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赵桂芹 《浙江经济》2002,(20):28-29
对信用的理解有很多,具体到货币、资金方面,则主要表现为债权债务关系和对待债权债务关系的态度。而风险是由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使经济人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潜在可能性。对银行而言,信用风险可简单地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但信用风险不仅仅是债务人的违约风险,在更广泛意义上是债务人在履约能力上的变化而导致银行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入世以后,外资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大量进入和各种金融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作为维持银行经营“生命线”的贷款利息,越来越难以收回,应收未收利息款逐年增加,导致银行陷入经营成果难以实现,部分行处经营亏损的泥潭。 一、欠息难以收回造成的危害 1.影响了银行的自身效益和经济核算。由于贷款利息大量挂帐,长期拖欠,不能及时收回,使存款年利息的支付不能得到保证,容易形成新的“债务链”,影响正常经济核算。  相似文献   

3.
常德强 《产权导刊》2002,(10):49-50
一、资产核销与管理 (一)资产核销 企业不良资产一般有以下内容: 1.坏账损失,指各种逾期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及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不能收回的部分账款,及债务人逾期三年以上未能履行偿债义务,确实不能收回的账款.  相似文献   

4.
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对防止银行信贷资产损失作出规定: 一、对转制企业的债务清偿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有关银行应按合同规定收回贷款和利息或与债务人重新签订贷款合同,对已造成的损失要由有关企业承担责任。 二、凡有银行贷款的企业,在进行转制及债权债务的产权变动和经营方式调整时。必须经银行、经贸委和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审批同意后,才可向工商行  相似文献   

5.
<正> 银行投资组合管理的一般分析 对于银行来说,在运营资本规模既定的条件下,要取得最优的经营效益,就是确定最优投资组合问题。在选择投资组合时,银行必须考虑的因素包括:投资项目的风险及其衡量;项目的收益及其衡量;风险与收益如何进行结合、比较,进而构建出投资群,再根据银行自身的投资偏好确定最优投资组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模跨国的信贷市场。模型分析了监管、文化壁垒和担保要求如何影响均衡中的资本价格以及各国债权人、可靠债务人和风险债务人各方的收益。在没有跨国信息共享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担保要求反映着这个国家的银行和在另一个国家的风险债务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但跨国的信息共享化解了此利益冲突。跨国信息共享使所有债权人处境更好,风险债务人处境更糟,可靠债务人处境不变。在一个担保要求较少的国家,跨国信用信息专卖署可以索取较高费用。而两国的公共部门能否建立一个跨国的公共信用注册机关并实现帕雷托报酬改进的政策则视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银行目前普遍存在着贷款收回难的问题。由于银行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对贷款收回难的现象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张晗初 《天津经济》2003,(8):16-17,55
银行规模经济是指随着银行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它反映了银行经营规模与成本收益的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前,债务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抵偿债权业务比较普遍,尤其是银行.因此,银行抵债资产的会计核算与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就成为银行会计和税务人员关注的焦点.文章从银行抵债资产的取得、持有、处置和自用四个环节,对银行抵债资产的会计核算、所得税处理和税务稽查进行了全面、系统阐释.  相似文献   

10.
不良债权是指企业的资金、商品、技术等借与或租借到其他公司企业后,面临无法收回或收回少量的现象.不良债权不但会导致债权人现金流紧张,而且让债务人的资产负债率上升,最终影响双方的正常经营.如果不实施果断和恰当的处置策略,不良债权将继续恶化,越来越多的资源将会在处置不良债权中被吞噬,最终会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债的要素     
朱子 《产权导刊》2005,(7):62-62
债是特定主体之间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与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一样,具有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 一、债的主体 债的主体是债之关系的基本要素之一,指参加债的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包括债权人和债务人.享有权利的人,即有权请求对方为特定行为的人为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即有义务满足对方的要求为特定行为的人为债务人.  相似文献   

12.
秦其哲 《西部论丛》2003,(10):61-62
银行在经营中会产生大量的债权风险,一般是银行通过债务人提供第三方保证、抵押、质押等方式作为债权的风险规避和安全保障措施。但除了抵押质押外,其他的担保方式都不具备优先受偿权,一旦发生与同一债务人的其他债权冲突,或提供保证的一方出现不能履行保证义务时,银行债权便无法得到优先保护。根据我国目前法律之规定,更好地确定和运用优先受偿权,是银行保护合法债权的有力武器。有效设立和行使优失受偿权;可以实现化解贷款风险,保护银行资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和第199条规定,银行可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利,对逾期贷款的债务人起诉、申请执行和申请宣告破产,由法院强制其还贷的收贷方法。 依法收贷的范围。一是拒不偿还的逾期贷款。主要有经多次催告,债务人找借口拖欠,并不实际偿还的;有意转移资金,逃避还贷义务的;借贷双方签定新的还贷协议后,债务人仍不偿还的;原法人代表发生变更,而新法人代表拒不承担还贷义务的;债务人无力还贷,而担保人拒绝承担连带责任的。  相似文献   

14.
董标  海燕 《上海经济》1994,(6):62-63
<正> 银行向商业性过渡,意味着银行也要承担风险责任。实行抵押贷款,可以起到减少贷款风险、保证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的作用。这是有法律根据的。《民法通则》第89条就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抵押。债务人不覆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变卖抵押物的价款优先受偿"。  相似文献   

15.
破产制度下的银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曾经在三十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没有破产法,使清偿到期债务案件的处理无法可依。债务人一旦失去偿债能力,便长期拖欠。尤其是国有企业对银行的负债,往往是还不起就拉倒,由此导致债务人还款观念淡漠,有些企业还得起债也以种种"理由"赖着不还,造成债权债务关系进入恶性循环,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遭到破坏。在那种没有破产制度的条件下,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最大的债权人——银行。从外部关系来说,由于对丧失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中国银行业1986-2008年数据从整体层面和银行层面考察了我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增长与银行风险的关系.从整体层面分析结果看,非利息收入增长具有一定的风险分散化效应.但是,由于非利息收入相比干净利息收入具有较高的波动性和明显的周期性,随着非利息收入比重的增加,这种分散化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在逐步减少.从银行层面分析结果看,净利息收入增长率与非利息收入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在考察期内多为负值,同样表明非利息收入增长具有一定的风险分散化效应.但是,进一步的模型分析显示非利息收入增长对我国银行业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总体上,我们的研究表明,非利息收入增长对我国银行业具有一定的风险分散化效应,但是更多地依赖非利息收入存在着恶化风险与收益之间权衡关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美元和中国皇帝的故事最近,英国《金融时报》一篇题为《美国的赤字问题不仅仅是中国造成的》文章引用凯恩斯的话“如果你欠银行100英镑,问题出在你身上。但如果你欠银行100万英镑,那问题就出在银行身上”说,如果凯恩斯是正确的,那么全世界的债权国就都将面临一个重大问题,而美国反而一身轻松。然而,如果债务人需要继续借钱,那么认为债权人应比债务人更恐慌的看法就是错误的。如果债务人不断向债权人借钱,最终又极有可能拖延不还,那么债权人就将拒绝此类“赔了夫人又折兵”事情。这样,债务人就将付出巨大的代价。中国现在拥有价值数千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债的概念     
朱子 《产权导刊》2005,(6):59-59
一、债的概念 债,是指特定民事主体之间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民事法律关系.我国<民法通则>第84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在债的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双方为债权人和债务人.  相似文献   

19.
通过拍卖方式处置不良债权的弊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良债权,是指企业的资金、商品、技术等借与或租借到其他公司企业后,权益无法收回或收回少量而形成的法律关系。我国大部分不良债权来源于银行金融机构和国企,并被剥离到信达、长城、华融、东方等国有性质的资产管理(经营)公司,由后者负责处置。  相似文献   

20.
事实经过和判决结果。长安银行于2000年11月向顺风汽车公司借出资金1000万元,期限一年,为流动资金贷款,胜利实业公司为该笔贷款提供保证担保。但根据保证合同的约定,保证方式为一般保证,保证人不承担连带责任。合同到期后,顺风公司因为经营困难,无力偿还债务,贷款不良化。长安银行为收回资金,于2002年初起诉要求借款人还贷。鉴于起诉当时银行与保证人的银企合作关系尚且良好,且保证人是当地大型企业,一直为各家银行争相营销的对象,故长安银行只起诉了主债务人。2002年10月,法院判决长安银行针对顺风公司的诉讼胜诉。此后,由于借款人偿债能力有限,所以,银行虽经多方努力,却一直未能执行到足够的财产来抵偿贷款,借款人也一直在断断续续地清偿债务。2003年12月,银行看到主债务人顺风公司还债无望,遂又对保证人胜利公司提起了诉讼,要求保证人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