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新江 《理财》2014,(6):28-28
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首先就是要警惕法律风险,监管部门也要加快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体系建设,确保众筹循序渐进地发展。毕竟,众筹不易,且行且珍惜。  相似文献   

2.
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模式,与互联网金融一样是由近些年以网络为媒介创造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然而以传统金融监管措施为主的法律法规不能再短时间内推陈出新,将实物回报类众筹与股权众筹的监管一并囊括,因而目前我国国内的众筹,特别是实物回报类众筹,在发展的同时也有很多具体的法律风险令我们分析与解决.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入手,剖析在此环境下的实物回报类众筹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众筹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它的出现对金融业的发展必然产生影响,这就必然给金融监管带来机遇与挑战。为了使互联网众筹更好地为金融发展服务,首先分析了互联网众筹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机遇,然后从金融环境、互联网众筹自身、以及金融政策等方面分析了互联网众筹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对互联网众筹进行有效金融监管的主要对策,使其更好地为金融业向着现代化、市场化方向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众筹本来属于互联网金融的一个种类,随着2014年全球众筹峰会在北京召开,即使不能说众筹现在比互联网金融更热,起码也可以说众筹与互联网金融一样火热。本土创业型众筹网站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互联网巨头入局、海外巨头入侵,共同掀起了众筹大战。  相似文献   

5.
正一直备受关注的互联网金融又迎来了一位新成员——众筹。这个以展示创意来吸引投资的融资方式,为有潜力但没有资金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新的解决之道,赢得了多方赞赏,作为互联网和金融领域风向标的互联网巨头和银行对此则做出不同的应对方式。然而众筹毕竟还不够完善,它在提高融资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中难以避免的问题,非法集资、信用问题以及创意被盗等风险让众筹变成"众愁"。未来,众筹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发展的地方。本文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众筹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根据互联网众筹的特点和类别,分析了互联网众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管理风险、利率风险和平台安全风险.在研究他国监管法规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互联网众筹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途径和建议,希望为我国的互联网众筹发展创建一个更加合理合法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产品众筹发展迅速,深受商家和消费者喜爱,但互联网产品众筹刚刚兴起,还没有经验和规律可循,产品众筹设计基本都是相互参考、借鉴。本文通过采集目前线上知名的京东众筹平台1000个正在众筹的产品数据作为研究基础。根据产品类型和数据类型,展开线上众筹产品的特征研究,为今后的互联网众筹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及其背后火暴的原因,并基于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众筹(债权和股权P2B众筹)、直销银行和大数据网络借贷五种的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考察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最后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刘春林 《时代金融》2014,(9Z):30-31
本文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及其背后火暴的原因,并基于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众筹(债权和股权P2B众筹)、直销银行和大数据网络借贷五种的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考察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最后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发展模式在逐渐地转型,互联网金融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众筹是互联网金融重要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有效的缓解了资本市场资金短缺和民间资本过剩的错配问题,对支持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具有重要的意义。截止2016年底,我国已有不少于400家的众筹平台,涉及商品众筹、股权众筹、公益众筹等多种模式。然而,随着众筹模式的快速发展,却暴漏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投资者门槛过低、项目欺诈等行为,使众筹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工具存在有一定的风险。本文力求在正视众筹模式风险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规避这些风险,使众筹模式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高速发展以及金融模式的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在我国取得了的长足发展,众筹和P2P是互联网金融中的最主要的两大工具,也是发展速度最快、参与主体最多的互联网金融工具。本文从债权众筹和P2P的定义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及其区别,并着重对债权众筹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作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众筹得到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对传统监管法规的冲击使其陷入发展瓶颈。2012年美国颁布JOBS法案规范了对众筹的监管,对美国国内众筹的发展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本文从介绍美国众筹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和监管框架入手,借鉴美国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加快我国众筹立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众筹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众筹最大的优势是将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一个的圈子,围绕人与人共同的兴趣爱好开展金融服务,从互联网金融发展成社群金融,即是人人金融——众筹2.0时代。2015年互联网行业最火的一个词,无疑是"众筹"。国内众筹网站正迎来新一波热潮,多个不同的范本正悄然绽放。但我们已经看到的,仿佛走上了一条岔路口。以淘宝众筹、京东众筹、苏宁众筹等众多电商众筹平台一片火热,而以点名时间为首的一些专业众筹网站步履维艰,其已经转型为智能硬件的首发平台,成为一个垂直展示平台。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发展,金融领域的改革也步伐加快,互联网金融近年的发展速度迅猛,在互联网时代,形成了新的融资方式,众筹模式。在互联网平台上来筹集资金支持由他人发起的项目,并通过项目发起人向投资人提供相应回报的融资模式。本文对众筹模式的类型及优势加以阐述,然后就众筹融资模式的运作流程以及信用风险详细分析,最后探究如何对众筹融资的信用风险进行防范。希望此次对众筹融资信用风险以及防范措施的研究,对众筹融资良好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的目的是帮助股权众筹主体了解股权众筹存在的法律风险,实现投资者“明明白白投资”、创业者“踏踏实实融资”。对于绝大多数创业者而言,资金短缺是无法回避的难题。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创业企业融资中遇到的不被传统金融机构重视的局面。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方式包括P2P、第三方支付、众筹等。广义上而言,P2P业务也被看作是众筹的一种,即债权众筹。而狭义上的众  相似文献   

16.
王漪 《投资北京》2015,(1):44-45
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新兴业务,“房地产众筹”在2014年面世后,吊起了不少投资者的胃口。只不过纵观各大房地产商的众筹项目,其金融特性并不明显,更像是企业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来宣传和销售楼盘。用来促销的“众筹”“团购”热潮逐渐退去后,紧接着登场的便是“众筹”。当房地产行业开始与这一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新生事物发  相似文献   

17.
P2P与众筹是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兴起的两种金融融资模式,使得中小为企业的融资方式更加便捷与高效,从而为中小微企业的不断壮大与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当前的P2P及众筹融资模式兴起时间较短,其运行方式还不够完善与规范,从而制约了两种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的高质量应用,不能较好地为中小为企业筹集到充分的发展资金。本文将从P2P与众筹视角详细分析中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的健康模式。  相似文献   

18.
张怡姮 《金融博览》2014,(18):53-5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全球众筹市场高速增长.据《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预测,2014年全球众筹交易规模全年将达到人民币614.5亿元,到2016年,众筹融资规模将逼近2000亿元,与此同时众筹平台将达到1800家. 众筹模式的融资形态在欧美诸国已经迎来了黄金上升期,随着其成熟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众筹的影响力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但是,如此高额的融资金额及迅速扩张的影响力导致金融监管主体缺位及监管难度增大.面对新型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也应促进和引导创新,积极面对创新型融资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众筹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互联网金融模式,是由发起人发起项目,大众通过互联网相联系为其共同项目汇集资金的活动。具有低门槛、低成本的特点。众筹对于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众筹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各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我国众筹融资进行了简要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众筹融资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论文运用经济学理论首先分析了参与者参与众筹市场的激励因素,然后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如何引起众筹市场失灵的问题,最后运用市场机制设计理论提供应对众筹市场失灵问题的解决方案。从鼓励金融创新和提高人民福利的角度,论文倡导积极尝试众筹融资这一创新模式,推动众筹市场的发展,同时加强众筹市场的立法和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