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工程175米正常蓄水位,标志着其防洪、补水、发电、通航等综合效益开始全面发挥。三峡工程从建设、运行到蓄水175米,已步入全面收获期。三峡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象征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2.
科技动态     
三峡工程的第一推动力长江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世纪工程。然而,当人们置身于三峡工地时,见不到想象中的人海车潮。映入眼帘的,只有庞然大物般的施工机械和气势磅礴的施工场面。在方圆15.28平方公里的三峡工地,建设队伍人数不到2万人,不及当年葛洲坝10万施工大军的1/5。这就是现代化的施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在三峡工程建设中体现得非常充分。科学技术当先锋三峡工程历经了半个世纪的论证和研究,涉及泥沙、航运、水文、地质、施工、建材、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生态环境等多学科、多专业,是一项空前…  相似文献   

3.
2005 年,它在三峡工程全球竞标中力挫“洋对手”,成功取得独家供应权;2007 年在中国设计师网举办的行业评选中,它与西门子、ABB 等跨国巨头同台竞技,摘得“设计师最喜爱的十大软起品牌”桂冠;2008 年,成为奥运会和世博会建设项目的合作伙伴;它从投资建厂到今天成为工控自动化行业的龙头企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高科技电气领域的开发和建设,为中国电气市场开辟了一条新路。它就是中国?和平电气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
水电站     
《中国西部》2008,(1):18-18
中国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工程计划于2009年完工。依照目前运营情况保守估算,只需再运行10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目前三峡总公司已计划在长江上游再建造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大型水电站,总发电量将是三峡工程的2倍。这四座水电站全部由三峡总公司投资建设。溪洛渡电站是中国第二大水电站,位于四川雷波县和云南永善县境内金沙江干流上,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60万千瓦,坝高278米,防洪库容46.5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5.
辛文 《东北之窗》2008,(7):25-26
从1891年成为中国内陆最早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到抗战时期的"陪都"、建国初期的"西南局"以及改革开放的计划单列市,重庆地位几起几落。世纪之交,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带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和百万移民迁建,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庆被推到了国家现代化建设重大战略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6.
金黎 《特区经济》2005,(11):282-284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实现了中华民族强盛的百年梦想,以其已经创造和正在创造人类水电开发利用史上的一系列“中国之最”和“世界之最”,铸就了世界水利史上的巍峨丰碑。与此同时,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具有鲜明个性、丰富内涵的三峡工程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正在日益形成和发展,并以其无与伦比的优势日益受到世人关注,通过开发和构建,三峡工程还将铸就“世界之最”的三峡工程文化品牌的巍峨丰碑,为三峡文化再添奇葩,为三峡工程再添光彩,使三峡工程攀上辉煌的巅峰,使三峡文化与雄伟的三峡大坝一样驰名中外,饮誉世界,为人类科学文化史再添辉煌。其意义和影响不亚于前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7.
人们关注三峡工程大坝有多高?船闸有多雄伟?2003年能按时蓄水发电吗?外迁到上海、广东、福建的8万移民生活习惯吗?就近后靠的移民是不是迎来了新家园的丰收?然而,你可能忽略了一个与三峡工程建设、三峡移民同样重要的艰巨工程──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的三峡工程蓄水发电后,川江航道上的湍流、暗礁已大部分消失,其黄金水道的“含金量”将充分凸显。就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而言,东部有重要中心城市武汉,西部有最大的中心城市重庆。宜昌有着连接中、西部重要城市的纽带作用,肩负着中、西部交流与发展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2003年6月1日零时,三峡工程成功地下闸蓄水,6月16日,双线五级船闸开始试通航。三峡工程历经10年建设,“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梦想已成为现实。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国家高度重视,人民期望很高。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早在80年前的1919年,就提出过在三峡建坝的设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三峡工程倾注了大量心血。1993年,三峡工程准备动工之初,国务院就成立了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三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朱基和温家宝亲自担任国务…  相似文献   

10.
近日我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开始大江截流。向家坝水电站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的第一座巨型水电站,是继三峡工程、溪洛渡水电站之后,我国已建和在建的第三大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骨干电源点。向家坝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灌溉等综合效益,同时具有拦沙和为溪洛渡水电站进行反调节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产业》1996,(8):15-18
三峡工程和长江治理开发科技攻关结硕果本刊记者1990年7月国务院召开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对三峡工程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的科学技术经济问题请国家计委、科委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好,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12.
支援服务三峡工程,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是宜昌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三峡工程的如期投产发电和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是世界水电旅游城建设的根本支柱。而支援服务三峡工程的难点和重点都在于搞好三峡库区移民的搬迁安置工作。宜昌市三峡库区移民搬迁虽早已过半,但目前正值二期移民的关键时期,移民的搬迁安置及其后期的扶持,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到三峡水电旅游城的建设。 从宜昌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抢抓三峡移民机遇,加快世界水电旅游城建设步伐,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  相似文献   

13.
《重庆经济》2007,(6):4-4
中央决定成立重庆直辖市,一是为了充分发挥重庆特大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快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整个长江经济带的振兴;二是为了统一规划、安排和管理库区移民工作,保障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一年来,重庆的同志积极努力,认真工作,比较好地贯彻了中央的战略意图,各项工作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聚焦三峡135     
2003年6月1日,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 2003年6月10日晚10时,三峡工程135米水位蓄水成功; 2003年6月16日,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试通航成功; 2003年7月18 日,三峡工程首批发电机组投入运行; 历经十年建设,三峡二期工程胜利实现蓄水、通航、发电三大目标;三峡工程从此步入了收获的季节. 这标志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这一"千年大计,国运所系"的千秋大业,在中国版图的中心树起一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三峡黄金航道奠定了游船的主导地位,进入后三峡工程阶段,库区江面变宽,航行条件改善,三峡游船需要进行转型,谋求新的增长空间。文章探讨了长江三峡游船的地位和作用,回顾分析了三峡游船发展的历程,剖析了三峡游船现存的问题,认为后三峡工程阶段库区可重点开发豪华游船、普通游船、旅游快艇、高端游艇和滚装船等五大游船产品,最后就三峡游船公司经营、营销网路、线路编排、管理措施、岸线资源、品牌建设、游船活动、船岸联营和游船产品等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世人瞩目谈“三峡工程”在万里长江的东西两端,一个浦东新区,一个三峡工程,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两项宏伟跨世纪工程。这里列举了中外人士谈。三峡工程”的世界意义.言简意赅,鼓舞人心。美国内政部长克拉克曾在考察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坝址时,说:““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兴建...  相似文献   

17.
中央决定以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和三峡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开放开发和经济发展,是促使我国经济振必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邹家华副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上指出:宜昌——重庆地带,“最重要的,是要逐步将这一地带建成为我国最大的水能基地;结合三峡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应建成国家级生态经济特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峡工程的寿命关键取决于库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核心取决于库区水资源的质量,三峡库区水资源及环境质量越高,三峡工程的寿命就越长,反之,三峡工程的寿命就越短。三峡库区的核心任务在于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不重视这个问题我们将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而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又与库区移民、扶贫、社会经济发展高度密切相关。三峡库区不仅是三峡工程的生命线,而且是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屏障,还是全国的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库区特有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十分有必要把三峡库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19.
民航机场建设费废了,改征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当时我以为这是偷懒,只换了个马甲,而内容依旧,一个子儿也不少拿。后来我发现,这是有先例的,于是官员就认为这坏毛病是天经地义的,与偷懒无关。这个先例是:1992年全国人大通过建设三峡工程议案后,国务院决定全国用电每千瓦时加价3厘钱,与葛洲坝电厂上交利润一并作为三峡工程建设基金,专项用于三峡工程建设。从那年起,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当代桥梁建筑界被誉为“桥圣”的王崇旭,是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几十年来。从葛洲坝工区到珠海经济特区,从西部开发到三峡工程建设,王崇旭参加施工的大中型桥梁近40座。虽然年届花甲,但王崇旭创新动力十足,首次提出用火箭发射技术解决建桥难题,取得了不少的经济效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