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准扶贫"是一项艰苦的事业,同时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金融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客观要求,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形式之一。金融精准扶贫不仅能引导扶贫资金精准投放,而且可以优化金融资金配置。商业银行无疑是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重要的主体。因此,本文主要就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精准扶贫现状展开分析,研究商业银行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难点,并对新时期精准扶贫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金融精准扶贫过程中,重点在"帮扶"。要充分抓好"贫"这个切入点,立足"扶"这个出发点,瞄准"精准"这个关键点。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商业银行的自身逐利本性与精准扶贫政策性、公益性之间的内在矛盾是当前金融精准扶贫中亟待破解的关键性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大数据创新信用管理,将成为化解这一难题的有力抓手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战略任务之一,金融是推动扶贫工作的重要力量,加强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以农行达州分行为例,对其精准扶贫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达州金融精准扶贫面临的现实难题,并对下步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扶贫是我国"精准扶贫"事业的重要引擎,要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离不开金融科技的支持.随着新兴技术的兴起,金融精准扶贫如果能利用好5G技术,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将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出巨大力量.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5G技术的优势,分析5G技术助力金融精准扶贫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十九大后,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大金融扶贫力度,为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开展金融扶贫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党领导下的脱贫攻坚生力军,精准扶贫国家队,要坚决打好金融扶贫攻坚战。本文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下普惠金融特点进行分析,以内江市"插花式"扶贫工作作为实践,思考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对金融扶贫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四个加强"总结了江西金融系统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指出当前金融扶贫仍存在精准度还不够高、贫困县金融需求参差不齐、风险分担体系还不够健全、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投放偏慢等方面的问题。金融系统应加强金融精准扶贫信息对接共享工作,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建设,进一步完善金融扶贫配套政策体系,力争全省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谭钰 《北方金融》2020,(2):7-12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现价值和利润等效流通的重要手段。利用金融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客观要求。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加以规范,而目前,我国扶贫法治化建设远滞后于扶贫工作的需求,严重阻碍了金融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实践中农村金融理念落后、金融扶贫法律体系散乱、现行法无法满足金融扶贫需求、域外经验同我国国情差异较大。因此,必须立足于我国实践,对症下药,构建金融扶贫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从扶贫开发金融服务的大视角来看,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精准扶贫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甘肃临夏州金融机构将加强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创建信用村镇建设与实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扶贫再贷款是人民银行支持"三农"、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的重要政策工具,为贫困地区信贷市场提供低成本资金,在金融精准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湘西州扶贫再贷款运用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效,探讨了扶贫再贷款在支持精准脱贫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原因,并就如何用好用足扶贫再贷款政策工具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乔睿 《青海金融》2020,(1):42-45
普惠金融提出至今,中国通过普惠金融进行金融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限于传统金融模式存在的金融机构高经营成本、低效率、金融服务不均衡等共性问题,精准扶贫始终无法达到"最后一公里"。数字普惠金融实现了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成本可承担性、金融供需的可匹配性,是金融精准扶贫的助力器。本文从分析传统金融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着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借助数字化新技术实现精准扶贫的内在逻辑机理,梳理数字普惠金融的优势,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精准扶贫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商业银行在金融精准扶贫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如期完成。本文充分总结经验,立足当前扶贫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客观分析了金融扶贫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出金融精准扶贫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并以数字化转型及金融改革创新为视角,阐释了新形势下实现金融精准扶贫的路径建议及未来构想,以期建立数字化转型助力下金融精准扶贫的常态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当前湖南省贫困地区经济虽有所发展,但金融信息化基础建设设施相对落后,贫困户"贷款难、担保难、发展难",互联网金融应用的普及率偏低,仍存在许多问题限制扶贫工作的推广,精准扶贫金融支持力度有待加强。本文通过对湖南省贫困地区现状的考察、致贫原因的分析,结合现行政策的运用成效,提出金融支持相关创新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精准扶贫是落实党中央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玉溪市为样本,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或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深入开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金融机构在服务扶贫攻坚战略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适应国家精准扶贫的战略要求,实施精准扶贫,成为我国金融业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倡导各类型金融机构共同参与,致力于提供全方面金融服务,积极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在先前的研究中,对普惠金融和精准扶贫的文献较多,但其二者相结合的较少,本文结合中外学者对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的研究,对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做一个比较性研究,以期对从事精准扶贫的研究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精准扶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开展扶贫资金审计,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国家审计机关的神圣职责,扶贫资金审计涉及部门多、数据量大,面对"海量"数据,使用传统手工审计方法难以实现,使用大数据审计则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6.
以责任和担当推进金融精准扶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是农村信用社义不容辞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使命担当。农村信用社必须充分发挥好金融扶贫的先导和杠杆作用,在提升扶贫成效、完善扶贫机制、寻求外部合作、强化责任落实等方面精准发力,坚决打赢金融精准扶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30多年的扶贫开发,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临近,扶贫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更为突出,寻求更为有效的扶贫工作模式成为重要课题.从国内外金融扶贫实践入手,阐明了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的关系,针对河北省精准扶贫、普惠金融建设现状,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当前河北省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民银行支持"三农"的重要政策工具,支农再贷款通过总量供给扶贫、结构调整扶贫、价格控制扶贫、政策辅助扶贫,起到了一定的金融扶贫效果。但随着我国扶贫工作方式由全方位扶贫转为精准扶贫,传统的支农再贷款运作存在着资源错配、时间错配、传导抑制、效果抑制四个方面的弊端。为此亟需从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中单独创设扶贫再贷款并完善制度设计,进一步提高金融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普惠金融发展迅速,其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金融服务。现如今贫困问题仍然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内蒙古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严峻。那么,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否在精准扶贫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普惠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入手,探讨了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的关系以及扶贫模式;分析了内蒙古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和普惠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普惠金融更好地支持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是"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以普惠金融理念引领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精准扶贫"对策,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丰富惠农支付服务功能,助力精准扶贫,真正体现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的作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是打赢扶贫攻坚站的有力推手,央行支付作为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有力推手,在惠农资金兑付、加速农村资金流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目前"支付服务三农"现状和问题,让央行支付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下面以广南县为例,对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