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力资本的积累决定着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而我国低素质农村人力资源的"富足"与人力资本的"空心化"是当前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做好新型农民的培育工作,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广西地处亚热带,水、土、热资源丰富,阳光充裕、雨量充沛,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得天独厚的天然地理优势,既创造出品种丰富、质优物美、四季多产的农产品,又减少了农业设施的投入。广西果蔬的生产面积、产量和土地使用率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充分发挥广西优势所长,提升广西优势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是推动广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升广西形象,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广西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各项方案的部署和不断落实下,甘肃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农民人均收入、粮食产量、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增幅均高于全国水平;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农牧业持续发展势头良好;农民收入来源和消费结构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多,金融扶持渠道拓宽,融资难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是,甘肃省农村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农民人群素质较低、农业产品过于单一、先进的现代化农业科技水平应用有限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着甘肃省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应在加快优化农业产业和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其中农民既是"三农"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关系农业和农村发展最重要的行为主体,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当前和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解决农民问题,一方面是要"转出去",大规模地减少农民,解决几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与彻底市民化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留下来",保有一部分农民,解决"谁来种田"的问题。而留下来的农民,是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根本性内生动力,是关系农业、农村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范义  王增恩 《发展》2004,(6):24-25
中国"人世"后,农业和农民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如何使农民通过增收尽快富裕起来,这是当前小康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从战略的角度看,农业受到冲击是我国今后必须注意防范和化解的主要风险;农民增收问题也是我国今后必须特别注意解决好的社会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民的增收,就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一号文件"的出台,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心系民众、求真务实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6.
吴铮 《魅力中国》2010,(9X):122-123
<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问题始终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因此,新闻工作者要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高度,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技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技进农户农民有五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科技进农户,是指充分依靠科技人员和现代信息网络的力量,把农业技术、市场信息传递到农村千家万户,通过提高农民素质,解决"三农"问题.如今只有科技包括农业技术、信息进农户,才能更好地解决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问题,极大地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李勇 《广西经济》2008,(4):38-40
工业化是现代工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进而推进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十五”以来广西实施“工业兴桂”战略。不断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但由于历史原因.广西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落后.工业化进程慢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一五”时期。广西面临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大机遇.广西必须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提升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把工业化推向新的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9.
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作了全面部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调,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的"三农"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的局部性问题,而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从我国的未来发展来看,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  相似文献   

10.
取消农业税是解决“三农”难题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活动的基础产业部门,是国家独立、社会安定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建国后实行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化道路,使得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三农”问题一直没有能够得到很好地解决,严重影响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必须把发展农业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现阶段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保障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也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苏州乡村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不断创新,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在苏州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实施,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瓶颈。文章针对现有困境提出解决方案和新的开发思路,以期为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特别是劳务经济的持续发展,许多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农民相继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变成了"城镇居民"。到"十一五"末,云南省彝良县约有13万农业人口离开土地,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弄清在"农民变市民"进程中,政府到底要  相似文献   

13.
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增加农民收入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发展农业,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中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从美国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主要有积极审慎地反哺农业,增大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本固基,建立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保护农民利益,改进农村工作的行政领导方法.借鉴他国之经验,增强自己的发展内功,才能有力地保证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狭小、分散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把家庭经营的灵活性与合作经济组织规模经营的竞争优势较好地结合起来,扶持农民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发展商品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农民的家庭经济获得发展的经济条件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经济?如何评价其劳动致富?本文试作若干分析。 (一) 我国农民的家庭经济,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早在人民公社化时期,它作为集体经济的补充就被肯定了下来。在全国土改后,我国在农民中间组织互助组、初级社,逐步把小农的私人占有引向合作社占有,正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了起来。但是,这个逐步过渡的进程走得  相似文献   

16.
《宁波经济》2006,(8):3-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表明从"十一五"时期开始,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将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历史阶段。通过调整公共财政的支持重点和支出结构,加大了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增强农业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为在工业化加快的条件下支持农业发展构建了政策框架,标志着我国"三农"政策开始从农村支持城市逐步向城市带动农村转变,表明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正在朝着有利于"三农"的方向转变,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正在实现重大转变。不久前,本刊记者就当前的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国家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将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以及如何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问题,采访了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失地农民的利益维护问题。本文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周边的农村集体土地被越来越多地征用,"少地"或"失地"农民将随着征地量的增大而增加。保障"少地"或"失地"的农民获得长期稳定乃至富足的生活来源,使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得到充分的尊重,这事关农业、农村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谢泽宇 《广西经济》2014,(11):24-25
正广西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区,是全国少有的宜农、宜林、宜牧、宜渔综合发展地区,是全国的"糖罐子"、秋冬菜"菜篮子"、亚热带水果"果园子",是全国双季水稻、桑蚕、茶叶、食用菌、畜禽、水产品、油茶、速丰林等优势产业生产基地。广西直接面向东盟、粤港澳及广阔的全国市场,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广西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突出抓好标准化生产、现代种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信息化、农产品品牌、休闲农业、农业开放合作等关  相似文献   

19.
李洪祥  王喜军 《黑河学刊》2006,(1):15-15,29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爱辉区作为全省乃至全国对俄开放的桥头堡,必须始终不渝地依靠投资拉动,始终不渝地实施工业立区战略,始终不渝地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才能不断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供群众和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20.
八方寄语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如果农业现代化搞不上去,不仅会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势必会拖工业化、城镇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后腿。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一定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不断为农业"强筋健骨",让农民以"农"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