刚  高亚芳 《开发研究》2006,(5):85-86,73
甘肃段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品位高、内涵丰富,是甘肃省旅游产品的代表,通过对该产品进行生命周期研究,有利于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更新,有利于带动甘肃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展》1997,(6)
陇港经贸合作掠影原甘肃省省长贾志杰会见香港客人摄影.张润秀香港记者关注甘肃香港经贸洽谈会,采访前来参观的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张俊生摄影·张润秀香港华兴公司与甘肃铝业公司合作摄影·张润秀甘肃省政府代表团与香港联合厂商会进行交流摄影张润秀甘肃省香港对外经...  相似文献   

12.
杨振环 《发展》2003,(7):68-70
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甘肃省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宣传力度、新品种开发力度及其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其发展水平与旅游业发达地区比较,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在拉大。本文通过甘肃省旅游资源及旅游业经营现状的分析,提出今后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甘肃旅游业发展总体评价1.景点品位高。甘肃目前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4个国家级、2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3处国家级、2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由于其极具特色的地理位置、自然…  相似文献   

13.
甘肃旅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志强 《西部论丛》2004,(10):55-56
甘肃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会地带,是一个狭长形省份,古老的丝绸之路在甘肃省境内蜿蜒1600余公里,东西连接陕西、新疆,南北襟带青海、内蒙古、宁夏,位于西北中枢。省会兰州是中国大陆版图的地理几何中心和西北地区的旅游、交通枢纽。全省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人口2562万人。甘肃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古代文化遗迹、当代民俗风情,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塔碑楼阁、古城遗址,让人产生不尽的遐想;黄土高坡、大漠戈壁、冰川雪山,以及裕固、回、藏等民族风情,…  相似文献   

14.
《发展》2008,(9):F0002-F0002
8月18日,由甘肃省经贸协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发改委、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的二00八·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甘肃经贸论坛在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举行。 省委常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冯健身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指出。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全省上下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大力进行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5.
甘肃旅游产业的资源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本法 《开发研究》2005,(4):122-124
甘肃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其发展旅游产业的依据。然而,由于地处内陆,加上宣传不力,许多旅游资源“藏在深闺人未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继续推进,宣传甘肃旅游资源,让世人进一步了解甘肃,是甘肃经济发展之重要举措。本文认为,甘肃与中国其他省区相比,其旅游产业的资源特色是:底蕴深厚、非常珍贵、差异明显、特别奇趣。  相似文献   

16.
盘活甘肃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三北  魏梓秋 《开发研究》2005,(2):51-52,55
甘肃有许多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富矿。如何发掘其文化精华,将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同时提高原有产品的文化品位,是甘肃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甘肃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可以极大提升甘肃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甘肃旅游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旅游人力资源是甘肃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是早日实现把旅游业培育为支柱产业目标的根本力量。本文从甘肃省旅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入手,提出开发与管理甘肃旅游人才的对策,试图对甘肃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应用波特的行业竞争力理论--五力模型,分析了甘肃省的旅游产业,得出甘肃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以期提高甘肃省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旅游人力资源是甘肃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是早日实现把旅游业培育为支柱产业目标的根本力量.本文从甘肃省旅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入手,提出开发与管理甘肃旅游人才的对策,试图对甘肃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 2 0 0 0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陕甘宁革命老区旅游扶贫开发研究———以甘肃庆阳为个案》成果之一。作者认为 ,庆阳革命老区的旅游资源是庆阳革命老区实现旅游扶贫开发的重要依据。而庆阳地区人文方面的旅游资源主要是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得天独厚的革命遗址、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乡情浓郁的民间文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