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庆与世界》2013,(1):43-43
<正>所谓外事礼仪,是指个人在对外交往中所必须遵守的、用以维护自我形象,同时用来对外国友人表示尊重友好的一系列的惯例和形式。外事礼仪是各国在长期对外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是涉外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形式或环节,与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紧密相连。一般而言,外事礼仪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维护形象。在外事活动中,个人的言行代表着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或城市的形象,若是对自我形象毫不修饰,亦属失礼行为。  相似文献   

2.
外事管理工作不仅是科研院所对外交往的窗口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枢纽,也是科研院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主要渠道与平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迅速崛起,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外事工作已逐步彰显出其重要的地位。在科研院所日益发展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活动中,科研院所的外事管理工作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外事管理人员应具有更高的素质。文章结合科研院所外事管理工作的内容,分析其存在的普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要建立高素质的外事人才队伍及其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郑方 《重庆与世界》2013,(10):64-66
自从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领域“文化转向”以来,译者逐渐摆脱了“隐形人”的身份,开始走入公众视野,译者的主体性也日益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党政文件为例,分析译者在外事翻译中为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内涵,更好地为外事活动服务,保证外事翻译的严肃性和翻译效果,是如何发挥其主体性进行翻译的。  相似文献   

4.
《重庆与世界》2017,(1):37-38
回顾2016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政府外事侨务办”)争取市领导对领事工作的支持,发挥高层交往的引领作用,密切我市与各国驻渝、蓉两地总领事馆的交流与合作,与各国驻渝、蓉两地(总)领事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经贸活动,进一步密切我市与各国驻渝、  相似文献   

5.
Wendy Yau  Sze Mann 《魅力中国》2013,(22):224-224
中国和文莱早在公元5世纪就已经正式有了官方交往。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期间曾中断往来。随着中国与文莱相继独立,世界格局新的演变,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加强各国间通力合作与交流成为最大政治趋势,1991年9月30日中国与文莱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双边关系发展顺利.各领域友好交流与合作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国籍、民族、地域之间的界限,对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虽然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各国之间的交往扩大和频繁,必然带来国际间的文化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内得到传播和交流。而文化的广泛传播并不仅仅是依靠自发的交流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中韩两国高校间的交流与日俱增,对从事韩语翻译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笔译、口译以及外事礼仪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阐述高校外事韩语翻译工作的特点,以帮助高校翻译工作人员提高业务素质,在中韩两国大学交往中发挥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8.
2014年已经临近尾声,外事工作即将圆满收官。此刻我们再回顾这一年重庆外事工作的点点滴滴,不难发现,重庆外事工作向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又迈近一步,并为重庆创造了同世界各国发展长足友谊和重庆社会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9.
郭树勇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7):117-126,159,160
中国特色议会外交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对外交往,还包括省级地方人大的对外交往;不仅包括人大系统联合有关方面开展的针对外国议会的交往,还包括针对国际组织的活动,甚至包括针对某些国家元首和政府领导人交往等外事活动。研究当代中国特色议会外交,要认识它与政府外交的高度统一性、立法机关在其中的主体性以及议会交往的多样性和弹性。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议会外交要处理好议会外交与政府外交、议会外交与政协外交以及全国人大外事与地方人大外事等之间的关系。从发展的角度看,议会外交正在成为贯彻中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新的增长点,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信心平台,也日益成为中国管理国际危机和参与国际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陈其琴 《魅力中国》2009,(9):130-131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存在不少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使得两国在跨文化交际中各具特点。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两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紧密,更多领域涉及到两国间的跨文化交际。作为语言教师要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教学是日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提高日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孚生的日语应用能力,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进行跨文化交际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大和平小战争当今世界,扩大国际间交往与合作已经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随着经济政治领域的国际化发展,各国的相互依赖性大为加强,任何国家都越来越难以获得超出世界经济和政治持续发展需要之外的利益。一般情况下,在对外关系中使用暴力手段所能获得的利益将越来越小于相互对话与妥协  相似文献   

12.
架合作之桥结科技之果──浅谈科技外事工作管理王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外交往蓬勃发展。在科研体制改革中,科研院所的外事工作日益发展和增多,其形式也从单一的外事接待逐步发展成科技交流、引进国外智力、国际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13.
李筱珺 《魅力中国》2014,(23):43-43
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国际间的交流不断扩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语口译的重要作用不断突显。在跨国和跨语言的沟通中,英语口译是重要的桥梁。基于英语口译的特点,要求英语口译人员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只有这样英语口译人员才能准确的运用语言工具传递交流信息,保证商务洽谈或是外事活动进行顺利。本文将会对英语口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进行重点论述,为英语口译人员素质的提高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涉外事务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政府机关到涉外企事业单位的日常事务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外事文书是对外交往的书信形式,是进行对外交涉和礼仪往来的一种重要手段。各种文书均体现国家的对外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所以起草和发送对外文书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原慧 《中国经贸》2011,(2):117-117
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显得日益迫切,在广告领域尤为突出,由于各国历史、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使得文化交流受阻。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外文化在广告中的冲突与交流。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正南非水牛城代表团来渝访问7月18日,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副主任王雯,在市外事大楼会见了南非水牛城常务副市长左拉·安德森·帕卡提率领的南非水牛城代表团一行,就积极推动重庆市渝北区与水牛城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交换了意见。王雯表示,渝北区与水牛城比较优势明显,两区市应以签署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为契机,加强互动交流,促进各领域友好合作,开展地方交往,为落实两国共识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由于中西方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的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的差异性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人们在沟通交往中具有尊重他人的意识和入乡随俗的理性行为。和谐文化的融合最终的共性就是发展快乐交流。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重庆市政府外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大外事服务大开放推动大发展。举办了系列重大外事活动,提升重庆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广泛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建立更多领事  相似文献   

19.
徐菲 《重庆与世界》2013,(9):86-88,103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对高校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外事的第一执行者,外事人员应找准定位,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除了充分调动外事人员内因,高等学校还应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推动对外合作交流,真正实现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伍启明 《广西经济》2013,(10):15-16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入发展,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交往合作更加密切,已成为中国对东盟开放合作新高地。作为对东盟国家开放合作的前沿,广西需要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促进中国与东盟双方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推进中国一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建设南宁至新加坡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